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有一句座右铭:心不唤物,物不至。在他看来,所有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都和自己的心有关系。
无论际遇好坏,也都是自己造成的。越长大越明白,人生没有凭空的相遇,你生命中经历的一切,其实都是因你而来。
你遇见的事,无论好坏,都是你吸引来的。在心中否定自己,那他只能在底层徘徊;而当他学会了自我肯定,凡事都默念,那他就能够一步步登上顶峰。
这世上所有好运都非偶然,命运给你的礼物,其实都是你自己赚来的。作家Alex大学毕业后,选择留在北京工作。
忙碌之余,他坚持读书、写博客。同事都觉得这种坚持没啥意义,还纷纷嘲讽他:“你又不出书,写什么博客?”但Alex始终相信,那些看似不重要且没用的东西,会让自己变得更好,也会吸引更好的事。
后来他事业遇上瓶颈,久久无法从低谷走出,博客也停更了许久。有位关注他两年的粉丝,给他发去消息询问缘由,Alex便诉说了自己的烦恼。
没想到第二天,粉丝就趁着假期从国外赶来,两人一见面就相谈甚欢,粉丝还给Alex提了不少有用的建议。自此后,Alex仿佛被打通了任督二脉,解决了手头的难题,事业也越做越顺。
有一天他忍不住问粉丝,为何要帮自己?粉丝却表示:“我很喜欢你的博客,也被你的坚持所打动、吸引,如果当时恰巧能帮上忙,也算是你自己帮了自己。”
Alex听后不由得感慨道:真的要相信那些无处不在的可能性,尤其是在这样一个社会,每个人都有可能变成传奇。
生活中我们很多人都经历过这样的瞬间:读了很多书,生活却一直没有变好,就觉得学习好像也没啥作用;每天坚持运动,身材也还是平平无奇,不知道自律的意义在哪里;
想利用闲暇时间提升自己,可进步太小,渐渐从心底否定了自己,于是,在一遍遍的反向洗脑中,你对好事的吸引力就越来越低。
《秘密》一书中说:吸引力法则是可以践行的,了解这个秘密,你就可能做到你想做的事;当你学会这个秘密,你将会知道如何去拥有、成为、或去做你想要的。
事实上世间万物都遵循着吸引力定律。你想法消极,自然无法得到想要的结果。只有保持正念,你才能把更多美好吸纳到生命里。
这世上凡所发生皆有缘由,修炼好自己的吸引力,好事自然会找到你。你人生的际遇,不论高低,都是有因果的。
作家李笑来说:“当前的现状是过往的积累。”如果你现在处境艰难,也许是过去的懒惰,为你描画出窘困的未来;如果生命中偶尔出现了惊喜,也并非凭白无故,而是你以量变的积累实现了质变。
人这一辈子所有的际遇都是有迹可循。你日子过得好与坏,全看你怎样经营自己。乔布斯曾在演讲中说过自己的两段经历。
第一段经历,是他在大学读了六个月之后,就决定退学。失去了学生身份,他只能睡在同学宿舍的地面上,靠捡瓶子度日,生活过得很是艰辛。
但好在,他终于能去旁听那些他喜欢的课程,并选修了一门书法课。后来他开始创业,设计电脑排版时灵光一现,把在书法课上学到的艺术字融合进去。
这设计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欢,他的事业也迎来了高峰。第二段经历,发生在30岁时,他被自己亲手创立的苹果公司解雇了。
消沉了一段时间,他开始意识到:自己只是被解雇,但仍然可以从事热爱的事业。于是他又充满激情地投入到工作中,创立了NeXT公司,还遇到了自己深爱的妻子。
不久后,苹果收购了NeXT,他重新回到苹果,实现了事业家庭的双赢。他在演讲中感慨:“你必须相信一些东西,直觉、命运、人生、因果。
因为如果你相信这些点滴会连接起你未来的道路,你就会拥有跟随自己内心的自信。即使你的选择不被主流认同,这将使一切都变得不一样。”
佛家有句话,万事皆空,唯因果不空。你当下的际遇,既是过往积累的果,也是造就未来的因。经营好当下的人生,你在三四月做的事,等到七八月自会有答案。
余华成名之前,也曾经历过一段苦熬的岁月。那段时间,他的稿子经常被退回,有些稿件甚至直接被扔回了院子里。
有人劝他放弃,但余华不肯妥协。每次稿子被退回,他就研究退稿原因,再找低一级的出版社去投稿。无论经历多少失败,余华都未曾停下写稿的笔。最终他凭借《活着》一举成名,成了深受无数读者喜爱的作家。
稻盛和夫说:“因果必报,但需要时间。不要因为一时不见效果而焦躁,重要的是平日里不弛不倦,坚持不懈。”
人生就是这样,境遇起落之间,不过是种因得果;而际遇好坏也总是不断转换,就看你如何抉择。生命中少有意料之外的好事,持续精进,方能厚积薄发,一鸣惊人。
经营好自己的因,结果自然不会辜负你。你的命运,都是你自己造成的。茨威格曾说:“将偶然和命运视为同一,只是年轻时的想法,久了以后自然会发现,生命的轨迹是由自己造成的。”
对于生命中发生的事,我们很多人会把它归结为巧合或运气。但回过头去看时,才发现命运的画笔从来不在别人手中,你人生的路,也全靠自己去走。
作家王欣写过这样一个画面。初中时,他最喜欢的一件事,就是去附近一座废弃工厂的天桥上读《三毛全集》。
那时瘦弱的他,不爱运动,不爱打游戏,只在一本又一本书中,知道了外面有更大的世界。他对文学充满了向往,写作的种子也悄悄在心中生根发芽。
大学毕业后,他以撰稿人的身份进入媒体行业,没多久就一炮而红,事业也逐步上升。很多人感叹他的好运气,觉得好事总是在他身上发生。
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很多个寂静无眠的早晨,他在埋头苦读;无数个寂寞难熬的夜晚,他在奋笔疾书。
他的成功并非来自偶然,而是沿着14岁时定下的轨迹缓步前行,最终到达了理想的彼岸。罗曼·罗兰说:“命运并不存在于一小时的决定中,而是建筑在长时间的努力、考验和默默无闻的工作基础上。”
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往往就是始于某些不经意的瞬间。你结交了重要的朋友,看到了触动心底的文字,在志愿表上写下某个专业的名字……
由此产生了一个原点,缓缓向前延伸,就绘就了人生的蓝图。这个世上从没有巧合,你看到的,只是日积月累的必然。
短短三年,他就连升三级,不仅成为了该领域的专家,还拿到了梦寐以求的高薪。听过一句话,人生只有10%是注定的,另外的90%都由你自己谱写。
身为命运的设计师,你生命中的每一步都有你独创的轨迹。你出发的方向,源于自己的选择;你收获了多少,也全靠以前的付出。
人这辈子没有白走的路,翻过该翻的山,蹚过该渡的河,你的未来也必然是一片坦途。“世间万事万物,在冥冥之中自有定数。”生命中很多事,都不是凭空出现的。
它源于我们的心念,遵循既定的规律,也是生而为人必要的历练。想要生活中有好事发生,就得多向世界投射善意,多在心中发出正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