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干涸的雨巷

作者: 故乡的河 | 来源:发表于2023-06-04 13:53 被阅读0次

      在青龙湖的上游,蜡烛山脚下,有一个传说中的千年古村落,那就是宁国市方塘乡的上坦村。

      上坦村始建于北宋,鼎盛于元、明至清代中叶,自清咸丰年间逐渐衰落,距今有上千年的历史。

      上坦村,历史上曾经称为“环川”、“环溪”,据史料记载,因这里地势平坦,且位于西津河上游,故称为“上坦”。

      鼎盛时期的上坦村,方圆大约一平方公里,民房稠集,店铺栉比;亭台相望、三祠鼎立。村里的三大望族,分别是章氏、潘氏和胡氏,这些书香门第,人丁兴旺,人才辈出。

      据民国《宁国县志》记载,古上坦村境内有八景:儒峰叠翠、岩窦清泉、双溪垂虹、西山春晓、碧潭秋月、紫岩暮烟、沙堤烟柳、海峰雪松。

      元代礼部尚书汪泽民曾为上坦的景色题诗云:

      何必桃园秦世逃,烟云此地更周绕。

      桥横万古不知老,山到半空犹欲高。

      远水月沉鱼破梦,悬岩泉堕土生膏。

      看图唤起潇湘兴,拟买秋船绿半篙。

      现在的上坦村,山青水绿,自然风光十分秀美。

      上坦古桥是一座五孔石拱桥,虽经修葺,仍然能体会到沧桑的感觉。章、潘、胡三氏的宗祠已不见踪迹,但村里的老者还能说出它们曾经的位置。

      青石板路已完全不见了踪影,车辙印也只是脑中残留的印象。平整的水泥路面,为村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历史遗迹的消失,也让我们感到丝丝的遗憾。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群众生活的富裕,村民们大都翻建了房屋。如今残存的古建筑已经很少,在众多的新式楼房当中,几乎没有存在感。

      很多人家的房屋院墙下,有大量的黑色条石,仔细看,上面都有雕刻的痕迹,很明显都是老房屋拆掉以后留下的建筑材料。

      村口的溪水边,有一条青石板铺就的古道向山上延伸,大约五百米以后,逐渐掩没在一片草丛之中。

      我也曾写过江南的古镇。淅淅沥沥的雨,灰灰朦朦的天,青石板的凹槽中溅起点点的水花。

      一朵细碎的花纸伞,前方远去的背影。上坦的村中,只留下渐渐干涸的雨巷。

相关文章

  • 渐渐干涸的清明泪

    文/龙秀 2018年4月5日 星期四 天气 小雨 清明节 二十多年来,每到清明节,心里总无形中产生一种抑郁。随...

  • 就让风吹

    就让风吹 滚烫的泪水 在草木的清香里 在湖泊的倒影中 渐渐冷却 干涸 渐渐冷却 干涸 在湖泊的倒影中 在草木的清香...

  • 雨巷

    窗外传来隆隆的雷声,我搁下手中的笔,徐徐起身。 拉开白色的帘幕,濛濛细雨恍若条条细丝,在窗上划下道道白痕。 蓦然,...

  • 雨巷

    这是一条深深的浸在雨中的小巷, 白墙黑瓦诉说着曾经的时光。 里弄的炊烟迎着雨滴袅袅升起, 赤脚的孩子丢掉雨伞湿...

  • 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

  • 雨巷

    旧年旧景睹旧墙,沧州沧雨巷沧桑。 古风古伞似古诗,悽楚悽美影悽惶。

  • 雨巷

    雨巷,雨点的声响, 带着愁怨的投下。 一声脚踏声, 踏破了这平静; 一把油纸伞, 承接了多少怨与愁。 连那老树也油...

  • 雨巷

    一场大雨从天而降 花瓣哀叹凋零的那一瞬时光 记录了整个春天的过往 残香飘荡 我的泪水溢满眼眶 淋湿了心房 什么都不...

  • 雨巷

    我多么想 在江南的雨巷里 独自的走一走 静静地走一走 踩着青石板 抚摸着墙壁 还有缝隙间的绿苔 我不要伞 任由雨水...

  • 雨巷

    江南烟雨,巷陌深处,卖花的姑娘倩影楚楚,油纸伞下是盈满轻愁的双眸。 梦里都是湿淋淋的石板路,斑驳的院墙,蜿蜒向巷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渐渐干涸的雨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qpb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