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指责、批评、抱怨一个人太功利。
一个人太功利真的不好吗?
为什么我们会“讨厌”功利呢?
这个社会很现实,这是一句经常挂在人们嘴边的话。
是啊,当有求于人的时候对你客客气气,而当事情结束的时候很可能就换一副嘴脸。比如那些债务人在借钱与还钱时的态度常常截然相反。
功利,似乎成了贬义词,被认为是冷漠、自私、唯利是图的代名词。
然而,我们是否认真思考过功利的本质?追求功名利禄本身并非全然错误。
毕竟,人类的发展与进步,某种程度上依赖于这种动力。正是因为有了对功利的追求,才有了无数人在各自的领域里孜孜不倦地努力,推动社会的进步和繁荣。
正如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所说:“不是来自屠夫、酿酒师或面包师的善心,而是他们各自的利益追求,才使得我们得到了晚餐。”
功利,在某种程度上驱动着经济的车轮前行。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讨厌功利呢?
其实,我们讨厌的并不是功利本身,而是功利背后的虚伪和冷漠。当功利掩盖了真诚,当追逐名利成为人们唯一的目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功利化,缺乏温度和信任,这才是我们真正讨厌的。
另外,在指责对方功利的时候,我们是否反思过,自己在某些瞬间是否也曾功利?
看见领导就笑脸相迎,对待服务员有时像对待奴隶一样使唤,这样的行为合适吗?
要真正解决对功利的厌恶,我们需要做到的是找到平衡。追求功利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如何在追求功利的同时,保持内心的真诚与善良。不因功利而失去对他人的尊重,不因追逐名利而迷失自我。
正如《论语》中所言:“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之所以为君子,是因为他们在追求利益的同时也不忘道义。
功利与道义并非对立,而是可以并存的。
我们需要的是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不忘社会责任,不忘对他人的尊重与关爱。
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现实的社会中,保持内心的平衡与和谐,真正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共同进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