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流浪地球》与刘氏科幻

《流浪地球》与刘氏科幻

作者: HotJuly | 来源:发表于2019-02-14 00:48 被阅读0次

    年中看了《流浪地球》,本来是抱着怀疑去的,没想到非常好看,让我觉得很满意,看了四面八方的影评与吹捧,我也想写写我脑子里的《流浪地球》。

    其实《流浪地球》原著并不是这样的。电影其实只拍了原著的一小部分。这也是我对电影能不能复刻原著内核产生怀疑的原因。

    电影和原著的差异还是较大的。在原著中,太阳因为氢被耗尽,聚变原料不够,维持不了自身引力的压缩,导致内核压力变大,氦元素开始聚变。文中称为氦闪,氦闪发生时能量极高,会破坏整个地球表面,总之,太阳系不能待了。人类于是开发了重聚变技术想把地球推走。什么是重聚变技术呢?就是将硅之类的元素聚合成铁。铁核是宇宙中最稳定的原子核,铁核的聚变一般发生在快要死去的恒心内核中。因为氢聚变燃料不够,排斥力无法抵抗自身引力,导致内核的压力越来越大,聚变反应不断升级,从氦聚变,到钙镁聚变最终生成稳定的铁核,在超新星爆炸中被抛射出去。相比氢聚变,重聚变的原料更加易得,而且储量也更加丰富。人类也算是获得了比氢聚变更为优异的能源来源。

    然而推动行星并没有那么容易。需要发动机推着地球环绕太阳逐渐加速,借助木星的引力弹弓效应加速,最终达到第三宇宙速度脱离太阳系。电影选择拍掠过木星这一段。可是原著这段则是一笔带过,大刘写流浪地球的本意并不在此。

    文中写道,发现危机后,科学家论证前往比邻星需要2500年的时间,而飞船的空间的小生态系统容量太小,经不起波动,不能在抵达前保持功能。起初,当联合政府要求带着地球撤离,绝大多数人是反对的。但是联合政府强硬着推行着流浪地球计划,死了很多人,地表也面目全非。很多人认为这是个骗局。在多次绕日加速的过程中,人类文明起起伏伏,每一次靠近太阳,人们便祈祷不要发生氦闪,认同流浪地球计划,每一次远离太阳,就又一次怀疑氦闪的真实性,希望颠覆联合政府的统治。在很多次掠日,40代人,和无数次起起伏伏的心弦后,人类终于疯了。绝大部分的人都认为氦闪是个骗局,联合政府是杀了无数人的疯子,他们把最后坚守信念和岗位的5000人流放在冰原上,准备活活冻死他们。联合政府最高执行官说到,流浪地球计划,进行了40代人,还要继续60代人,让人类永远保持理智确实是个奢求。但我们不会承认我们的错误,我们的尸体将会是人类精神的丰碑,以后的每一代人都会回来朝拜我们。

    自然所有人嗤之以鼻,拿下电池,就走了。就在他们被冻成冰雕后,人群欢呼着要回,高唱着意大利歌曲《我的太阳》的时候,氦闪发生了。地球则因为远离太阳而逃过一劫。

    这是整篇小说最黑暗的一节,但却是我印象最深的一节。很多人吐槽大刘的文章太黑暗,但我觉得这就是大刘的本意。将人类文明,甚至是一个人,放在最黑暗最大的压力之下,挤压出人性和生存最核心的东西。其实我们可以看到,在三体中,只有维德一个形象,始终坚持着希望与生存,为人类活着的尊严而一直努力,甚至放弃一切。从只送大脑,到断了一只手也在做曲率引擎的研究。最后大刘给他安排的结局是什么?没人相信他,没有人愿意支持他,但是他的决定才是最正确的决定,研究曲率引擎可以同时满足离开地球和想留在地球两类人的愿望。而人类错失了这个机会,也不再有下一个机会了。

    而程心所代表的想法,人类的美德是人类区别于别的生物的原因,我觉得在大刘眼里一文不值,维德多次强调活着才是最重要的,放弃人性,失去很多,放弃兽性,失去一切!但是大刘还是给文章安排了,人类选择了程心做执剑人。程心得想法是一个美丽理想,却是一个在危机时刻没什么用的理念。我觉得这种安排全是一种妥协,因为大刘知道就算是三体成真,人类还是会这么选。与其写维德获胜不如写程心获胜,大家更能接受一点。

    这样的话,维德的正确反而成为了一种讽刺。全局的思考,理智的理念,永远是被感性的人群所不屑的。在流浪地球中也是如此。理智的联合政府被活活冻死,而失去理智,只凭自己一腔热血的人们还想唱着歌回家?诚然,在天灾面前,想要整个人类文明延续,会有很大损失。会死很多人,但是在目前的社会中,不会有几个人认可这种牺牲,每个人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利益,又有几个人能有着全人类,全世界的关怀与怜悯呢?

    这其实正是感性思维的坏处,在促进社会融合的过程中,也增加了社会的低效率与错误。就像全球变暖这类环保问题,当视角放在个人身上时,会嫌麻烦的不关灯,随便用塑料袋什么的,只能考自己的利益,不能意识到这些微小的危害,而看到地球气候确确实实变化着以后,又寄希望于政府或产业,希望他们的行为能够极大的改变现状,这可能吗,这不可能。每个人都只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就只会慢慢的让地球失衡。不光是每个人,人类也是如此,一直很少为别的物种考虑些什么。

    唉,再写下去就是原来那个死理性派的我了。人类因为不理性,自私的思考付出了很多代价,以后还会付出更多。

    相反,电影实际上是很脸谱化的,包括各国救援队,多次提到要回家,哪个中国人没有春节回家的习惯呢?哪怕他不想回家。正是对于家园的眷恋与不舍推动着人们带着地球逃离,也让许多的人不愿逃离太阳系,想在谎言中坐以待毙。电影中最升华场景的就是结尾部分各国人民的救援。这是中华文化中一直就有的团结与凝聚的趋向,与隔壁好莱坞的主角之外都是累赘有着根本的不同。这种全人类团结的力量正折射出了人类的勇敢与坚强,在剧中救援,失败,再救援,再失败,再尝试自救的剧情中,这些宝贵的品质更加明显。大刘是赞美人类与生命的坚韧的。在三体里,他写到,人类对于三体人来说就是虫子,但是谁也没法将虫子全部消灭。生命活动中永远繁殖,永远扩张,永远不放弃生的机会的特点,正是所有生命活动中最让人敬畏与感动的。电影虽然没有拍出危难下人类社会的痛苦冲突,却拍出了大刘的另一个核心,希望,只要家还在,还有希望,人类就不会停止活下去的努力。

    从这点来说,核心立意已经比别的电影高出了许多。这让电影受众更广,这也正是科幻的魅力,与其他类型的文学有根本的不同。感谢大刘与郭帆对中国科幻的贡献。

    还有一个很有趣的就是电影中反复提到“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这句话甚至比电影本身更火,许多“云观众”也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其实人类对于稳定不变的追求是一直强烈的。听见这句话。就想起太阳还很年轻,生活没有危险的现在这个黄金时代,也会想起九死一生的救援成功以后人们继续并还会持续很久的努力。不同场景里的重复让人们想起连接其中的不变的东西,比如希望。导演用相同的画面与句子首尾呼应,看起像春节档的笑点却暗中烘托了主体,很有技巧,点赞。

    悄悄安利下大刘的《球状闪电》,太好看了,我考研的时候偷摸摸的看了4遍,再次翻开还是无法停下,大刘的宏伟思考与哲学内涵正是科幻最本身与原初的魅力所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流浪地球》与刘氏科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qwj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