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规范孩子的行为,从点点滴滴做起;规范孩子的行为,从小事抓起。遇到该办的事情不要畏苦怕难而犹豫退缩,做事要稳稳当当、按部就班地进行,也不可以草率、随便应付了事。那如何规范孩子的行为呢?孩子行为的标准是什么?
一、认准一个标准----《弟子规》。弟子规1080字,从孩子生活中的孝敬父母、讲究卫生、尊敬师长、站姿、坐姿等都有明确的规定,只要根据《弟子规》内容,照做就行。
二、朗诵一次标准----《弟子规》。《弟子规》非常短,朗诵一次只要10分钟左右,孩子可以每天固定一个时间进行朗诵,受用终身!
三、践行一段标准-----《弟子规》。今天,给大家讲《弟子规》--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大学》里面讲:“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句话是告诉孩子在处事接物当中要懂得先后顺序,要看清楚事情的轻重缓急,哪些事要现在做,哪些事可以暂缓一步做,哪些事并不必要去做。所以临事从容不迫,真正能够懂得事情的轻重缓急、先后顺序,那么这就是一个成功的人。
“事勿忙,忙多错”。意思是做任何事情,孩子心里都要先有一个计划。什么是优先次序?哪一个应该先做,哪些比较重要就应该要先做。千万不可以等到时间非常紧迫的时候,才匆匆忙忙非常的紧张来把它完成。结果事与愿违,往往会做得不好,也很容易出差错,而且也会影响整个团体。所以,孩子做任何事情,内心一定要清清楚楚,内心一定要镇静,不要事情很多就忙乱得没有头绪。
“勿畏难,勿轻略”。“勿畏难”也是在说孩子做事或者学习,在课业也好或者在处理事情也好,一定要有不畏困难的这种心态。我家孩子有一课不太好,但是她背到《中庸》里头的一段话,“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她明白了:当别人的聪明智慧比自己好很多的时候,可能他一次就会了;但是自己如果用一百次的功夫来反复的训练,自己也可以达到,也可以像他一样的行。 所以“勿畏难”,也是我们做人处世相当重要的一种鼓励,要鼓励自己不要怕困难,要经常勉励自己,向自己挑战。果能如此,经常向自己挑战,你的才学都会慢慢的进步,更为提升。“勿轻略”,这个“轻略”就是轻视、忽略。告诫孩子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要有轻慢,轻慢的态度,都要用恭敬心求教于别人。
家长一定要培养孩子分清轻重缓急的能力和谦虚恭敬的心态。谢谢大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