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现在的即将要走的路,我一直觉得是一个今后能够让我骄傲的路。
目前我的大目标有两个,一是写作,二是绘画。
两个都是需要学习积累,最后才能从量变引发质变的技能。这对于我这个做事大多数时候只有三分钟热度的人来说,是一件看似很困难的事情。
但是呢,画画是我从小就热爱的事情,只是迫于学业的压力和其他的一些原因,就一直断断续续,直到某一个契机,突然发现,人生还是需要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就重新拾起来,开始认真地、系统地学习。
当我写文字的时候,很多情况下是碎碎念,毫无章法,并且也几乎不列大纲,但是我觉得这样的写字方式可以让我的思想非常放松,所以偶尔我也会用这样的、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的方式来写。
今天的复盘就是在脑中构思,然后写下来的。
自从开始连续地认真写点文字,才意识到自己知识的匮乏。
并且这段时间我的阅读量才慢慢增大,从以前的想看什么书,就拿起来看,到现在有意识地从最基础的主题阅读开始,对于工具方法类的书,同一类型的书看多了,就发现了其实很多书里面的内容,几乎有80%都是共通的,另外不同的20%也往往是一本书的精华,所以一本书很多内容都可以大致略过,主要总结出最重点的部分,然后通过思考,理解透彻,最后才能成为自己的知识。
我呢,是用写书评的形式来检验自己掌握了书中多少的部分,现在集中写作才十天时间,我就从最基础的阅读方法写起,都是以前看过的书,不同于看过就忘,写书评的过程实际上也加深了我对书的理解,在总结概括之余,还能锻炼我提炼和归纳信息的能力,都是潜移默化的,看不见的,却能让我无形中提高了阅读书籍和写作的效率。
我从最开始根本不知道写什么,到现在提笔就可以写,没东西写的时候,我就写书评。
要说这些天,我还真没有不想写的时候,从最初的一个小时只能憋出两三百字,到现在一小时可以写一千字,虽然比不上一些写作大神,我觉得自己的进步还是挺大的。
在网上看文章的时候,我看到有人用过一个方法,就是对着语音说上半小时的话,当作是写作的一部分,是很高效的。
而我尝试了,却发现并没有那么容易,一边敲字一边思考的模式养成习惯了,用语音连续说点什么倒真说不出来,思维有时候跟不上节奏,说出来的就不知所云。用键盘敲文字的时候,输入稍慢一些,思维也会稍有停顿,这样看似有文字的输出,其实文字的极限就是打字速度的极限。
所以接下来我还要尝试的是用语音写作,这已经纳入了我十一月份的计划。
报名的写作课的老师说,在真正写出精品的文章之前,可能要写个十几万字甚至几十万字的垃圾稿子,我离这个还有很大距离,仍需努力。
希望下个月能够写一篇关于新媒体写作方面的文章。
手帐本帮助我进行目标的管理。
正在写作的摸索阶段,对写作并没有一个清晰的目标,最初定下的目标太模糊,是否不切实际,也不容我多想,除了每天列下需要完成的内容以外,见效还是挺慢的。
最初我单纯地就是想练好文笔,可以将自己所思所想变成文字,可以展示给大家看,可是后来写出来全是日记体、自嗨文。
到这个月,接触了手账本,为此我还报了手帐方面的课程来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更好地做目标管理。
学习了手账课程之后,我买了手帐本回来,不是空白本,是有诸多限制的、并且限定了计划页面的那种本子。
有年计划页、月计划、周计划和常规页面。依照它们,我制定了很多自己的目标,并且根据页面设置,将目标任务拆分、细化,最后到可执行的每一天,尽管刚开始没多久,让我真真切切地体验了一把时间看得见,让所有的计划都一目了然。
我觉得自由度高的本子并不适合我,有限制的目标规划才是手帐本的精髓。
而现在,手帐方面我还正在摸索,希望能够利用它帮助我完成更多目标内的事情。
希望下个月能够写一篇关于手帐方面的文章。
生活总结:这段时间以来,我一直都在坚持探索自己,希望早点找到人生方向。
我不断探索自己,达成自我控制,加深自我了解,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并且一直在想方设法地坚持。
一方面,我是个兴趣广泛的人,另一方面,我也还没有找到写作方面的定位或者是绘画的风格,但我很享受将想法变成实物的感觉,我也相信日积月累,日后必有所成。
不是有句话说得好吗:“大多数人都高估了自己1年内能做到的事情,也低估了自己10年内能做到的事情。”
齐悦社群季度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