美文网首页
致良知线上42期格物班学习第25、26天

致良知线上42期格物班学习第25、26天

作者: 征途漫漫学会悦纳 | 来源:发表于2023-04-04 16:31 被阅读0次

致良知线上42期格物班学习第25天

时间:2023年3月30日

姓名:张鹏

地区:河南南阳

志愿:我立志成为一名积极、感恩、致良知的印证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梦努力奋斗!

|当|下|即|未|来|

【自省 利他 致良知】

今日功课

1、读原文✔:2分

2、准时交功课✔:2分

3、日行一善✔: 2分

4、每日自省✔:2分

(1)不抱怨,不说谎

(2)时刻保持恩悲敬

5、读书践行心得✔:2分

      本周学习《答欧阳崇一书》,今天重点学习第三个问题。

      “宁可先不了事,也不可不对心之本体加以培养”这句话姑且对初学者讲一讲,也不是没有价值。然而这样是把 “了事”和“培养”当作两件事情来看了,就产生了问题。

      君子做学问的一辈子就是做“集义”这么一件事。“义”就是“宜”,心能回归它本应的状态就是义。能够致良知,那么心就能回归它本应的状态。所以“集义”也就是致良知。

      凡是谋求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勉强做自己才智不能胜任的事就都不是致良知;而凡是“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动心忍性以增益其所不能”的,都是为了致其良知。

    因为私心、贪心太重,所以把“培养”与“了事”当成了两件事。现在看功课模板中的“理上明、事上磨、境上炼”,我觉得真正做到特别特别不容易,需要在每天琐碎的小事上去磨练自己的内心,越磨练内心越澄明。

今日总得分10分✔

理上明、事上磨、境上炼

去私欲、存天理、致良知

明理、立志、践行、印证

做圣贤文化实践的榜样,为社会做出实质性贡献。

致良知线上42期格物班学习第26天

时间:2023年3月31日

姓名:张鹏

地区:河南南阳

志愿:我立志成为一名积极、感恩、致良知的印证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梦努力奋斗!

|当|下|即|未|来|

【自省 利他 致良知】

今日功课

1、读原文✔:2分

2、准时交功课✔:2分

3、日行一善✔: 2分

4、每日自省✔:2分

(1)不抱怨,不说谎

(2)时刻保持恩悲敬

5、读书践行心得✔:2分

      本周学习《答欧阳崇一书》,今日重点学习第四个问题。

    欧阳崇一说:“只有良知到了莹彻的程度才可以做到”。阳明先生说,说明崇一已经明白孔子话的主旨,但是,或许这仅仅是一时的聪颖妙悟,恐怕还不是从实际功夫上体认出来的。

        君子学习是为了修养自己,从不担忧别人会欺骗自己,只是永远不欺骗自己的良知而已;从不担忧别人对自己不诚信,只是永远真诚相信自己的良知而已。不欺骗自己,良知就能无所伪而诚,诚则明;能自信良知,良知就能无所惑而明,明则诚。明与诚相生共进,因此良知就能常觉、常照。

      在导读中博仁老师也说,只有诚于己,才有收获。想想自己近来所遇到的一切问题,所有的糟心事不都是因为自己不够诚于己吗?看到这样一段话:诚实于自己,自己是最好骗的人,一个不经意的意识就能够将自己欺骗,欺骗自己就是让自己活在一个虚构的世界当中,如梦如幻。投资家巴菲特经常提到“赚自己能力范内的钱”这也就是在强调诚实于自己,不懂装懂亏的就是真金白银。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时刻谨记:诚于己,才有收获。

今日总得分10分✔

理上明、事上磨、境上炼

去私欲、存天理、致良知

明理、立志、践行、印证

做圣贤文化实践的榜样,为社会做出实质性贡献。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致良知线上42期格物班学习第25、26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qes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