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诺奖季谈论村上春树陪跑是假装自己懂文学的最简便方式

诺奖季谈论村上春树陪跑是假装自己懂文学的最简便方式

作者: 双面订书机 | 来源:发表于2020-10-10 10:39 被阅读0次

小说家这个职业,至少对我来说是无所谓胜负成败的。书的销量、得奖与否、评论的好坏,这些或许能成为成功与否的标志,却不能说是本质问题。写出来的文字是否达到了自己设定的基准,这才至为重要,这才容不得狡辩,别人大概怎么都可以搪塞,自己的心灵却无法蒙混过关。在这层意义上,写小说很像跑全程马拉松,对于创作者而言,其动机安安静静、确确实实地存在于自身内部,不应向外部取寻求形式与标准。

                                        ——村上春树《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很多人理解不了跑步,理解不了马拉松村上是个马拉松高手,PB(个人最好成绩)是3小时27分,在业余选手中,这是大神级的存在,虽然只比我的PB快十几分钟,但我这辈子可能都追不上这十几分钟。最让我震撼的,是村上记录他跑100公里超级马拉松的经历: 

从55公里到75公里的路程变得极其痛苦。此时的我心里念叨着向前冲,但身子却不听使唤。我拼命摆动手臂,觉得自己像块在绞肉机里艰难移动的牛肉,累的几乎要瘫倒在地。

一会功夫,就有选手接二连三超过了我。最让人心焦的是,一位70多岁的老奶奶超过我时大喊:“坚持下去!”“怎么办?还有一半路,如何挺过去?”这时,我想起一本书上介绍的窍门。于是我开始默念:“我不是人!我是一架机器。我没有感觉。我只会前进!”这句咒语反复在脑子里转圈。我不再看远方,只把目标放在前面3米远处。天空和风、草地、观众、喝彩声、现实、过去——所有这些都被我排除在外。

神奇的是,不知从哪一秒开始,我浑身的痛楚突然消失。整个人仿佛进入自动运行状态。我开始不断超越他人。接近最后一段赛程时,已经将200多人甩在身后。

下午4点42分,我终于到达终点,成绩是11小时42分。这次经历让我意识到:终点线只是一个记号而已,其实并没有什么意义,关键是这一路你是如何跑的。人生也是如此。

以前我以为湖人总冠军和村上春树诺贝尔这两个梗很相似,后来越读,越发现不然,湖人也许是真的想得总冠军,村上春树却未必需要那个奖。

和张爱玲——诞辰一样不搭的,就是村上春树——诺贝尔文学奖。

他们的气质,与这个词天远地远。

村上春树是不在意诺奖的,得了固然好,不得也无所谓。

写小说对他而言,是赖以为生的手艺,而非某种功名或伟业,和开酒吧、做寿司、修汽车并无分别。

和他的气质更不搭的,是“陪跑”这个词,“跑”他是很懂的,跑步是他写作以外最大的事业,他说过跑的本质就是孤独,“跑步不需伙伴或对手”,就是自己玩自己的,自己监督自己,自己斗争自己,自己评判自己。但一加上“陪”,便有了和别人竞赛的意味,他恰恰是那个赛道以外的圈子以外的边缘人和独立者,不是什么选手,只是刚好有名,被强拉上比较罢了。

木秀于林,怀璧其罪,仿佛不逼着他碰一碰,竞技场便没有戏剧冲突,比赛也不好看——哪怕他真的不是那种爱比赛的人。

所谓“陪跑”,多少是附会的看客给他按头的进取和假构的野心,演绎得像“无冕之王”似的,哎呀,他看到这种说法肯定会皱起眉头。

不是这样的,村上是温和、低调、沉静的人,他的运动是个体细水长流的马拉松,不是群体你死我活的橄榄球。 

村上春树好不好?

好,好就好在将日本故事用城市人物写出来,并且体现出独有的日本人性格和视角观察。

90年代至15年这段时间,日韩港台文化风靡流行,有一个视角可以说明问题:当时大陆文艺作品的强项在于历史乡土。

中国最顶级的专家都是此类话题的高手,比如莫言,贾平凹。

但是这三十年来社会最大变化就是城市化进程,当本土出产的文艺作品无法满足城市文化消费的需求,日韩港台的作品就迅速填补进来。

一方面,东亚地区具有一定的文化相似性,便于消化理解(你让中国读者去理解非洲人的情感显然代入感更难)。

而另一方面,日韩港台更早进入城市化,原生家庭、女权、社畜等社会问题早已发生。 

村上春树作为东亚城市文化观察者和写作者,作品质量横向比较非常不错,那么村上春树成为一种流行、先进文化的代表也是顺理成章。最后,

我同意冯唐对于诺贝尔文学奖的看法:几个瑞典文学院的教授专家决定不了文学作品的完全充分评价。

相比于物理、化学、生物、经济,和平奖和文学奖的权威性的专业性并没有那么高。科学贡献是可以通过专业同行评审体现,而文学和和平就有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而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我们一定喜欢吗?如果不是从事文学研究,就连人均985的高校学子能有多少人像报菜名一样说出这几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和代表作。

或者即使读了,一定就比村上春树的作品更好或者有更丰富的阅读体验,我看是小概率事件。

村上春树大概率会陪跑一辈子,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

我喜爱的,只是单纯的文学,而不是某个奖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诺奖季谈论村上春树陪跑是假装自己懂文学的最简便方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rmdp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