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脑子里一直在回放着前几年和表叔聊天的场景。他当时一再跟我强调着:“如果我再年轻个两三岁,再年轻两年就好了!两年的努力,我就可以把我想做的事情做好……”
想起来前段时间学习理财,3月23号的时候大盘暴跌,当时盯盘了一只股票,然鹅当时的我很怂又没有钱买,过了两周这只股票涨幅超过40块...然后对身边的人一再强调如果当时买了这只股票,我现在会赚多少钱(可是我并没有买)……
抛出两个我的经历,我只想说:时间一去不复返。
之前有看过公众号的一篇推文——说如果现在是十年后,再回想起来这场疫情,有些人便会说:“我早知道这场疫情会过去。”
千金难买早知道!
08年之前,谁又会知道一场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谁又知道房价逐年飙升,到如今,房子已经是普通人很难买得起的了。
我也不止一次想过:
如果我现在还在读大学就好了!那样我就可以学什么什么(技能)了!
如果早两年我就接触到这些知识就好了!
如果……
但人生没有如果。
以前残留的学习习惯让我会举一反三——比如,当我有以上“如果”的那些想法,我就会想,如果我现在也没有接触到这些知识,那我现在还是一无所知,缩在壳子里安稳度日。
所以哪有什么假如。
前两天,我和朋友分享了一个让我很困惑的事情:“我们极致追求的,是用钱来衡量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不可否认钱是个人财富很明显的一个衡量标准,但是是不是因为对钱的极致追求让我们钻了牛角尖,往往忽略了真正的财富--比如时间。”
虽然朋友给了我不一样的解答,但我能理解的依旧很浅——上帝(老天爷/命运)给每个人的时间是相对公平的,如果能好好利用我们最宝贵的时间,即使每天都进步得很慢,但终有一天可以到达彼岸,说不定那时也可以在自己身上用钱来衡量出成功。前提是,好好利用时间。
所以不要再抱怨:
为什么高中没有好好学习以至于没有考上一个好的大学;
为什么大学没有好好利用时间多学点技能傍身,以至于毕业后被社会拖在地板上摩擦;
为什么刚毕业的那几年没有好好珍惜时间多开拓思维
……
“种一棵大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那些所谓的“后悔”,在我看来,更多的像是一种借口,一种可以让现在的自己逃避努力的借口,觉得对自己意义重大的一件事情只有在已经过去的时间里才能实现,这本身就是一种借口。
所以,现在有什么想法,就不要说,哎呀我现在每天工作很忙没有时间,我现在结婚生娃压力巨大没有时间...
这只是自我心理安慰的借口罢了。
如果不想几年后回想起来现在的时光,也生出后悔的念头。那就从现在开始努力吧!即使每天进步一点点,哪怕真的只有一点点,也总比什么都不做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