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
婆婆妈妈(完整版)

婆婆妈妈(完整版)

作者: 王了一一 | 来源:发表于2017-08-28 10:32 被阅读135次

    十年前自己带孩子,混迹在小区以及周边地区。大部分人家都是老人带孩子,于是我和一群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便打成了一片,混得不错,小区里的老头老太我几乎都认识,而老头老太也几乎都认识我。出门在外,和我打招呼的,不是老头就是老太。咱们光说老太太,她们当中有的是孩子妈妈的妈妈有的是孩子妈妈的婆婆。人生百态,世间万象,时时都在上演,持一双冷眼旁观一家又一家的大人孩娃之事,心里感触良多。

    今天就来说说婆婆妈妈。

    从出生到小学一年级大部分时间亚亚都是奶奶带的。爸爸在报社上班,时常倒夜班;妈妈在一家通讯公司上班,做销售,出差比较多,有时候一去就是三四个月。因此,她家的状态经常是爸爸妈妈都不在家,奶奶在带孩子。

    奶奶是个胖胖的乐呵呵的老人,操一口很难懂的方言。奶奶不识字,但是手脚麻利,风风火火,尽心尽力地带孩子。婆媳关系也不错,媳妇是个情商很高的人,儿子对媳妇很好,所以媳妇对婆婆也不错。

    隔代亲这个问题是怎么都绕不过去的,除了管好孩子的吃喝拉撒,别的也没什么奶奶能做的,她做的最多的是尽其可能的宠爱。老人对孩子宠爱,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一旦事情过了头就不太好了。在孩子不会走不会说话以前也看不出有什么不一样。那时候然然长得虎头虎脑,圆圆滚滚,煞是爱人。

    奶奶把孩子带下楼玩儿,但是不喜欢让孙女儿和小朋友一起玩,总是耍单儿,所以亚亚和小朋友相处也总是状况百出。估计亚妈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在娃二岁时就坚决地把孩子送进了幼儿园。一进幼儿园问题马上显露出来了。别看亚亚是个千金,但是打遍天下无敌手,一个班的孩子没有不被她打的。老师经常向家长表示头疼,但是每每都是奶奶去接孩子,老师说完奶奶哈哈一笑,说孩子不都是这样的就没了下文。

    最大的问题是小区里的孩子也不愿意和她一起玩耍。用孩子的话说是亚亚有很强的领导欲和控制欲,必须要按她的来,她们不喜欢。而亚亚又急切想和小伙伴们玩儿,讲又和人讲不清楚,所以往往武力解决。记得一个夏天的晚上,孩子们在一个小广场玩儿,我散完步在旁边看着她们,我女儿和另一个小姑娘正玩得好好的,亚亚突然冲过去对那个小姑娘说:“你要和我玩儿,不许和她玩!到我家!”小姑娘不理她,她上去拽着人家就往她家的方向拉,那个小姑娘也不是善茬儿,正玩得开心被她缠得有点恼火,喝道:“你放手!”“不放!”“放不放?不放我抽你!”说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个大耳刮子扇了上去!响亮的耳光声生生把我唬得一跳,连忙过去劝开了她们,小姑娘和我女儿接着玩儿,亚亚哭着跑回了家。后来听亚妈说回到家她和亚亚讲了一通大道理告诉她想要和别人玩要好好和人家说,不能动不动就来武把抄儿。

    亚亚还特别喜欢掐人。那种牵一点皮肉下死劲儿的掐,不管是谁,逮着谁掐谁。我们几个妈妈都被她冷不防掐过,妈的,那个疼!别人一般都是把她的手掰开,不多说什么,我可不纵容她这个,一旦她掐了我,我立马不客气地掐回去,是以她在我面前不敢太过放肆。后来我观察了一下她为什么会这样,发现每次她掐奶奶,奶奶总是“哎哟”喊一声,然后还是笑眯眯的,不说疼也不制止。也许孩子觉得她奶奶那样并不疼别人也就没什么吧。后来被我掐了几次以后渐渐地就不掐别人了,她也知道了不是不疼而是很疼。

    有一段时间家里给她买了把长长的水枪,这下好了,又见谁拿水枪射谁,泚得老头老太一身水,那群老头老太还在那儿哈哈大笑。有一次我带女儿也在一起玩儿,她又故伎重演,拿着水枪就要泚我,我一瞪眼,说:“你泚我试试?”她看看我,又看看我,讪讪地收了水枪跑到旁边玩去了。后来有一次她自己拿着水枪在路边玩儿,我从旁边经过,她看看我,说:“阿姨,我泚冬青树行吧?”我有点忍俊不禁,说:“可以。但是胡乱射人是不行的。”可见正确的引导孩子是多么重要。

    有一次楼下的典妈和我说起一件事。暑假有一天亚亚到她家找典典玩儿,当时只有典典奶奶在家忙着午饭,两个小朋友自己玩。等奶奶做好午饭才发现亚亚把她家浴缸放满水正穿着衣服躺在里面,玩得不亦乐乎,卫生间里一片狼藉。奶奶连忙往外捞她,不想她忽地爬出来窜到卧室的床上去了,奶奶在后面撵,她又窜到客厅,简直就是一场灾难!等最后终于抓到她把她送回家,回来看着一地狼藉真是欲哭无泪!那天奶奶光收拾残局洗换被褥就忙乎了整整一个下午。

    她也时不时地到我家来玩,但是她没有“我家”和“别人家”的概念。乱入卧室乱翻抽屉简直就是家常便饭,有一次我回家发现卧室的抽屉被翻得乱七八糟被子被扔得乱七八糟,一问,说是亚亚干的。我不得不和女儿说,以后她来你把卧室门锁了,下次再有这种事发生,你等着瞧,有你好看的!女儿虽然委屈但也遵守我的话,她不想遭受无妄之灾。

    还好这孩子身上有一股豪侠之气。常常把欺负小女生的讨厌的男孩子打得抱头鼠窜。常常拍着胸脯对小伙伴说:“有我在,你们谁都不用怕!”

    她上一年级那年亚妈毅然从单位辞职回归家庭相夫教子,奶奶劝了多少次,让她不要丢了福利好工资高的工作,无奈亚妈已是铁了心回家好好教育孩子,孩子的事事必躬亲,奶奶每天除了做做家务,无聊又失落,最后向儿子提出回老家和老头团聚去。

    如今亚亚已经是五年级的学生了,改变了很多,没有那么虎了,安静了许多,举止言谈有分寸了许多。和小伙伴在一起也能玩儿得很开心。奶奶回到老家和爷爷种菜养鸡,时不时地往亚亚家捎点土鸡蛋啊自己种的小青菜啊或者树上结的柿子苹果啊啥的,日子过得倒也自在逍遥。

    “妈妈生,外婆养,爸爸回家就上网,外公天天菜市场,爷爷奶奶来欣赏。”这是董阿姨经常念叨的一首顺口溜,说高度契合她家的情况。我们听了都不觉莞尔。的确如此,她家就是这种情况。不过孩子爷爷已经过世,奶奶身患疾病,不能帮着媳妇带孩子。

    董阿姨是山东济南人,退休前是在妇联工作的,老伴儿退休前是当地的武装部部长。十年前女儿生娃儿,和老伴儿一起来南京照顾女儿和外孙女。董阿姨性情豪爽洒洒落落,交友似孟尝,无论老的小的,都能成好朋友,是二爷秦琼秦叔宝的性格。

    孩子还很小时我和她打的交道不多,只知道孩子喊她“姥姥”,不像南京人一样喊外婆是“婆婆”。

    小区有个小男孩,奶奶带的,宠得上了天。撵狗打人没有他不干的。有一次一个才九个月的孩子正坐在婴儿车里手里拿着个塑料沙锤玩得开心,他从旁边经过斜着眼睛看了下,一把夺过人家的玩具“梆”地在那孩子脑门上来了一下!当时那孩子的额头上就鼓了一个大包。家长找到他家,他奶奶却跳着脚地大骂不止。因为这个原因,小区里的人都不待见这祖孙俩。

    有一天我带着女儿和一群小不点儿在楼下玩儿,那时候女儿一岁多点,刚学会走路。正蹒蹒跚跚地走着,他突然冲过来在女儿后背上推了一掌,女儿“扑通”摔了个马趴,大哭起来。我当时既震惊又气愤,把女儿扶起来拉住他问他想干什么,没想到的是他奶奶冲过来破口大骂我打她家孙子,我和她分辨,换来的是不堪入耳的诟骂。董阿姨连忙抱起我女儿拉着我把我送到家,说:“你和她争辩什么?她就一个老泼皮。快回家做饭给孩子吃!”而那个孩子奶奶犹自在楼下呶呶不休,骂了两个多小时还不尽兴,我隐隐约约地听到什么“下次我孙子见到你家孩子见一次打一次”什么的,我长这么大都没听过这样不堪的话,浑身冷汗直冒。

    也就是那一次我结识了董阿姨。

    以后就经常带孩子在一起玩儿,我要是有点啥事要干,就把孩子往她那儿一扔该干么干么去,董阿姨总是说“去干你的事,孩子在我这儿好着呢,俩娃儿玩得才好呢”。

    平时姥姥负责照看孩子和做家务,姥爷负责菜场买菜回家做饭。倒真地符合“外婆养”“外公天天菜市场”。董阿姨的女儿是大学老师,女婿是一个IT工程师。女儿的学校离家远,又是系里的一个中层干部,每天忙忙碌碌的;女婿每天下班回到家就往沙发上一瘫,有时候训训孩子有时候玩玩手机,别的,万事不操心,也不见他陪孩子到楼下玩耍,反正她家颜颜都好几岁时我都没见过她爸爸的真容。

    董阿姨带孩子从来不宠溺,该怎样就怎样,所以颜颜有礼貌而又不失活泼开朗。常常说我就是带俩闺女,大的是颜颜妈小的是颜颜。但是见不得颜颜爸爸妈妈教训颜颜,常常说孩子我可以打可以骂,但是他们不分青红皂白地回家就教训算哪门子事?爸爸总是制定一些不切实际的计划让颜颜执行,完成不了就会罚站,或者古诗默错字就罚抄一百遍,姥爷看了就不乐意了,把桌子一拍说:“回山东!”姥姥则是在罚站完毕私下里对女婿说“去给你爸爸道个歉别把老爷子气出个好歹来”。女婿就是这点好,让道歉立马屁颠屁颠就过去给老丈人道歉,说什么“您老人家大人有大量宰相肚里能撑船”云云。这样一来姥爷也没法再说什么了,还是乖乖帮女儿带孩子吧,梁山暂时是不能上了。

    姥姥是她那个时代出来的少有的心灵手巧的人,会做衣服,颜颜身上的衣服从夏天的单衣到冬天的棉衣都是姥姥自己做的,用最舒适的料子一针一线缝制出来,以至于到现在为止颜颜只喜欢穿姥姥做的衣服。有一次我笑着说:“董阿姨,这以后颜颜长大了你还得跟着去做衣服给她穿呢。”她呵呵一笑:“长大就知道美了,哪里还看得上我做的衣服?”我家有两床大棉被,就是姥姥花了整整一天时间帮我套好的,每年冬天盖着厚厚实实的被子心里实在感激姥姥。有一次小区里面另一个姥姥找到了姥姥,俩人在一起嘀嘀咕咕了半天,后来才知道是那个姥姥找颜颜姥姥商量做老衣的事。想想老人们真是想得开,还那么硬朗呢,就那么从容地安排身后事了。

    我的工作是不用坐班的,所以在孩子上了小学以后,每天送完她还有时间和几个奶奶姥姥一起去散步。由此更深入地了解了董阿姨。知道她姊妹七个,她是老大,幼年丧母和另六个是同父异母的姊妹,山东老家那边还有一个八十岁的老父亲,罹患老年痴呆症,由最小的妹妹照顾着。每一个弟弟妹妹,她身为老大能帮衬的就帮衬。去年有一段时间没看到董阿姨,一打听,原来是老父亲去世回老家奔丧去了,等她回来,人瘦削了些,面上并不见悲戚,“去了也许是一种福分,活着并不见得就不是煎熬”姥姥这样说。觉得老人活到一定年龄都是哲学家。

    前面好一段时间又看不到姥姥了,一打听,原来女婿出资帮她和姥爷买了个小房子,老两口搬家了。孩子的事不管了,都还回女儿女婿了。有时候看着颜颜妈有模有样地接送孩子,心道,姥姥姥爷看得开啦,还政于民了嘛。

    最近这段时间又看到姥姥在接送孩子。原来颜颜妈忙得很,每天一大早就得赶班车到学校,来不及送孩子,姥姥又回来了,但是姥爷不愿回来,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姥姥周一到周五在女儿家“上班”,周末回姥爷那儿,女儿女婿连着外孙女周末到姥爷那儿蹭饭,连吃带拿。

    我们便和姥姥开玩笑:“你瞧瞧,这整的姥姥姥爷老两口老了老了还两地分居!”姥姥哈哈大笑,说:“距离产生美嘛!”

    龙阿姨觉得最近自己点儿有点背。

    老伴儿突然有一天就手脚发软站不起来了。送到医院以后被诊断出是患了病毒性神经根炎,症状就是全身发软无力,不能动弹。

    整个家都乱了!

    这个时候女婿出差已经去了国外,女儿天天忙得鸡飞狗跳,本来就仰仗着老两口呢,这半边支柱塌了,怎么得了!

    接下来每天看到龙阿姨早上把外孙女送到学校然后急急忙忙地回家去煲汤,煲好汤以后又急急忙忙地往医院赶,去给老伴儿送汤,然后再急急忙忙赶回家收拾家里洗衣拖地再下午接孩子放学。每次看到龙阿姨匆忙的样子都很心疼,恨不得夺下保温桶自己送过去,但是我又不是人家闺女,没法儿献这个殷勤。

    龙阿姨的女儿就住在我家楼下。她和老伴儿也是十年前从大厂区过来帮女儿带孩子的,外孙女叫典典。

    女婿是福建人,典典又是第一个孙辈,所以家里爷爷奶奶对是男孩还是女孩看得很重,爷爷远在福建占得一卦必须某某月某某日某某时生才是大吉大利,于是离预产期还有十几天时按照爷爷给的时刻进行了剖腹产(也亏了典妈是在医院工作的才能有这个特权)。

    生了个女孩。

    三天后奶奶绝尘而去。

    闻讯赶来的龙阿姨对着偷偷哭泣的女儿骂道:“不许哭!不要这么没出息!”这边雷厉风行地安排好又赶回自己家那边给儿媳妇请了个保姆,然后和老伴儿一起过来帮女儿,这一帮就是十年。

    典典喊龙阿姨老两口“公公”“婆婆”,我们也就随着喊“公公”“婆婆”。退休前公公是当地卫生局局长,婆婆是护士长,都是医务人员,因此带孩子尤为仔细,婆婆更是耐心满满。周一到周五在这边,周五下午公公先回自己家那边收拾一下,婆婆接典典放学,做好晚饭,等女儿下班回来,再搭公交回去,当然,带着中午做好的红烧牛肉啊,红烧排骨啊回去给儿子儿媳和孙子吃。周日下午再烧几样荤菜放在儿子的冰箱里老两口再赶到这边来。日子多少年如一日这么过着。

    亚亚、我女儿和典典住在一个单元,分别在同一年的八月、十月、十一月出生,因此三家人经常在周末带孩子一起出去玩儿。然后就看到三个圆溜溜的小光头分别坐在自己的推车里张牙舞爪--如此别致的发型自然都是出于婆婆的手笔,她从她侄女那儿拿了个电动推刀,隔上一段时间就给三个小妞儿推个光溜溜的发型,推光头推得上瘾。有时候一看到仨光头妞就让人忍俊不禁。她们一岁左右出去玩儿时有一张合影,仨光头小妞排排坐在各自的推车上,咧着大嘴笑得露着牙床。如今拿着那张照片问她们仨是谁,仨人异口同声地问:“谁啊?不认识,这不是傻帽吗?”

    婆婆和姥姥一样也是幼年丧母,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大概六岁左右就开始操持家务。后来父亲又娶了个后母,估计后娘对她不是太好,每次提到这些婆婆都是一笔带过,不做赘述。大概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婆婆是个闲不住的人,什么事都爱操心。我自己带孩子经常性地忙得连饭都做不上,她就把做好的饭给我送过来,完了自己上来收碗筷。我有时候想,那时候不是遇到这么多好人,我能不能撑下去都是个问题。所以一直心存感激。

    前两年也不知道是不是犯了太岁,公公婆婆诸事不顺。先是公公走斑马线被车撞了,休养了很长时间,婆婆去照顾公公,爷爷奶奶不得已才来带了一段时间孩子。后来典典大伯家的儿子那边急呼,爷爷奶奶立马回去了,婆婆对此颇有微词,不能听别人夸她家女婿帅,一夸婆婆就会说“帅有什么用?脸上是能长米还是能出面?”

    接着是过年时一家人到长白山旅游,在看瀑布时遇到大雪,婆婆走得好好的,被后面滑倒的人铲了一下,结结实实地摔了一跤,把尾椎骨摔裂了,在家里躺了好几个月。

    我有时候会想,不是说好人有好报吗?老天爷也太不长眼了吧?好在一切都好起来了。

    去年典典家喂了条小狗,泰迪,起名林小贝,婆婆开始很嫌弃,后来看着小狗那么可爱,也就不说什么了。每天没事儿了就把狗牵出来溜溜。

    公公住了一个月院以后终于出院了,能在家慢慢走走,婆婆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跑来跑去的我们看着都累。有一天看到婆婆在那儿疾言厉色地训贝贝,一问,原来婆婆看太阳很好,就把公公搀出来晒太阳,顺便也把林小贝放出来撒欢,结果,林小贝兴奋过头,在草地上翻来滚去弄了一身狗屎,婆婆没办法只得给林小贝沐浴,一边絮叨,我在旁边乐得要死,不觉心里感叹:原来,这才是幸福!

    1.

    前些日子在菜场买菜,突然有人撞了我一下,我定睛一看,笑道:“哟,是您啊!”老太太笑得见牙不见眼:“不是我是谁?”还是一贯的大嗓门。“好久不见啦!”我说,“你家张百万也上四年级了吧?”“他三年级,比你家的小一年呢。”又寒暄了几句老太拎着菜精神矍铄地走了。

    六七年前,张百万其实只是个两岁多的孩子而已,外婆在带他,他喊她“阿婆”。为什么喊一个小屁孩“张百万”呢?这里面有个小典故。

    张百万的妈妈是个很厉害的人,赚钱赚得老多了。因此除了在我们小区有一套房以外,还在马路对面的小区又买了一大一小两套房子。大的是她们一家三口的,小的是买给外婆的。在我们小区住了几年以后觉得不是太满意,便把房子卖了搬到对面小区去了。但是外婆时常还带着他来这边玩儿,一些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就开玩笑说:“乖乖,张百万衣锦还乡了!”于是乎,张百万的诨号就此流传,孩子的大名反倒不记得了。

    阿婆是个干净利索的人,风风火火,一副大嗓门,古道热肠。带孩子在小区里玩耍时经常能碰到,玩的时候多了,自然而然就熟了。女儿女婿都很厉害,似乎女儿比女婿更厉害点。阿婆时常说“不管她,没办法管,只能让她不要欺负我家女婿。他们小辈的事我不掺和。”

    一次阿婆邀请我去她的新家看看,我带着孩子去,玩了会,阿婆非常热心地留我吃饭,说反正你回家也要做,就在我这边随便吃吃。哪儿是随便吃吃?多丰盛的一桌子菜!

    后来我上班,孩子们也都上了幼儿园,见面的机会少了。但是无论在哪儿碰到,阿婆总是会离老远就热情地喊着我然后问长问短。

    想起她说的话:张百万他妈妈为了儿子能上好学校,又把小套的房子卖了买了套学区房,她家张百万在一所名校上小学,成绩还不错。她负责接接送送,别的都是他妈妈的事。还是那句话“不管她,管不了呢!”

    2.

    苗苗家奶奶是安徽的,外婆是山西的,她家有时候奶奶来有时候外婆来,具体怎么个规律我一直都没搞清楚。

    苗苗一二岁时是爷爷奶奶带的。奶奶是个很朴实的人,方言很重,别人说听不太懂,奇怪的是我能听得懂,全部都懂。

    那时苗苗和我女儿好得很,就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那种。苗苗妈妈是个工程师,工科女生,我不知道是不是和工科男一样,但是关于婆媳关系我从她那儿得来的讯息都是不太好的,比如她说“羊毛怎么都贴不到猪身上”。而奶奶也说“小王,如果你是我儿媳妇,我会很开心,我什么都愿意做”,我和她家媳妇很熟和她家奶奶更熟,所以她们说这话时我只能傻呵呵地听着,不作一词。

    看来婆媳关系真的很难搞好。因为在我看来,婆婆和媳妇都挺好的,两个都挺好的人一旦变成婆媳就都不好了。

    苗苗家住在九楼,从窗户上可以把我家的必经之路看得清清楚楚,于是很多次都能看到她挥着小手喊“提提等等我,提提等等我”。然后以最快的速度下楼汇合玩耍。

    提提是个从小吃百家饭的,因为如果我有什么事情的话就会把她随便往哪一家一放就干我的事去了。所以我有时候想,等她大了,可能会飞得很远而对我对家毫不留恋,对此,我自己很有体会,因为我初中就开始住校,所以我对家并不十分留恋,属于要走拔脚就走的人。

    苗苗奶奶的饭我们也是吃过的,有时候到她家玩儿,到了饭点儿奶奶就说不要回去做了,就在这吃了吧。

    后来大概在她们上幼儿园时,奶奶家小儿子也生娃了,于是奶奶又到小儿子家带孩子去了。正好是暑假,等到开学后就看到另外一个老太太天天接送苗苗,这个是姥姥。

    姥姥是大同人,听她说话和我大学时家住大同的好友一模一样,所以听着很是亲切。

    苗苗姥姥也是个很好的人,见面都是乐呵呵的,但是姥姥带孩子和奶奶带孩子不一样。奶奶经常让苗苗在下面玩耍,但是姥姥是不容许苗苗在外面玩耍的。因此一段时间以后两个曾经那么好的小朋友就不再亲近了。苗苗大一岁,她上小学时朱提提还在幼儿园,到了最后两个娃娃已是形同陌路。

    最近这段时间也没看见奶奶也没看见姥姥,说是都没时间带苗苗了。因此苗苗的放学就交给晚托班了。

    小羽奶奶是浙江温州人。媳妇是河南人。儿子和媳妇是大学同学。

    我和小羽妈妈熟起来也是在小区里遛娃的时候,所以关于她和小羽爸爸的好多事都是她讲给我听的。据她说,两人没有花前月下卿卿我我,小羽爸爸说你先找着,找不着了就来找我。大学毕业很久以后,小羽爸爸说找了这么久还没找到合适的,那咱俩就结婚吧。小羽妈妈觉得挺感动了,于是俩人就结婚了。听了这些我也觉得还挺浪漫的。但是结了婚生了娃以后就不是那么回事了。他们两个都要上班所以只能爷爷奶奶来带孩子。

    奶奶是个个子很高而且很瘦的人,爷爷反而很矮小。开始时大家都在一起带娃儿,见了谁都是点头之交。我之所以留心小羽是因为她妈妈每次见面都喋喋不休地说她家女儿的名字是她找了某某高人根据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而起的云云,我觉得挺有意思。

    小羽爸爸妈妈结婚以后的事我不得而知,但是自从生了孩子以后,整个家里面就是时刻都剑拔弩张的那种。小羽妈妈不会做家务,带娃儿做家务都是爷爷奶奶的事,奶奶负责照顾孩子,爷爷每天把厨房灶头擦得锃亮。

    小羽妈妈算得上是个北方人,而小羽奶奶是个地道的南方人,所以首先从饮食习惯上就起矛盾。奶奶的口味清淡,媳妇的口味很重,所以经常地会说今天又下馆子了,在家吃饭嘴里淡出个鸟来。小羽的口味随她妈妈,经常性地不吃饭,于是她妈就带她下馆子。对此奶奶也不说什么,你不吃我做的饭只要你有饭吃就行了。这一点我觉得小羽奶奶做的还是挺好的,我记得当年我婆婆来,天天不是萝卜就是白菜,吃得我胃里面天天冒酸水,但是还不能不吃,一旦我表示不想吃,她就会在她儿子面前哭,活像我怎么虐待她了似的。她儿子就会骂,有人做好饭给你吃你还挑三拣四的,我也不甘示弱,奶奶的,不好吃就是不好吃,这跟有没有人做饭有个半毛钱关系?

    闲话少说,书归正传。

    有一次晚饭后散步遇到典妈,她说今天好尴尬。原来她刚才到小羽家拿个什么东西,去了正巧她家在吃晚饭,小羽觉得饭菜不好吃,她爸爸说了她两句,她妈妈把筷子一拍,骂道:不好吃还能吃出来个什么,女儿,走,我们去下馆子!完全不管还有外人在场,典妈赶忙拿了东西离开她家。

    小羽妈妈自己创业开了个公司,天天熬夜写文案和教程。小羽就随着她妈妈天天熬夜不睡觉,于是整个幼儿园期间都能看到每天早晨小羽一手拿根香蕉一手抓盒牛奶被她奶奶拽着往幼儿园赶,奶奶嘴里骂骂叨叨。每次看到这种场面都心揪得不行,小羽每天晚上睡觉太晚早上肯定起不来,但是学又不能不上。她妈妈倒好,可以睡懒觉。

    我女儿和小羽上同一个幼儿园,有时候下午接孩子时会和小羽妈妈步行走过去,一路上就听她说了,喋喋不休地说她创业多么难说爷爷奶奶他们怎么不好相处,然后再转到我身上,让我带孩子时不要太过有个性,毕竟我花的是人家挣来的钱嘛,我也就是听听而已,直到有一次我说不管我花的是谁的钱,我肚子里的知识是有个性的,它能帮我独立自主,她才不在我身上浪费唾沫。我上班以后,她又有话题了,说你这一自己挣钱了整个儿气质都变好了嘛!我只能笑笑而无语。

    小羽妈妈属于长得有点着急的那种人。她家买车时她和小羽爸爸一起过去看车,小羽爸爸在车里她在车外,那个推销员贱贱地来了一句:“阿姨,您这是带儿子来买车么?”其时小羽才三岁。气得她把当天穿的那套衣服扔到垃圾桶里去了。前段时间听我们说一些公交车上的趣事,她也心血来潮地去坐公交车。说是那天穿了件大红裙子刚上车就有个老爷子刷地站起来喊她“到这儿来坐”,很殷勤地让座给她,一路还和她搭讪。我们听了笑得要死,这分明又把她当个耍标致的老太太了嘛!

    如今小羽上五年级了,爷爷奶奶和小羽妈妈的关系还是那样,有时候我们也会劝她家有一老等于一宝,更何况你这有二个宝!她就会和我们说最近奶奶迷上了保健品,成天买些没用的东西,说奶奶花了一大笔钱买了一块一看就是假的的玉啥的。

    奶奶还是还干么干么,每天早上到公园里和一帮人跳舞晚上到小区里和一帮子人跳舞,心大得很,但是心宽了却不体胖。爷爷每天早上晚上都在小区里转圈溜达,身体倍儿棒。

    她家小羽,才五年级的孩子已经一米六八高了,据说班上还有一个女孩子已经一米七啦!小羽妈妈的愿望是她家闺女未来成个世界超模啥的。我们都觉得可行,她家小羽的确长了一张外国人眼里的中国超模的脸。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婆婆妈妈(完整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rmw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