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来到兼善

来到兼善

作者: 刘明琼 | 来源:发表于2020-12-02 00:30 被阅读0次

兼善中学是由著名爱国实业家卢作孚先生于1930年创办,其校名取自《孟子.尽心》上中的诗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1953年改名四川省重庆市第十三中学,1985年7月7日四川省教厅同意恢复原本的校名:四川省重庆市兼善中学。我的初中和高中都在市区的重庆市第六中学,也就是由美国传教士创办的百年老校求精中学就读,从来没有听说过重庆第十三中学、兼善中学的名字,更是做梦也没有梦到有一天我会在这里工作!

“舍得干,读兼善”,这是一句校训,也是一代又一代兼善人的精神。兼善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农夫味道。当年宋美龄这个第一夫人由卢作孚带去兼善中学参观,时任第二任校长的张博和先生正在果园劳作。蒋夫人伸出手来,但博和先生却说自己一手泥巴,就不握了。

我1982年从西南师大(当时称西南师范学院,如今称西南大学)毕业后没能如我之愿留校、也没去到离夫君工作之处西南师大附近的一所中学,而是被分配到离家要步行一个余小时而当时并无公交车可乘的兼善中学。我气得不想工作,不去报到。但经夫君提议去学校看看,走至兼善中学围墙,我突发奇想自己要从此地出国。居然这个莫名其妙的想法让我在这里安身下来,而且几年后我果真从这里出国,此是后话。

刚入兼善,我就明显地感觉到兼善中学与我的母校求精中学完全不同。求精中学十分洋气,她的第一任和第二任校长都是美国人,第二任校长锐朴先生还是博士。求精中学的老师多出于解放前的名牌大学,有广博的知识和浓郁的英美之风,一个个儒雅端庄。男教师风度翩翩,女教师温婉端庄貌美的不在少数,学生们也多出于中层或者上层家庭。因此,我认为我们求精中学是最好的学校,我非常喜欢那里的氛围和那里的老师,虽然后来的文化大革命把它变了模样。而兼善中学就完全不同了,那里一切都是朴素的。没有“洋歪歪”的老师,没有“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情调,但的确有一种“舍得干、挽起裤脚下田坎”的精神。

我进校伊始被分配教初中的英语。说实话,我没上大学前就教了高中、在大学也算是个“高材生”吧。结果读了大学又到中学、还教初中了,实在觉得不那样。一天下课后我抱着一大叠作业本到初中年级办公室去改。作业多,我改了半天都没改完。见我对面坐着一个中年男子,也在聚精会神地改作业。天渐晚,另一矮矮的男人走进办公室来对着那中年男人说:“林校长,你还不走呀?”然后又转过身对我说:“小刘,天晚了、回家吧,明天再改!”矮男子我知道是陈校长,兼善中学的一把手,朴实得就像个煤矿工人。但却没有想到中年男子是副校长,姓林,他倒是一表人才,后来才知他是天津南开大学毕业的。名牌大学出来的副校长也在教初中的数学,我释然了。

过了不久,陈校长因癌症去世。全校师生都十分悲痛,因为陈校长经常深入到老师和同学们之中,十分关爱师生。我还清楚地记得他有一次带着两个干部、到我家中慰问,并带来一笔慰问金。因为我工作努力,学生喜欢我,期末成绩考得好。那天我刚好不在家,不懂人情世故又木讷的夫君、大热天既没给人家倒水,也不给人拿扇。陈校长后来对我说:“小刘,你爱人不太懂事哟!跟你的性格太不相同。”他带着明显的遗憾,似乎在担心我过得不愉快。这个老前辈无意中流露出来的对我的关切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渐渐地适应了兼善中学朴实而繁忙的教学生活。每天早上六点前必须起床,煮一点简单的早餐,把儿子叫起来一同吃后一块儿走到一个地方分手,我把一个煮好的鸡蛋塞到他手里,让他边走边吃去西师附小,而我则疾步赶到学校去上早自习。教初中时,我上四个班、十六节课加早自习,有时还有晚自习的辅导。后来,我被调到高中、担任两个班的英语教学并担任其中一个班的班主任。正是这两个班的教学和班主任工作,让我脱颖而出,成为兼善中学的“新秀”。

陈校长去世后,林校长代替了他的位置提升为正校长。与陈校长完全不同,林校长林琦是一个思想十分活跃而开明的人。他风度翩翩,对人亲善。他的在西师附中工作的妻子也是一个长得很乖很甜的女人,这也给林校长加了分。学校的年轻教师特别喜欢他,而老派的几个教师“权威”似乎对他并不“感冒”(感兴趣)。林校长是十足的“改革派”。这一点,倒是十分对我的味口。

上大学前我曾在母校求精中学任教六年。那时文革结束不久,一切皆未走上正轨。教学生还不如说是在管住学生不在外面乱跑,教材也是粗浅得很。那几年我又在为婚姻、结婚后的分居问题及生小孩、生小孩后的一切具体问题奔忙,在教学上虽然认真付责,但也就是尽职尽责而己,并没多花心思。来到兼善,我开始认真地对待自己的教学工作。家庭安定下来之后,我就一门心思地想在教学工作上做出成绩来了。

“知子莫如其父”,我还要加上一句“知女莫如其母”。我妈说我“一天想精想怪的”这句评论的确对我是一语中的。我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喜欢玩新花样,而且越是那些稀奇古怪的事我越有兴趣去尝试。比如,我从前很想去摆老荫茶摊摊,也去帮一个同学的老母守过摊子。我喜欢剪头发,这门手艺还在农村排过大用场。我喜欢擦皮鞋,可惜我的手艺不好没能把擦皮鞋的箱箱做出来;不然,我是非常想背着擦皮鞋箱子出去尝试一下的。在小学,我参加过重庆市少年业余体校的体操班、游泳班、无线电收发班。在初中,我又有一些新花样,比如给老师取外号、伙起同学给老师开玩笑、打把大伞从二楼教室窗户住下跳为了兑现我跟班上的女同学打的赌等等。我的花样太多,但班上女同学们喜欢这些花样,我的成绩也没得话说。所以,老师说我“自由散漫”、“调皮”,并没说我过份。而且,我的确就只是为了满足我的好奇心及表现欲而己。所以,我妈说我“想精想怪”是说到了点子上的。

但是,一旦把“想精想怪”用到了正事上面,那就是一种值得称赞的“创造性”了。

我接任高中两个班之后,首先是高中的英语教材让我觉得有看头了。教材不再是我在求精中学任教那些政治口号,如Long live Chairman Man. Long live Communist Party. Peasants, workers, PLA man 之类,而是正正经经的英语课文。里面还有一些经典的英文故事,如《威廉.退尔》、法国著名作家都德写的《最后一课》等等。这些富有文学色彩和能够激发想象空间的课文虽然淺显,但我读起来津津有味。并且,也让我产生想把自己的感受传达给我的学生们的强烈愿望。那时的英语教学,除了课本就没有任何其它的教学辅助手段。教初中时,我为了更好地教学、自己画了许多教学挂图。初中课本简单,画些挂图再配合一些黑板上临时画的简笔画,的确也起到很好的教学辅导作用。然而一到高中,这一套就不行了。高中、尤其是上了高二,课文复杂得多,文中的故事情节也复杂得多。那些东西不是我能用挂图和简笔画能够表现出来的。于是,我想到了制作幻灯片。幻灯片就像简单的放电影一样,可将图像投射到屏幕上,既生动、色彩丰富,表达力又強。一想到这个主意,我就兴奋万分,觉得自己找到了一个上佳的方法。同时,我又想到英语课本的录音磁带问题。那时用的是很简陋的录音磁带,因为那时只有手提式的卡式录音机。教学磁带是循规蹈矩的课本朗读,不带任何“色彩”。而我的想法是要让英语课文真正的生动起来:既有吸引人的幻灯、又有好的英文朗读,而且,我还要让它有音乐!

于是,我开始了我的幻灯片制作和我的课文配乐朗读及制作有背景音乐的英文朗读磁带的巨大工作。

这些“节外生枝”的事情让我的备课和教学增加了许多的工作量,而且也并无物质上的报偿。但我兴奋不己,乐此不疲。每天晩上回到家里,将家务事做完之后、我就把自己关在小屋里,不是画幻灯片就是配乐朗诵课文,把音乐和朗读揉合成带背景音乐的新的磁带。

我要最真诚地感谢我的校长林琦先生,是他的大力支持,我才能夠把我这一套当时堪称“独特”的教学方法得以实施并最终取得优异成绩。中学那时的高考竟争是十分激烈的,一个学校的好坏、一个教师的优劣、一个学生的前途全是高考一锤定音。我们一直在这种竟争中拼来拼去,弄得自己精疲力尽。老师们全都在使劲给学生增加课外复习资料,增加课外辅导时间。学生们也被搞得“榨干最后一滴油”。然而在十分关键的高中阶段、甚至到了高二,我这个“想精想怪”的人还在上这种既在放幻灯片、又一个教室音乐嘹绕的英语课。许多教师都持观看态度,如果不是校长支持我的“教学改革”,我所教的另一个班的班主任恐怕都要把我开销后另换英语老师了!

林校长和我的英语教研组组长真是顶着压力在支持我啊!教高中的老师,尤其是快进入毕业阶段的老师,哪个敢冒着高考成绩的风险来搞这种新名堂?的确,没有领导的支持也难有教师本人的作为。我幸运碰到了一个思想开明的校长。他给了我一间专门的教室,在里面挂了屏幕、放了幻灯机和一部好的录音机。课桌太小,不方便放我的那些教学设备,林校长居然将他自己的办公桌给我搬到教室来让我使用!这就是一代又一代的兼善领导“舍得干”的精神,这就是从第一任校长郑献徵开始的务实肯干,舍己为公的精神!我三十多年之后才知兼善中学的第一任校长是我的大外公郑献徵、即我母亲的堂妹郑碧贤之父。碧贤姨妈写有一部传记小说《民国县长郑献徵传奇》,这部小说把献徵校长、也就是后来的重大副校长、自贡市长、四川三台县县长如何组织全县抗战、兴修水利、自献家产、修堰防洪、造福一方的感天泣人的事迹表现得淋漓尽致。碧贤姨妈自己又克服千难万险去为父亲当年修的堰补修防洪闸,重整年久失修的郑泽堰、让它重新焕发青春、造福三台县人民。这些老一辈的精神代代相传,虽然当时我不知献徵大外公,但他的在天之灵一定在勉励着我哟!

这样一来,我就有了一间“电化教学教室”了。这在当时的中学是很少的。在这间教室里我把一纸教科书弄成了生动的“电影院”。毎教一课课文都辅有虽然简陋、但却五彩缤纷、引人入胜的幻灯片。而且,课文的磁带不再是一本正经的朗读,而是加入了与课文的情景紧密相关的、优美而让人产生无限想像,时而抒情、时而沉思、时而悲伤、时而让人神思飞扬的音乐和富有情感的朗读。我在多年后写的一篇论文中谈到自己为何要把音乐作为教学辅助手段以及自己的两段配乐实践如下:

保加利亚著名的心理学家及语言教育家罗扎洛夫曾发明与推广过众所皆知的“暗示教学法”。这一教学方法的科学依据在于科学实验表明:人的右半脑具有巨大的潜能,而音乐是开发右脑,激发其潜能的有效途径。而艺术、感情及直觉均属于右脑范畴。罗扎洛夫在语言教学中用音乐作为教学的衬托,这样,音乐无形地便将学习者的情绪“激荡”起来。情感的调动能有效地使学习者进入学习“入定”状态。音乐既是一贴情绪的调动与按摩剂,又是使记忆发挥更佳作用的“发动机”。而且,恰当的音乐还能使学习者更好地进入语言所表达的文化背景与语义范畴,更深入地理解语言所表达的人文意义。例如,笔者曾用勃拉姆斯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作为背景音乐来配诵高中教材 William Tell一课。音乐悲壮紧张的旋律与William Tell拉开弓弦,不得不将箭射向儿子头上的苹果时的紧张心情交相呼应;而几段拉长的旋律又让人联想到箭在空中嗖嗖飞向可爱的小儿子时的情景。笔者也曾用西贝柳斯明朗、抒情、优美的提琴曲来配 The Last lesson一课中的描写小弗朗兹逃课去森林玩耍,小鸟啁啾,丽日高照的情境。及在“愤怒的日子”用哈恰图良的第二交响曲中体现出的沉重、悲愤的音乐气氛来衬托德军入侵,法语将在学校取消,而这一天小弗朗兹迟到的一课恰恰是他的法语的最后一课时老师无比伤心、悲愤及全体学生为之动容的感人场面……。音乐激活了学生的想象,课文、句子都与特定的音乐旋律紧紧地连结起来,而且在脑海里出现一张张画面。音乐帮助学生将语言嵌入大脑之中,其结果是,当我们放一段特定的背景音乐时,学生极容易叙述出与此相连结的一段课文。

我就这样每天地沉浸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之中,并强烈地感受到学生的热情、喜爱和高昂的积极性。学生们太喜欢这种别开生面,生动有趣的英语教学方式了!他们太喜欢我这位热情洋溢,充满活力而幽默的老师了!他们中的许多本不喜欢英语,讨厌背单词、记语法、讨厌考试。但我用我的种种方法让复杂的事情变得简单,让记忆单词变得容易。而且,这种栩栩如生的英语课那个不觉得又开心又好玩呢?我认为,当教师最大的作用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旦兴趣被激发,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学习成绩提高不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吗?我还一反老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的模式,我让学生们上台去对话、朗读课文、或者放出与课文相连接的一段音乐、让他们去复述那段课文。有几次,领导悄悄地来电化教室门口打望,只见学生在上面“演讲”而不见老师。后来仔细一看,原来我坐在学生的位子上在看“表演”。我不知那两位领导作何感想,但我坚持认为外语是一门实践性特别强的学科,学生多开口、多讲,老师少讲才“人间正道是沧桑”!

最后,所有的人都急切关心的成绩问题终得答案。我所教的两个高中班在当年的高考中都取得了出人意料的好成绩。尤其是我任班主任的文科班,本来是由那些无希望考上大学的、成绩很差的学生们组成。他们的英语成绩我接手时最多就平均四十来分。但我用种种方式勉励他们,加之这种新颖的英语教学法极大地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在当年的高考中他们的英语平均成绩居然达到六十多分,而且有好几位同学考上了大学,突破了往年文科班考上大学的人数为零的纪录。

我用了十年的光阴,在兼善中学这片土地上耕耘。除了工作,我也收获了无数真挚的友情。我多么难忘我们外语教研组的王婆婆、叶老师、汪老师、余老师,难忘际平、李方、何洁、李世荣、难忘别的教研组的数学权威唐老师、语文才子安老师、刘明玲、杨音乐,还有我的邻居司机小何和他的妻子小杨,难忘我们的周书记、赵校长、敬校长,难忘给我们油印资料的伍孃孃……我难忘和你们相处的阳光灿烂的日子,也难忘有时的乌云掠过、下点毛毛细雨。

五年前,我们去参加林琦校长的八十寿辰庆典。我写了一首诗,怀念在兼善中学工作和生活的那段时光。

            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致林校长

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您带领我们

一群赤诚的年轻人

前进在教育改革的路上

我们捧出火热的心

为下一代献上

您在前面坚定地行走

不怕荆棘阻拦

不怕乱藤缠绕

您就是一个无畏的战士

心中炽热的火在燃烧

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我日亱战斗在教育改革的战场上

胸中翻滚着炽热

梦想在天空翱翔

我凝视着那一对对乌黑的眸子

啊 我親爱的学生们

我用我的爱  点燃了

你们青春的

目光

我制作的部分幻灯片(1) (2) (3) (4) (5) (6) (7) (8) (9) (10)

刘明琼

2020年12月2日

写于兼善中学校九十周年校庆之际

                       

相关文章

  • 来到兼善

    兼善中学是由著名爱国实业家卢作孚先生于1930年创办,其校名取自《孟子.尽心》上中的诗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

  • 傅青主男科 郭钟岳序

    天倪子慨,夫子舆氏之言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古今有志之士,穷者千万,达者十百,其有兼善天下之志,而无兼善...

  • 走进兼善中学

    培训期间,我们在西南大学的安排下,走进了重庆市重点中学------重庆市兼善中学。听了两节课,有关专家对如...

  • 兼善与独善

    古代士子似乎比现代读书人有情怀和抱负,动则以天下为己任,读书是要经世致用的,是用来治国平天下的。太上立德,其次立功...

  •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出自《孟子·尽心上》,原来说的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后人改“兼善”为“兼济”,且不失孟子原义。...

  • 吾辈之道德

    “达则兼善天下,小则自善其身"做为我的道德标准,到了中年,兼善天下不敢想了,没能成为振臂一呼,应者群聚的英雄。 哪...

  • 交院门前的三角梅

    1992年我离开工作了十年的兼善中学,来到位于重庆市南岸区的重庆交通学院。该学院后来升格为重庆交通大学。 我还没到...

  • 平生兼善意,孤独叹《沉沦》

    醉拍阑干酒意寒,江湖寥落又冬残。 剧怜鹦鹉中州骨,未拜长沙太傅宫。 一饭千金图报易,几人五噫出关难。 茫茫烟水回头...

  • 2020-04-26 无用系列之 “數罟不入洿池”

    Reference: 1. 独善其身 兼善天下:https://mp.weixin.qq.com/s/IGlF7K...

  • 应邀为中国慈善人物题咏二十首其十八

    杨勋 爱心社里爱心真,一句豪言感动人。 达则应兼善天下,辉生旭日显精神。 2010.8(1331)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来到兼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qimi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