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生活,一晃眼,已是10个年头,对横穿城区的珠江,我再熟悉不过了。
曾悠闲漫步江边,骑行穿过江上大桥,也乘花船夜游,还和朋友在江畔小酌,吹着江风,高谈阔论。
回想起那段时光,很是惬意,但与珠江所有的亲密接触中,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乘渡轮“猛龙过江”的往事。

在老城区,珠江上的大桥多且密集,而黄埔区却还是以古老的方式——轮渡,承载着两岸的联系。
离我家不太远的地方有一处渡口,名为鱼珠码头。还是朋友带我来,才知道有这么个地方。
那是去长洲岛,同时也是前往久负盛名的黄埔军校必经之路。每日皆是熙熙攘攘,人流如织,其中既有岛上的居民,也有从祖国四面八方慕名而来的观光客。

这里的渡轮分两种,一种是载人及单车、电动车的客渡,另一种便是车渡。客渡资费还算公道,每人一元,附带车子另加5角。
在城市里坐车久了,偶尔搭乘渡轮,吹吹江风,极目远眺美景,烦躁的心也会舒畅许多。
有时还会生出恋恋不舍登岸的心绪来。正如吃惯了山珍海味,冷不防尝口家常的菠菜豆腐汤,就令六下江南的乾隆皇帝念念不忘一般。
渡轮很平稳,在船尾看江面上泛起的朵朵浪花和一道徐徐划开的波痕,扑鼻而来裹挟腥味的凉风,心中有一种慵懒感缓缓升起。
这段江面不算很宽,没几分钟便抵达对岸了,这比之我当年出差江阴时,所乘的长江渡轮来,可说是小巫见大巫了。
长江不愧是祖国第一江,不仅长度傲视诸川,其宽度也可用浩渺形容,站在此岸都难以看清对岸的景色。

与珠江颇为相似的,是同为穿城而过的上海黄浦江,江面也不宽,我在7、8岁的年纪曾随父到上海乘过一次轮船,印象最深的是船周身安装的一排排防撞轮胎,至于闻名遐迩的外滩美景,却是模糊不清了。
言及于此,还想顺带提一下乘坐海洋渡轮的经历。某一年出差大连,接着跨海赴烟台办事,从未坐过海船的我心里着实小激动了一番。
船分两种,高速船不知何故停止了营运,本想亲身体验下何谓乘风破浪,现在只能心有戚戚焉,不情愿的选择慢船了。

将行李放置安妥后,便兴冲冲跑上甲板,随着汽笛声的鸣响,终于启航了。
当船离海岸越来越远,大连已成为一条渺茫的线时,转头眺望远处,大海是那样辽阔。
因处淡季,船上旅客不多,和我同舱有一位博士,他是经常往返于大连、烟台两地的,故早已看腻海景,简单交谈几句,便自顾自蒙头睡了。我呢,稍事休息便又折返甲板吹海风去了。

整片海除了一望无际的湛蓝外,就是追逐大船一路而来的海鸥。它们并不怕人,有人喂食,飞鸟们则争相来抢,好生有趣,真是一副生动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
其它时光,则百无聊赖的望着远方呆呆出神。海天之间,目光游弋搜索,竟未发现一艘别船。除了海水就只有高悬空中的太阳。若是傍晚时分,或许会被海上的夕阳之美惊艳到,只可惜……
甲板上人也不少,大约30人,不是很拥挤。有独自凭栏远眺的,有咬耳朵相谈甚欢的,也有投食喂鸟的,还有闭目斜靠在椅子上听歌休憩的。以年轻人居多,估计他们也是如我般初次坐海船,想一睹海上风情的旅客。
水面上没有想象中的海豚逐浪,鲸鱼喷泉,出奇的风平浪静,一如我没有涟漪的心湖。
整个航程约莫6个小时,直到人群骚动起来,有人手指前方,遥遥望见城市的影子时,我呆滞的双眸才又鲜活了起来,好似当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般,兴奋不已。
这穿越渤海的漫漫旅程,中间的时光着实有点枯燥和乏味,远不及江中小渡轮的刹那精彩。
回过头来,再继续说珠江轮渡。

船行到江中心,偶有小渔船经过,像极了江南特有的乌篷船。使我想起了第二故乡——浙江湖州,只是江南的小船是在水网交错的城镇狭窄河道内行驶,两岸是白墙褐瓦,热闹街市,风景旖旎。
待仲夏,凌霄花开时,小桥流水,一只乌篷船,轻轻驶过水巷,便是梦里江南最诗意的风景。大江上的小舟虽少了吴侬软语婉约的诗情,却又是另一番风致。
除了来来往往的船只,浑浊的江面上还漂浮着刺眼的红色浮标,指示着正确安全的航道。

渡船行进的左前方是一排排高耸的龙门吊,那是久经沧桑的黄埔港,集装箱码头在单调重复的装、卸、进、提、移动作中昼夜不停运转着,正像是千年商都广州,川流不息经济大动脉的一个真实缩影。
渡轮越来越接近长洲码头,一旁停泊的军舰,也是越发高大壮观。望着一艘艘威武战舰,对日益强大的祖国,自豪感油然而生。
即将抵岸时,只听马达骤鸣,几乎提高了两个八度,船身在水面上画了条完美的弧线,犹如赛车漂移般优雅靠岸。
在舵手娴熟的操控下,码头浮桥边为防撞而设的一排排轮胎,竟有了多余之嫌。

船还未停稳,众人便跃跃欲试,如百米冲刺般,涌向出口的护栏。我慢吞吞落在最后登岸,恋恋不舍回望壮阔的珠江。西边的火烧云红透了半边天,夕阳渐渐落入江中,波光粼粼,珠江的脸慢慢红了,仿佛也沉醉在黄昏的美景中。
随众人出码头时,久候在此岸的新一波乘客,蜂拥登船了。稍歇,渡轮便又不知疲倦地在江心来回飘荡,迎来送往芸芸众生。
此情此景让我想起了一本小说——《摆渡人》,其中的女主角迪伦,是个十足的倒霉蛋,她的生活是灰色的,随着最好的闺蜜转学离开,迪伦生活里唯一的光,也被抽离。

于是她想要看看爸爸,但迪伦乘坐的火车却遭遇了灾难。等到迪伦醒过来,她看到了山坡上,有个男孩,似乎是在等她。
后来她才知道,那是她的摆渡人—崔斯坦,他带着迪伦灵魂去极乐世界。
经历种种磨难后的迪伦,终于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她也有勇气去争取自己想要的。在迪伦的成长中看似摆渡人帮助迪伦,实则是迪伦的自渡成全。
《摆渡人》里有句话写到:“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那么谁会是你的摆渡人?”
人在这个世界上终究是孤独的,纵然最亲近的人,父母、爱侣、子女、兄弟姐妹、朋友都只能陪你走一程。路是自己的,终将独自走到终点,完成自我的救赎。
声明:文字原创。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