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好文学习
《知道几句三字经》11:《声律启蒙》

《知道几句三字经》11:《声律启蒙》

作者: 鳝堂集庆 | 来源:发表于2024-01-30 05:35 被阅读0次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有次在外面排队,听到前面的一个妈妈让儿子利用这点时间背诵。背的内容就来自上面这段话。

可见这是一个严厉的妈妈,因为这东西在学校里不会学,可能是那些私塾、国学幼儿园或是家长个人要求才会去背,虽然考试不用,但文字对仗工整,听着也很优美,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如果平常说话时也能引用个一两句,会让对方感觉这人很有文采。

这个其实就来自于古代的一个幼儿读物,书名叫《声律启蒙》。它的每句话的最后一个字,也就是句号前的那个字,都属于同一个韵,即第一东韵。

但你细看会发现,风和空的韵母,一个是eng,一个是ong,其实它们并不严格押韵,只不过听着可能差不多,但是古代这些字可是压相同的韵。这只是古今字音的变化而引起的不同。

《声律启蒙》这本书,按韵分编,只取了30个平声韵部。

而其它的上去入声怎么没有选?因为律诗一般都是押平声韵,就是这部分才是核心。

古人写诗,都要学平水韵,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大概是因为这个东西的作者是平水人,也就是今天山西临汾人。

平水韵,根据唐人用韵情况,把汉字分成106个韵部,其中平声30个韵,也就是《声律启蒙》所用的这些韵。

虽然过去了千百年,很多字的发音跟现在有了很大区别,但现在人做诗也有用平水韵的。

这可能是因为平水韵,以唐宋时的发音为标准。而唐诗是诗歌里面的高峰,也是一个样板,再没有比那时候写得更好的诗了,当时是整体说。

另外一个,古代没有现在普通话这么普及,你做诗必须得有一个标准,而这个标准就是平水韵,如果大家都按各自的方言来押韵的话,那就乱套了。考官也搞不懂你是对还是错,因而在明清时都是以平水韵为标准。

这个《声律启蒙》可以说是明清的学生必背的一本书。在今天的诗词界里,依然是压平水韵的看不起压今韵的。

有个号称千古绝对的对子,只有上联五个字,烟锁池塘柳。这个在二月河的《康熙大帝》里面也曾提到过。这5个字里的偏旁,正好有金木水火土这五行。

你去网上搜一搜,会发现很多有才的网友对的下联,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深圳铁板烧和板城烧锅酒。看似恶搞无厘头,其实是无情对。

每个字对的都很工整,连起来意思也通顺,但细抠主谓宾、名词动词就不够严谨了,意境神韵,当然跟上联没法比,好像是个热爱诗词的吃货酒鬼所对。

笔者也试着对了一个下联,株洲地铁灯。誓要将无情对进行到底,以供大家一哂莞尔。

相关文章

  • 2017-10-26

    今天的我上课,先把三字经和声律启蒙复习一遍,目的是活跃气氛,并继续巩固熟练程度。然后,继续复习巩固声律启蒙一东第二...

  • 《声律启蒙》

    声律启蒙,别说太简单,你肯定背不出!! 河北省委党刊 2015-08-11 《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

  • 体验课,发现孩子的兴趣

    最近给孩子进行国学启蒙,少不了听《弟子规》、《三字经》,《声律启蒙》,这些朗朗上口,易于记诵的国学读物。 尤其《弟...

  • 读《杜甫传》有感

    最近对孩子进行国学启蒙,每日带着他读《三字经》、《弟子规》、《声律启蒙》,当然古诗也是必不可少,比如李白《静夜思》...

  • 读经

    论语 大学 中庸 孟子 春秋 三字经 弟子规 声律启蒙 金刚经 维摩经 正气歌

  • 星耀小学三年二班彭诗涵亲子共成长国学陪读日记

    声律启蒙

  • 读经之始

    11月末,开始尝试读经。 家里只有一本适合与孩子共读的国学书籍《声律启蒙•笠翁对韵》 《声律启蒙》之前曾经给櫁宝播...

  • 人之初,性本善

    前段时间教孩子说声律启蒙,后来发现太长,他根本记不住,后又转战三字经。 《三字经》开始了有两三天,反正不超过五天,...

  • 萌娃学诗·绝句二首(其一)

    好几天没有带柒小妞学唐诗啦,她最近总爱背声律启蒙和三字经,不过呢,进展也不大,三字经从“人之初”背到“子不学、断机...

  • 教育路上——我从一年级公开课中 学到的育儿小妙招

    最近学校组织老师们比赛,我没有参加,但观战了几场,收获不少。 (一)有些班课前会诵读《声律启蒙》《三字经》《弟子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知道几句三字经》11:《声律启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xzj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