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13年的除夕晚上,一大家人坐在一起守岁,喝辞年酒。酒一喝,人慢慢的都放开了。在劝酒的时候,大伯说了一句让我至今都记忆尤深的话“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记得当时听了这话,心头一震,心想,酒真是好东西。
时过境迁,我因为经常喝大酒,导致肠胃不适,啤酒还能喝点,白酒已是丁点不能入口。对当初的那句话,也是越来越疑惑。随着参加的聚会,婚宴等众人一块吃饭喝酒的场合越来越多。我对现今的酒文化,越来越心存疑虑。
我参加了一个微信群,每周有一牛人分享干货,收获颇丰。昨晚,一写作达人,分享自己的生活写作等经验。期中一段分享,提到了喝酒,我当时灵感喷发,正好自己对这东西想表达一番,于是定下了今天的文题。经过一番研究,大体有了点框架,便厚颜和大家分享一下。
我因为长期在外工作,环境恶劣,基本上都是大老爷们,难免会喝点小酒,助助兴。而我一直在半喝半不喝之间。一次吃饭,有人要和我喝酒,说咱俩一块干一杯,你的太少了,我给你来点。我说,酒不在多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量,你喝到自己的量,我喝到我的量,开心就好。他也是痛快人,说了句好,便放下酒瓶,兀自干了我也喝了一口。我为什么能说出这番话来呢,因为来自痛的教训。
初中毕业时,因感刑满释放,所有人撒欢似的喝酒。我第一次饮酒也是那次,那次喝的昏天暗地,吐得稀里糊涂。胃里三天吃不下去饭,导致高中三年,闻酒色变,身体便打颤,更别说喝了。到了大学,身体才好了些,可更是放纵。有几次,净是喝的连胆汁都吐了出来,在床上哼哼到半夜。此后虽然有所收敛,可也耐不住年轻,自制力终究差了些,对酒是戒了喝,喝了戒。到了去年,才慢慢的放下,不过仍有几次兴头上,喝了点白酒,导致对喝酒有了深深的畏惧。随着经历的加深,自己也越来越自爱,对喝酒也慢慢的有了点自己的见解。
今天又翻看了一些资料,便将自己的一些见解说一说,若是说的不好,也别扔砖头。
一、饮地
古代饮酒,讲究颇大,礼节也是很多,对于什么时候喝什么酒都是极大的要求。先说一下这个饮酒地点,古代有“春饮宜庭,夏饮宜效,秋饮宜舟,冬饮宜室,夜饮宜月”之说,意思是,春天适合在院子里喝酒,因为春天,万物复苏,宜出来透透气;夏天适合在郊外饮酒,夏天枝繁叶茂,郊外风光好;秋天适合在船上,秋天古人都喜欢秋波荡漾,心情舒畅;冬天还是窝在屋里面喝酒的好,夜晚,当然是有月色最佳。
现代人饮酒,一律都是室内,极少室外。
二、饮人
古人喝酒都是看人,不是什么人我都会和你喝酒。有这么一种说法“高雅、衰侠、直率、忘机、知己、故交、玉人、可儿”一句话,我看见你开心,我就和你喝酒。
现代人喝酒,生意场,官场,朋友聚会,亲友聚会,喜宴等等不论场合,有人就喝酒。
三、冷热饮
小时候,爷爷经常,自己喝酒,他喜欢拿一个锥形的玻璃量酒器具,往里面倒上酒,然后放在一个盛有温水的碗里,温上片刻再喝,小时候一直挺奇怪,知道爷爷去世也没能摸出头脑,直到今天才知道。酒中除了有酒精也就是乙醇外,还有甲醇、杂醇油、糠醛、丁醛、戊醛、乙醛、铅等成分。对身体可造成一定危害。甲醇对视力有害,十毫升甲醇就会导致眼睛失明,摄人量再多会危及生命乙醛是酒的辛辣气味的主要构成因素,喝多了会头晕。然而甲醇和乙醛沸点较低,是可以升温让它们蒸发掉的。当然了也并不是越热越好,太热了也会伤身,并且失去了酒的味道也便失去了饮酒的乐趣。所以温酒最合适,只是现代人都已忘记了这种好习惯。说个例子,关羽温酒斩华雄,很多人只是关注了关羽一会的功夫便杀了一员敌将,却忽略了温酒这个事实。看来温酒饮酒确实是个好习惯,连关圣都遵从呢。
四、劝酒
古代有几个饮酒禁忌,其中就有禁苦劝。现代人饮酒,几乎是逢酒必醉,尤其是作为主人的时候,生怕招待不周,上了劲的劝,不喝简直是不给我面子,喝了少更是不给我面子。搞得客人不喝不好,喝了还伤身。因为喝酒喝醉,造成了多少家庭的悲剧。其实喝酒不劝不能显得主人诚意,劝多了也不好,害人害己。那劝多少是个度呢,我改了孔老人家的一句话,三劝不可,再劝即可。劝两次,既显示了作为主人的诚意,又保证了客人的身体。
最后说一句,酒,浅饮可助兴,微醺即可,大醉伤身。
-----------------------------------------------------------------------------
若我的文字对你有一丝的帮助,让你觉得应该传给别人,何乐而不为呢?
我是夏逸,欢迎戳二维码,来骚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