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又能静下心来,继续拜读这本育儿宝典--《陪伴成长》,一次品读,一次收获,一次感悟。
文中写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女孩和奶奶一起到一个小区玩,小女孩看到能住单元楼能刷门禁出来的孩子,很是羡慕,就跟奶奶说也想住这样的房子,而老人立马告诉孙女,说她们一辈子不吃不喝也住不起等等,奶奶的话活生生断了孙女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扼杀了孩子对未来的期待,这是多么可悲的事。
文中还举了一个正面例子,一个爸爸坐牢了,妈妈就带着两个孩子在城里租房住,并让孩子在城里读书,妈妈虽每天为生计忙碌着,却很乐观,有空还带孩子下次馆子,两个孩子也很开朗,别人问起他们的爸爸,孩子都说爸爸去南方赚钱了,后来爸爸回来了,全家一起搬往南方,妈妈的解释是:不能让孩子过早因大人的事受欺负,心里留下阴影。想必这两个孩子长大后一定会是积极向上、心胸开阔的人。
正如胡教授所说,见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格局,经历越多,就会越淡定越豁达。当孩子对未体验过的事物表有兴致时,应让孩子见识见识,即使满足不了,也应给予他们希望。
我还就自家孩子想到了自己育儿的一些失败之处,一家人去超市购物时,自己总喜欢在促销、特价的货品前停留观望,有时儿子想买什么相对贵的食品时,自己会找一些同类的相对便宜的让孩子要,或者直接说太贵了钱不够,以至于较大的女儿到超市,也会指着价标说:“妈妈,可以买这,这便宜。”现在想想,自己真的做的不够妥当,在一定程度上如同那位奶奶一样,也扼杀了孩子想试一试,尝一尝的念头,以后不能再因视野狭隘而遮蔽了孩子前行的路。
又想到了自己的课堂,有时因为一些学生的奇思妙想和答案不太一样,而直接就把他们说的否定了,这不也在无意间打消了他们发散的思维、探索的精神。
作为教师,作为父母,自己的言行,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价值观,无不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影响着孩子,他们除了衣食保障外,精神世界同样重要,我们应呵护孩子的心灵向往,和他们一起做豁达、乐观、有见识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