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之前就买了《1984》,依稀知道书的主要内容,但买它,是因为这是我的出生年份。爱读书的人也爱囤书,买来好久都没有读,最近才翻开读读看。没想到,这一翻,就放不下了。
读前1/3的时候,就有脊背发凉的感觉。一切都那么写实,虽然我的出生距离那段黑白颠倒的岁月有段距离,但依然通过阅读知道一些情况,觉得那么写实,于是恐惧的感觉就更深了一些。搭配的,我同时在读林达的《历史深处的忧虑》,是1987年以刚刚去到美国一阵子的中国人的眼光,描述美国的政治和生活,主要关注自由。这样一对比,有种绝望的感觉。
可当真的开始读后半段,读思想改造的过程,有种“我以为已经恐怖到底了,没想到还能更甚”的感觉。奥勃良说:“这是一个恐惧、背叛、折磨的世界,一个践踏和被践踏的世界,一个在臻于完善的过程中越来越无情的世界。我们这个世界里,所谓进步就是朝向越来越痛苦的进步。以前的各种文明以建筑在博爱和正义上相标榜。我们建筑在仇恨上。在我们的世界里,除了恐惧、狂怒、得意、自贬以外,没有别的感情。”他说:“所谓权力乃是对人的权力,是对身体,尤其是对思想的权力,对物质--你们所说的外部现实--的权力并不重要。”
当温斯顿真的在自己极端恐惧的老鼠面前,歇斯底里的喊出自己爱人的名字,大喊着说“咬她!把她咬的粉碎!”的时候,当他在思想改造之后,又一次遇见爱人,爱人开口说的第一句话是“我出卖了你。他们用什么东西来威胁你,这东西你无法忍受,甚至想都不能想。于是你就说,别这样对我,对别人去。当时你说的真是这个意思。你认为没有别的办法可以救你,因此你很愿意用这个办法来救自己。你真的愿意这事发生在另外一个人身上。他受得了受不了,你根本不在乎。你关心的只是自己。”的时候,心凉到谷底。不仅仅是绝望,而是腐烂发臭,冰冷难耐。
《使女的故事》,一切开始的时候都不那么明显,就好像温水煮青蛙。没人会想到有的事情可以发生三年,甚至可以更久的发生下去。所以,一开始,就不能割让一点点权力,一开始,就要死死守护自由。否则,当你发现的时候,一切都已经不可逆。那样的世界,会永远存在,如此明目张胆,如此强大,如此不容反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