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龙湖的上游,蜡烛山脚下,有一个传说中的千年古村落,那就是宁国市方塘乡的上坦村。
上坦村始建于北宋,鼎盛于元、明至清代中叶,自清咸丰年间逐渐衰落,距今有上千年的历史。
上坦村,历史上曾经称为“环川”、“环溪”,据史料记载,因这里地势平坦,且位于西津河上游,故称为“上坦”。
鼎盛时期的上坦村,方圆大约一平方公里,民房稠集,店铺栉比;亭台相望、三祠鼎立。村里的三大望族,分别是章氏、潘氏和胡氏,这些书香门第,人丁兴旺,人才辈出。
据民国《宁国县志》记载,古上坦村境内有八景:儒峰叠翠、岩窦清泉、双溪垂虹、西山春晓、碧潭秋月、紫岩暮烟、沙堤烟柳、海峰雪松。
元代礼部尚书汪泽民曾为上坦的景色题诗云:
何必桃园秦世逃,烟云此地更周绕。
桥横万古不知老,山到半空犹欲高。
远水月沉鱼破梦,悬岩泉堕土生膏。
看图唤起潇湘兴,拟买秋船绿半篙。
现在的上坦村,山青水绿,自然风光十分秀美。
上坦古桥是一座五孔石拱桥,虽经修葺,仍然能体会到沧桑的感觉。章、潘、胡三氏的宗祠已不见踪迹,但村里的老者还能说出它们曾经的位置。
青石板路已完全不见了踪影,车辙印也只是脑中残留的印象。平整的水泥路面,为村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历史遗迹的消失,也让我们感到丝丝的遗憾。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群众生活的富裕,村民们大都翻建了房屋。如今残存的古建筑已经很少,在众多的新式楼房当中,几乎没有存在感。
很多人家的房屋院墙下,有大量的黑色条石,仔细看,上面都有雕刻的痕迹,很明显都是老房屋拆掉以后留下的建筑材料。
村口的溪水边,有一条青石板铺就的古道向山上延伸,大约五百米以后,逐渐掩没在一片草丛之中。
我也曾写过江南的古镇。淅淅沥沥的雨,灰灰朦朦的天,青石板的凹槽中溅起点点的水花。
一朵细碎的花纸伞,前方远去的背影。上坦的村中,只留下渐渐干涸的雨巷。
![](https://img.haomeiwen.com/i4149453/4b0a4a04b5065320.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4149453/2726be5e3605879b.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4149453/1e89d23bce7d5a9b.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