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20这个特别的日子,我翻开了迪克-威尔逊著,封长虹译的《周恩来传》,之所以选择这个日子打开主要是因为仪式感左右。2021年看了十几本工具类、畅销类的一些书籍,到后面觉得自己似乎变得更肤浅或者越发有点浮躁了,一直没有找到原因,幸得师兄的指点,建议多读一些人物传记、历史类、哲学类的书籍,去做一些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人生会越走越从容。|
《周恩来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分为5章:童年被多次收养、就学津门、东渡日本、“五四”运动时期在天津深陷囹圄半年、留学法国。目前读到周总理即将前往法国留学。前4章主要介绍了周总理的家庭背景,亲属关系,出生淮安,后迁至绍兴,祖辈有出文人官吏,父亲周贻能是个开朗、温文尔雅、与世无争的人,母亲万冬儿是个富有才干的,娴熟中国传统的交往礼仪,养母陈氏擅长家务、性格刚烈,非常严格。童年的奔波迁徙,开阔了周总理的视野,他在沈阳读小学的时候被问到为什么而学时,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了解到周总理读书时还喜欢扮演话剧,在南开中学就读的时候写了许多诗句,常常挑灯也读,逐渐变成了一个具有判断力、主见的人,善于克制自己的感情。后来在朋友的资助下日本游学,没有正规去上大学的课程,更多是自己自学。五四运动爆发,21岁的周总理为了营救好友马俊以及一些爱国学生被关押半年之久,后在多方努力下被释放。在天津这段日子,他认识了邓颖超,一起属于觉悟社成员,主编《天津学生联合会报》,喜好豆浆油条,在这个期间很多同事评价周总理不介入权力之争、平等待人、热情善良。当得知好友李如愚即将辅法国勤工俭学,临行前赠了一首诗,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几句是:你要知道,幸福是要自己去找,株守相等,是没有得到一日的......对志同道合的友人具体希望是:勤奋刻苦,造你的成绩灿烂,磨炼你的才干,保你天真烂漫。
在读本书的过程中,“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对我的触动比较大,情不自禁想起了小学的课本《十里长街送总理》,记得当时上课的语文老师带我们朗诵的时候,眼睛湿润了,下课前郑重的把黑板上其余的字都擦掉,只留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庄重的说到:“大家各自都有理想、梦想,尽情去追逐,如果到此刻还没有想好未来的志向,不妨多读几遍这句话,以此为志。下课!”后来很多年,这句话成为了我的座右铭,只是一直都很模糊,我觉得自己离它还有很远距离,也有很远的路要走,但是一直被激励着。
2.14用KK春节赠送的新华书店的书卡,买了《毛泽东传》《周恩来传》《苏东坡传》,一直未翻开,一看到大部头的书,就有点犯憷,愚人节T伯伯送了整套的资治通鉴让我望而生畏。后幸得师兄多次指出,你不能因为工作需要或者短期见效过于功利,不是说你看的那些书不好,只是要多多看看历史、传记,以史为鉴,历史总是不断在重复,多看看才能增加底蕴。一想到要写读书笔记、读后感什么的,拖来拖去,总算写了。至少阅读的过程中,确实很有收获。谢谢,继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