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在看《天下长河》的结局。当看到治理黄河的天才陈天一在被皇帝软禁后,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把治理黄河的整个思考,图文结合地画在了墙壁的四周,那一刻,我泪如雨下。这么一个刚直的人,这样一个一心为民,毫无私心的人,就这样郁郁而终。
陈天一,大家称为河伯转世,深谙水性,一生都在学习、研究治理黄河,把治理黄河当成一生的事业在践行。一辈子没有娶妻生子,所有的时间与精力都放在了治理黄河上。
陈天一,是幸运的。因为,他遇见了一心想治理黄河的康熙皇帝,遇见了同样一心为民、致力于治黄河的的靳辅。所以,那十几年,他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建减水坝、用束水攻沙的办法,让黄河安澜,让黄河两岸的百姓过上了几年安生的日子。在这一点上说,陈天一是幸运的,是遇见了人生的贵人的。他性格刚直,贫穷潦倒,如果不是遇见这两个人,他哪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抱负?
他,又是幸福的。人的一生,何以幸福?能一辈子做自己擅长的,自己喜欢的事,是幸福的。能一辈子不违背自己的良心做事,是幸福的。这两点陈天一都做到了。当皇帝不想听他的治理黄河的办法时,高士奇、明珠都劝他转个弯,服个软,就连靳辅也劝他缓一缓再动工,但是,他就是不想违背自己的心意治河,就是不想让老百姓受苦而换来自己的高官厚禄。虽然,最后因为自己的坚持换来了生命走到了尽头,但是,他即使是在闭上眼的最后一刻也是坦荡的,也是
幸福的。
他,也是不幸的,因为他的刚直,没有实现毕生的理想,把黄河治理好。他,这么年轻就离开了人世。也因为不会审时度势,不懂为官之道,不懂如何保全自己。
什么东西,都讲求一个度,哪怕再好的东西,过了就会变质。再凶猛的水,遇到大石头也知道绕着走,刚柔相济就是这个意思吧。只有懂得能屈能伸的道理,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或者说,这就是所谓的要讲究哲学。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与人相处,又何尝不是这个道理?
《天下长河》结束了,陈天一、靳辅离开了我们,但是,却带给了我很多的思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