茗芽展翠,茶韵飘香。4月24日,作为2017贵州茶“一节一会”重头戏之一的中国技能大赛——茶叶加工职业技能竞赛(“遵义绿杯”全国手工绿茶制作技能大赛),在湄潭县中国茶城开赛,来自浙江、湖南、重庆、甘肃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贵州省各地市(州、区)的102支代表队、241名参赛选手同场竞技,巧手制香茗。
遵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廖海泉,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标准竞赛处处长刘一新,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王秀兰,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院长张正竹,湄潭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聂珍玉,以及全国知名大学茶学院、茶科研机构相关负责人,省市县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开幕式。
副市长廖海泉讲话并宣布开赛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王秀兰讲话
评审组专家朱旗教授宣读竞赛规则
湄潭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聂珍玉致辞
参赛选手宣誓
本次大赛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主办;遵义市人民政府、贵州省农业委员会、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名茶专业委员会承办。
开赛仪式上,廖海泉表示,遵义是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历史悠久的老茶区,茶叶品质具有“往往得之,其味极佳”的美称。目前,全市茶园面积达210万亩,实现茶叶年产量达11万吨,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16家,湄潭翠芽、遵义红、凤冈锌硒茶、正安白茶等公共品牌在国家、国际评比中频频获奖。今后,遵义将借助遵义名气,全力打造优质生态茶,强力宣传推介,进一步提升茶品牌知名度、美誉度,让遵义佳茗香飘神州。
王秀兰表示,贵州是全国茶叶种植面积最大的产茶省,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和源远流长的茶文化,具有现代化全产业链茶叶生产体系。通过举办全国手工绿茶制作技能大赛,既是传承与发扬传统茶叶加工工艺,更是对茶叶行业“工匠精神”的薪火相传。希望竞赛举办能够有效促进茶叶加工技能水平提升,促进茶叶行业转型升级,以优制优品重点助力茶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
聂珍玉致辞时对各位嘉宾莅临湄潭表示欢迎,她说,以茶为媒,全国选手共聚湄潭,切磋制茶技艺,强化彼此对发展茶产业的沟通交流,为助推湄潭发展茶文化、打造茶生态、建设茶旅经济注入强劲动力。
据了解,本次大赛在4月24日至4月26日三天时间里,分别进行笔试(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试,并根据参赛选手笔试成绩和实际操作成绩分别综合评判出个人奖和优秀团体奖两个类别奖项。理论部分主要围绕中国制茶工业发展、茶叶基础知识、茶叶加工知识、茶叶质量安全等方面进行考试,实际操作以现场手工绿茶加工制作为内容,根据参赛选手报名选项制作扁片形、卷曲形、直条(针)线成品茶叶。
当天,随着茶叶加工职业技能竞赛正式开始,选手们都拿出看家本领,进行手工绿茶制作技能大比拼。比赛现场,几十口炒锅一字排开。杀青是手工制茶的第一道工序,选手们将茶青抖散,用手在锅中不断翻炒,鲜嫩的茶青在选手们掌间飞舞,沁人的茶香在空气中弥漫。随着时间流淌,茶青逐渐变得柔软,成品茶初露端倪。
发布人:郭秀锋,来源http://mp.weixin.qq.com/s/A5KwJVChmjwUFg-OQp008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