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时间了!三折腾两不折腾一个中午就这么黄掉了!
一个下午啊!还得轮流站,还得吹冷风!
知识就是力量谁说的?谁说的?没文化真可怕!
不能坐以待毙!不对!不能站以吹风!我们得想办法!
我跟沈明说:“中午折腾,我们亏在不知道装块玻璃需要什么,现在我们得找个行家问一问,一次搞定,否则还得受冻。”
沈明从谏如流,看我的眼光都不一样。我虽然刺头,也不是一无是处。
谁是行家,我们怎么知道?
问问老班。沈明去,我就去!
“行家,装玻璃的行家,咱们学校,那你们要去问问总务主任姜老师,他懂得多!”老班看我们就像看大熊猫,稀奇!
有去处,不怕跑路!站岗的只管站岗,问事的抓紧去问!
总务处姜老师是个很和善的老人家。我们不好意思说我们打碎玻璃的事情,只是很诚心的问他:“姜老师,如果玻璃碎了,我们装一块,需要什么工具什么材料?”
“你们先得量好玻璃,量内框,稍微欠一点,装起来好装。还要看你们是什么窗框,是木头的,可以找几颗鞋钉,一把钳子,沿着玻璃轻轻敲进木框里就可以固定了。如果是铁框子……”
“我们是铁框子!”我急得一下子喷出出这句话。
“铁框子比较麻烦,先弄点玻璃胶四个角点住,贴上去,然后用桐油拌灰,用灰刀涂抹,四周抹平就可以了。”
真的麻烦!
“姜老师,不能直接用玻璃胶吗?”
“也可以,就是外观难看。”
“哪里的玻璃碎了,我去看看!”
“没有哪里的玻璃碎了!我们就是问问,了解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你看我们说话说得多好!
不能给姜老师讲实情,他就管这个。
我们听老班的意思,只要玻璃装好,恢复原样,事情就结束了。
姜老师知道就是学校知道,故意损坏公物是要三倍赔偿的,而且很有可能捞得到一个不大不小的处分,班级考核还要扣分,老班还得扣工资。这个成本太高,不划算,虽然姜老师给我们指了一条明路,但是真的对不起了,我们不能给您说实话。
内框,欠一点,玻璃胶,油灰,桐油,灰刀。
内框,欠一点,玻璃胶,油灰,桐油,灰刀。
我跟沈明一路念叨着,重复着,生怕忘记重点,再跑冤枉路。
我们要是在学业上这么用功,恐怕清华的门都朝我们开着。但是我们又不想清华!
下午上课你没有办法可想,谁让你这个时候出校门?
站着吧!吹着吧!
开始真没把老班的堵抢眼放在眼里,架不住时间长啊!
我们所有堵抢眼的人比任何人对北风的认识都要深刻!上体育课在室外,我们疯跑,还拍什么北风!
放晚学铃声一响,沈明第一个冲出教室,我们几个说好了,一定在放晚学这个时间段把玻璃搞定,要不然,明天有的受。
老班说,玻璃锋利,最好走着去,我们就信了。
怎么就不能一个骑车,用校服把玻璃包起来坐在后座上呢?
老班的话难道就是圣旨,就是真理?
试试!试试就试试!
果然可以!
骑慢点儿也比走路快多了!
到店里,如此这般一说,店主拿出玻璃刀,在玻璃长宽划两刀,钳子一掰,齐茬!嘿,活干得真漂亮!
技术啊!我还想用牙咬呢!
其他工具用料,跟店主一说,是问题吗!分分钟搞定,就一块玻璃,你要的给你准备妥当!
回去!赶快回去!
老班的办公室门还开着。我们知道他没走!他也知道我们没走。
装玻璃!谁来?沈明说,我来!
另一扇窗户推开,沈明坐在窗台上,玻璃拿来,四个角抹上玻璃胶,拍上去,有余地,刚刚好!成了!我们看的人大喊一声:“噢耶!”
泥灰拿来,灰刀递过来!
沈明铲起拌好的泥灰,糊上去,糊多少,边上有样子,照着干!
沈明真是好样的,糊出来的边框就像狗啃似的,高低不平!
已经不错了,还要怎么样!
沈明说,我再修一修!
老班说,是得修一修,否则什么叫恢复原样!
我们太专心,老班什么时候到的都不知道。
你们这么多人不知道替替沈明,好意思啊!
我们被老班说的有点难为情,马上有人要沈明下来。
沈明摆摆手,我已经摸出门道了,再换一个,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弄好!
差不多了!老班检查沈明的劳动成果!
差不多了!这就是那天我们听到的,也是我们很长一段时间听到的最动听的表扬!
老班一挥手,都回去吧,明天不用再站了,路上都注意安全!
噢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