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缝

作者: 米姐MJ | 来源:发表于2019-01-22 15:56 被阅读3次

   

裁缝

   

    我记忆中裁缝上门做衣服已是七十年代的事了

    那时候到了快过年的时候总要约个裁缝来家住上几天,帮一家老小做身新衣服过年。那时候特注重过年穿新衣服,表示新年新气象。尤其是小孩长得快,每年一件新衣也是必不可少的。记得有一年妈没有给我做新衣服,说去年的那身衣服做大了,都没什么穿,今年就别做了,我听了竟然会鼻子一酸。现在说再穷也不能穷教育,以前是再穷也要省下几个钱给孩子过年做身新衣服。当然大人也就将就一点了,一件新衣服要过好几个年呢。

      文革末期,被割了资本主义尾巴的手艺人又悄悄的潜回城市,裁缝、木匠等,通过熟人介绍,口口相传,游离在百姓坊间。为什么要找人来家做衣服?只有一个原因,省钱。因为是按工计费的,一个工大约1元左右,包吃包住。那时候生活还不太富足,城乡差别也很大,手艺人大多来自农村,他们想通过手艺养家糊口,而城里人则是要在捉襟见肘的生活里创造一份属于自己的美丽人生。所以就形成了一个地下市场。那时候游走在上海弄堂里的裁缝是很吃香的,尤其是到了快过年的时候,裁缝特别难约,我真搞不懂那些大人们为什么不未雨绸缪,夏天就把过年的衣服做好,老是要等到快过年了,急吼吼的到处打听裁缝,这也是我最为担心的一件事。中国人有个传统习惯,过年就讲究一个新,在这个人人都穿新衣服过年的时代,穿不上新衣服过年,多寒碜。记得有一次年底了,硬是把人家裁缝拽过来,做到大年夜凌晨才放人家走,裁缝是有职业道德的,总是尽最大的努力让他的顾客过一个圆满的年。

    家里的裁缝也来过好几个,来无踪去无影,手艺平平也就不被人记住。唯有一位我们背后都称他为“瞎裁缝”的师傅,是我记忆最深的,也是来我家做的次数最多的一位。“瞎裁缝”是位红帮裁缝,就是会做西服的那种,红帮裁缝在我们心目中是有点本事的。另一种是中装裁缝,会做老式大襟衣服。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式裁缝越来越不吃香了。但流落在民间的红帮裁缝大多不是正宗的,都是根据社会需求由中装半路出家,所以中西通吃,特受欢迎。普通老百姓不讲究那么多,只要衣服做得好,不在乎正宗不正宗。“瞎裁缝”是我母亲的一位朋友推荐的,要不是关系好是绝对轮不上的,据说“瞎裁缝”的日程都排得满满的。

    “瞎裁缝”我以为是高度近视,那日他到我家才知道有一只眼睛几乎完全没了视力,所以看人做事头总往一边斜。师傅大约五十多岁,是江苏泰州人,说话很卷舌,我大概只能听懂他一半话,而且要全神贯注。他身穿一件旧呢制服,藏青色已成青灰色了,瘦脸,厚嘴唇,脸很板,动作很麻利。他用一只眼睛扫了一下工作环境就开始布置所要准备的工具:一台缝纫机,一副门板,床板也行?一条毛毯,可以做工作台,还有一些针头线脑的细碎的物件。妈妈大约和他谈了需要做哪些衣服,需要多少工,他便匆匆的走了。

    次日我们一家早早的起床,准备起来了。妈妈没采纳他意见用床板,太麻烦了。妈妈用一张八仙桌和吃饭用的小方桌拼起来,然后把小方桌垫高,再铺上一条旧毯子,就是很像样的工作台了。裁缝来了也无话可说。当时我们家还没有缝纫机,于是到隔壁阿姨家借来一台缝纫机。妈妈拿出了所有布料让师傅过目,告诉他哪一块料做什么衣服,我到现在都能闻到那些布料的香味。接下来就是量身定制,师傅的脑子特好,我发现他帮我量尺寸时都不用笔记,我担心他忘了还提醒他记一下,他好像没听到,他把那些尺寸都记在脑子里了。

    那个时候的我,真处于对女红很着迷的年龄。所以裁缝来家我会很兴奋,忙前忙后特别勤快。看裁缝做衣服当然也是我最有兴趣的事情。裁缝干活很麻利,他的双手像跳舞一样在案板上灵活地摆弄哪些布料,发出咚咚的声音;时而用剪子擦擦擦,时而坐到缝纫机前一顿猛踩。每一个动作都是环环相扣,从不迟疑。我最佩服的是他那双粗糙的手,上面有许多口子,也不知是被线勒的,还是冻裂的,拿起细细的银针飞针走线的样子,静静的屋子,只听到那擦擦的拉线声,那针脚细密整齐,让我羡慕不已。然后再用那双粗糙的手做成各式漂亮的纽扣,最常用的是长脚纽,也叫百脚纽,尤如百脚虫(蜈蚣),还有许多形状各异的盘扣、花扣、琵琶扣、等。我看似学会了,但后来有一次我如法炮制,不行,没做成。我最好奇的是看他烫衣服时喷水,他喝一口破茶缸里的水,然后用力一甩头,口如喷雾花洒,水汽均匀地落在他要烫的部位。有一次我乘他不在,要用他的熨斗把我的裤子烫两条折缝,那时很流行。于是我也喝一口水,学着他样,用力一喷,结果脸上,衣襟上,裤子上湿了一大片,都是口水,答答滴,狼狈不堪。 瞎裁缝的工具是他的宝贝,不准我碰,有一次我随手拿了他的剪子想剪一块布,他看见了一把夺走,吓得我再也不敢动他的东西。工具里面他最爱惜的还是那把裁衣剪,溜光地滑,把手上还缠着布条,。他有一块磨刀石,时不时还经常拿出来磨两下。裁缝师傅初到我家是时用的炭火熨斗,我很稀罕,里面烧着红红的木炭。也不知是舍不得加碳,还是忘记了加碳,常常会熄灭,于是他也图省事,把熨斗放在炉子上烧一下用。后来几年干脆直接用烙铁熨斗了。师傅还有一件让我稀罕不已的宝贝是一只拉线盒,里面装着不知什么粉,把线一拉,往布料上一弹,一根直直的线便出来了。后来几年也不用了,直接用划粉,因为主顾们在买针头线脑的时候都会带上划粉。他唯一派我用场的是让我调浆糊,我用一把盛粥的勺子,放点面粉和水调成浆糊,他用得很快,一会儿又让我去调,我怕麻烦,就用锅子调,想多用几天,结果糊了,我看见“瞎裁缝”的嘴巴撅得老高了。他有一把竹子做的三角形刮片,专门用来刮浆糊的,我也很喜欢。他有时也会用手抹浆糊,抹完了手指往嘴里一舔完事。弄得我也忍不住悄悄的挑点浆糊尝尝,是啥味道。

    母亲是一个非常会折腾的人,家人穿的棉衣几乎每年都要翻新一下,母亲说这样会更暖和。她有件丝棉棉袄翻了好几次,越翻越薄了,后来干脆换上新的面子改给我穿了。我当时穿着绸缎的丝棉棉袄在同学面前故意撩起罩衣卖洋。说起罩衣,裁缝师傅真是做的天衣无缝,那么合身,那么妥帖,以至于我每次换下来洗后,马上又套回去。因为穿过这合身的罩衣再穿不是原配的简直是种折磨。我还记得师傅帮母亲改过一件皮衣,是猫皮的。他费力的睁着一只眼,一针一线的拼接着碎块猫皮。耗了很多时间。当这件衣服改制好以后,母亲穿上又合身又漂亮,人显得苗条又精神,一点也不显臃肿。

    裁缝来家的日子,我们家的伙食水准明显提高了,早晨泡饭搭大饼油条,或糍饭糕。中午、晚上顿顿荤素搭配。这和裁缝做衣服无关,是中国人的待客之道。尤其母亲是心地善良,对外人特别好,见裁缝埋头吃饭,不吃什么菜,不停的给他夹菜,他不爱说话,最多也就鼻子里哼两声。母亲是很会唠嗑的,但对他这种只干活不说话的人也是挺没辙的,所以我们对他的家庭状况知道的很少。我有时会学他说话,他也不在意,时间长了如同家人。我们每日里师傅长师傅短的对他很恭敬,还提供一包飞马牌香烟。晚上师傅就睡在我们家楼下后房间,这原是弟弟的地盘,母亲把弟弟赶到楼上去睡。师傅有自己的铺盖,黑乎乎的又薄又硬,母亲怕他冷,把褥子垫得厚厚的。清晨,我早早起来买菜,那时副食品供应短缺,若要家里的饭菜像样一点,必须天不亮就要起床买菜。我起床下楼要经过后房间,我蹑手蹑脚走过他身旁,看见他一动不动地蜷缩着,他把所有的衣服都盖在身上,没有一点声响,心里不禁会生出一丝怜悯。不知道他睡得好不好,也不知道他冷不冷,为了赶制衣服每日都要开晚工,很晚睡觉。他这种漂泊无定的生活是不是很辛苦很艰难。

      到八十年代初,这些游走在民间的裁缝,基本上都在上海租房子居住,然后在出租屋里开一个裁缝铺,大家把衣服拿到裁缝家来做。这样彼此都方便许多。我们家隔壁就住进了一对父子裁缝,我婚后的衣服大多是在他那里做的,手艺一般般,经常要返工。我们还是很怀念“瞎裁缝”,他做的衣服一次也没有返工过。听说“瞎裁缝”没有留在上海开裁缝铺,据说是身体不好,回了老家。再过几年听说死了。黯然!

      “瞎裁缝”在我家做了那么多年,终于也没熬到替我做嫁衣的时候。我的嫁衣是在南京西路著名的中式制衣店“龙凤”里做的。做了一件紫红色的舍味昵大襟衬绒夹袄,滚黑边、琵琶扣。还有一件是绿底银花织锦缎对襟驼毛棉袄,龙凤扣。我想如果“瞎裁缝”在也一定能做出如此好的衣服,而且工钱要便宜多了。后来的我热爱缝纫,儿子小时候的衣服我都做得有模有样,自己的衣服大多都自己做。这和瞎裁缝对我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谢咪家

                                                                      2019.1.1

裁缝 裁缝

相关文章

  • 摘星之裁缝歇后语

    裁缝不带尺——存心不良(量) 裁缝打狗——有尺寸(比喻办事有分寸。) 裁缝的尺子——量人不量己 裁缝的家当——真正...

  • 裁缝

    裁缝 裁缝是个人名,来自哪里?叫什么名字?年纪多大?我都不知道,他的职业是裁缝,所以暂且就叫他裁缝吧! 我...

  • 【行走在乾县】即将和正在消失的职业——老裁缝

    二、老裁缝 之所以叫做老裁缝,是因为现在还有从事裁缝业务的人,但是他们不叫裁缝,他们叫做设计师,他们的衣服也不是做...

  • 裁缝

    我是个裁缝。我一生,只做过两件衣服。 一件牙白绸旗袍,一件豆青长衫。它们挂在我的衣橱里,很多年。 之所以这么说,是...

  • 裁缝

    我是这世间技术最精妙的裁缝 她们争相找我制作衣裳 却不知我更擅长缝嘴巴 那是我最宝贵最纤细的针 它刺透少女稚嫩的红...

  • 裁缝

    没有什么能比的上有一台缝纫机和五颜六色的线轴更能让人开心的事了 哦,还有一件: 如果你能陪我多说说话 尽管我是个...

  • 《裁缝》

    今天和室友在寝室约的这部电影。她选择这部电影的原因是海报很美,而着实也没让我失望。 因为画面特别美,每幅画面都是可...

  • 裁缝

    此时抗日战争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无论内地沿海日寇猖獗。 青山秀水的王家屯子里住着一个裁缝,手艺叫人称绝,可闲话也...

  • 裁缝

    人性是野的,需要衣服的指引,但時間自有法度,欲速則不達。 只有極盡繁複的工藝才能造就無可挑剔的美學。 所以,我們追...

  • 裁缝

    小巷里的裁缝铺此刻斜阳夕照,收音机里依然播放着天下大事,他话不多专情在自己活计中。凭着手艺简单生活,多年处在狭小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裁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qga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