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大多数人自律就是嘴巴说说
一说起自律,多数人的常态:
常把自律挂在嘴边,却间接性地踌躇满志,持续性地混吃等死。
看到别人弹得一手好钢琴,就缠着父母买了一架钢琴,但没练几天发现太苦,就不想练了,现在钢琴蒙尘许久;
你说想要练一手好字, 可是钢笔还是崭新依旧,墨还是满瓶,你却不了了之了;
你看到袁姗姗晒出2.0版本的马甲线,看到章子怡只吃4口泡面,告诉自己也要有马甲线,要有好身材,可健身卡已经过期,你也许已经记不清多久没去了。
这就是我们。
在斗志昂扬和放纵沉溺中不断地反复、不断地切换,直至岁月不可追,才感叹一生:如果当初……
可人生这条路,只有单程票,没有如果。
02.不自律是你缺少想象力
很多人把不自律归结于自制力不够强大,这个原因还停留在表面。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给几个小朋友每人分一个糖果,并告诉他们:如果现在不吃,等到几个小时后大人回来再吃,就可以拿到更多的糖果。有的小朋友忍不住,把眼前的那颗糖果吃了。而也有一些小朋友,他们能够忍住眼前的诱惑,等到了最后,他们得到更多的糖果。
后续的跟踪过研究发现,那些儿时就展现出极强自控力的小朋友,无论在学业上还是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这个实验很多人都听说过,得出的结论是:自律与自控力有关。
可你是否有再深入想一想,那些能忍住眼前的诱惑,暂时不吃糖果的孩子,他们的自控里从何而来?
你也许会说:“这群孩子有很强的信念感,他们听到大人说忍住就能吃更多糖,为了这个信念才能忍住诱惑,所以自律能力强的人一般有很强的信念感,信念感促使他们自控能力也很强。
那我再问你:他们的信念又是怎么来的呢?
除了因为他们看得更深,更远,还因为自律的人想象力比一般人更加丰富。
那些听话的小孩来说,他们为什么愿意等到大人回来才吃糖呢?这是因为,他们比其他小孩更能想象到未来的奖赏有多大,有多好,才会一遍流着口水,一边等待着。
我们明明知道长胖不好看,但面对美食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大快朵颐,还一边安慰自己”吃饱了才有力气减肥”
可我如果说,你每天去健身房锻炼,一个月后瘦10斤,给你一万元,你愿不愿意?
你一定会说:“傻子才不愿意呢。”
这就对了,自制力是表象,不能坚持下去,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对自律心存疑惑,你并没有想象出自律之后会对你的生活有什么翻天覆地的变化,你觉得即便不自律,长胖一点,玩游戏时间久一点,这日子照样能过。
正是因为这种怀疑,当你想要睡前保持看书的习惯,但在内心身处不由得质疑:自己看书有用吗?
不自律并不单单是因为缺乏自制力,而是毁于对自律缺少想象力。
一个人能像苦行僧一般自律,坚持做一件事情,让自己变得理性、克制、冷静,与其说是在跟人性做斗争,还不如说他在跟现实和想象做斗争。
03再小的努力乘以365天,也会变得伟大
现在,你找到不自律的问题所在,那有哪些可以实操的自律方法,帮助你提高想象力呢?
1.要有阀值自控思维,设置阶段模型
所谓的阀值是指释放一个行为反应所需要的最小刺激强度。比如,好多单身女性,沉溺于韩国偶像剧不能自拔,时间长了,大脑潜意识的择偶标准就提高了,到最后孤独到老,还在苦苦追求颜值高智商高还会照顾人的长腿欧巴,这是因为我们的择偶标准提高了,普通的颜值无法满足。所以想要自律,目标要拆解到最小,这样达成之后,才会有成就感,也愿意去尝试。
所以在培养自律的过程中,要设定一个阶梯模型,需要把大目标切割成一个个小目标。我们应该分清梦想、目标和步骤。梦想,指的是需要3个月以上实现的事情;目标,是一周或者一个月可以实现的事情;步骤则是一个小时,或者一两天可以实现的事情。你可以先把这张清单写出来,然后再开始行动,不要专注梦想,要把自己大部分的精力用来完成目标和步骤。在完成目标和步骤的基础上,不断反思和优化行动。
2.行为改变了,思想也会随之改变
你一定听过“有志者事竟成”这种说法,很多畅销励志书都会告诉你,要先改变思想,才能改变你的行为。如今,社会心理学家提出,真实情况其实是反过来的,先改变自己的行为,思想才会随之改变。你要先“哄着”大脑,让它意识到,改变是可行的。
怎样做到先改变行为呢?你可以从一些很小的行动开始,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微习惯”,比如每天坚持做5个俯卧撑,慢慢让大脑习惯新的行动,多用正面的说法鼓励自己。
3. 把一件事变得有吸引力,一种流行的方法是将整个过程“游戏化”,当你在做完事情之后获得奖励的时候,更容易坚持目标。但要记住一点,别把钱当成最好的奖励手段,尽量让活动本身变成奖励。比如在坚持英语阅读时,选择一本你自己喜欢的英语小说,会让你更容易坚持下去。
4. 利用WOOP思维,建立自律体系
W是指wish愿望的意思:你可以想一想你想在本周、本月或者本年想要完成的愿望。
O是指outcome,它是指最好的结果是什么。就是去幻想达成目标后你会怎么样,比如你减肥成功,会变成什么样子,是不是跟男神谈恋爱了,请尽请大胆的想想,越详细,越丰满,剧情满满最好,这样才能体现出想象力的强大。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利用想象力,增加你行动的张力,为你的行动提供希望。
O,这里的O是指Obstacle,设想在实现自律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这样做就是为了怕光有想象力,然后失去了行动的动力。你也许会觉得疑惑,明明已经有想象力,还会缺少动力?
所以为了避免幻想带来的问题,你还需要设想在实现愿望的过程中回到的障碍,这样做是为了把幻想与现实拉近,让目标与现实发生接触。
P也就是Plan,计划。这里的计划要用:“如果我遇到了什么苦难,我就会怎么做”这样的句式。
很多人想要做点有意义的事情来改变现状,但每当想要做什么的时候,大脑一片空白,不知道想做点什么,思来想去,还是打王者荣耀,还是看综艺节目吧。
而上面这句话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心理学上把这个句式称之为执行意图,也就是如果你遇到什么障碍,你需要做什么事情。
我们都听过一句很有名的话“听了很多大道理,却依然过不好人生”。真的是道理和只是没有用吗?显然不是,真正的原因在于知道一个道理很容易,而付诸行却很难。
自律就是如此。
![](https://img.haomeiwen.com/i22247633/fc8de09ebb682aa9.jpg)
知道自律很简单,但要通过一个个日子行动起来,自律才会变得有意义。
这也就是为什么说“知行合一”是一个人最宝贵的品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