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父母说我看书看傻了,看得不食人间烟火,看书养活不了自己。是否应该坚持继续看下去?”,感想如下:
“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
如果断句,我是这样断的——“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哈,我自己这样理解的,至于到底怎么理解,谁爱怎么理解怎么理解。)。
看书看傻——归因错误。
看得不食人间烟火——这玩意儿表面看似褒奖,实则结合后文就知道,对方在说自己都未必确定的东西(就读书这件事怎么会这样呢?其实对方也并不了解)。
看书养活不了自己——事实成立。也唯有这句话是实话(很确定以及不希望你这样下去)。
所以,从这句话不难判断出:他们拒绝理解你的行为,更拒绝理解你的心情,以及拒绝了解你的状况(但显然他们关心你。至于前面的拒绝很可能是做不到、不熟、费解,故而类似于不解。从主观意义上讲就是与自己的认知相左,继而观念冲突,且一时间难以扭转过来)。那么,他们关注什么呢?关注事实以及你的未来(换句话说,看得见的益处多,让他们放心,你读书他们可能压根不会说什么)。
看书是现象(行为),觉得你看书看傻的依据却是不食人间烟火(结果),而看书养活不了自己则是他们所注重的点(判断)。
总结起来,这就有点像以前的“成功鸡汤文”——因为什么,所以什么。或者是之所以什么,是因为什么。潜台词是:能否学以致用而有所实际增益?
言外之意是,好像你懂很多道理,但却连基本的懂事(比如你讲的例子,这玩意儿你相信甚至坚信,却无法去证明它,更不能把它用到实处上去)都做不到,所以你读的是什么书呢?
这就像很多时候我们是除了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结果你满目是诗和远方,然后,这份苟且却是一点也没有承担什么(原本该承担和经历的部分)。
说白了就是——有点不太正常了已经。(不像个正常人能做出来的事儿)
说白了,你可能连为什么都没弄懂的同时,你也不知道怎么办。
然后套用首句的话来说就是:你所学到的知识并没有完全吃透,你所知即一知半解,本立道生,本不立则道无明,故而迷茫、迷失。
通俗点说是你也不知道自己在找什么,但是又认定书里有答案,偏偏你相信的东西又发挥不出来它的力量和价值。
然后就是后半句了:虽然你不知道学的是什么东西,你也确实读了很多书,但你始终觉得它有其价值,有其作用,关键是父母一语道断,你无力反驳,继而无解。
这是因为你和你的父母犯的是同一个错误。继而,你理解了父母的话,甚至是认同的。于是,他们说的问题随即转嫁到了自己的问题。
反过来自然而然就变成了:是否应该坚持继续读下去?
再回到首句:本是什么呢?无明,因为无明才得以知,知继而得以见。
这时,书本就变成了指引你注意力和前进方向的导向标。
第二句:涅槃是什么呢?你的所见局限了你的思维,你的思维陷在了里面,偏偏你还不自知,这时,你就只能是陷在书中而无法从书中走出自己的路来,故而无解。
这时,你的所知就是问题的根源(跳出这个圈子找回自己走上属于自己的路就是涅槃)。
所以,该不该坚持继续看下去?——你以为是看书的缘故,甚至以为是某类书的缘故,独独不觉可能是自己读书的问题,更不会想到是自己的问题。
这种时候,无论是“该”或“不该”都不是问题的关键,更非什么答案。不过是延缓问题的到来或让其影响削弱或强化的一种处理方法罢了——根源仍旧在于你,在于你如何看,然后才有了你如何做?
这就像如果心偏了,你的视野也将随之变化,尽管东西还是那个东西,你却满是对那个东西的看法,以至于无形中扭曲了那个东西本身而不自知。
这时,你说继续是继续遵照以前的行为去做却又企图出现奇迹、出现不同结果……这就像重复同样的行为却企图每次都获得不同的结果?那何须问呢!
显然你也怀疑,也不确定,甚至有些动摇,但一方面好像又有点舍不得?舒适区待久了,刚脱离的时候是这样的。这就像从睡梦中醒来,醒来的第一时间如果没有起床,是挺难以割舍的。
然而,如果你真的想改变,指望书让你改变?这就像你父母觉得你看书看傻了是一样的,这事儿和书有啥关系。从一开始你对书的依赖——你是真的纯纯把它当避难所了吧?然后处理不好“生活和书以及和自己”的关系,也是基于你压根不想处理它,偏偏你又希望生活自己好起来……哪有这样便宜的事儿呀!
这事,压根不怪书好吗!
这都不是读书多能解决或想通的问题了,而是要落实到解决方案和实际行动中,才能说书读得够多,自然就会有答案。这里的答案是,你人生走到了或走过了那一步,读过的书才有可能在某一天里深切体悟,读懂,读透。
否则,自己懂了啥不知道,知道啥啥也不知道。
用两句话来说是:
“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by杨绛
“除非一个人觉悟出生活的意义,否则他的能力或天赋便会用来强调自我及其欲望。”——by克里希那穆提·《一生的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