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习惯是无意识的。就像一个车轮,一不注意就会滚动几下。
昨天校对孩子的选择题,因为我漏看一题,导致答案有出入。
习惯使然,第一时间就开口跟孩子说。只是话到一半,发现了问题。赶紧重新校对。
孩子到是很紧张,连忙问是哪里出错了。
我赶紧解释我的失误。“不小心”总是会成为我们的挡箭牌。
“妈妈,你说过的。没有不小心。”
是的。我以前告诉过孩子,不小心的背后都是有原因的。找到原因,下次改之就行。
跟孩子道歉。是的,我的不小心背后是我的理所当然,我的以为。
“我以为题目都在这一页,原来前面还有一题。”
“巧的是开始的答案居然都能对上。"
可是,所有的解释,都不能掩盖我的习性。
一不注意,就会陷入自己的习气中。
到孩子睡觉时间了。我低着头一边上传资料,一边提醒孩子。
“妈妈,我已经在脱衣服了,你下次能不能看清事实后再说?”
孩子有时总能道破真相。看清事实再说话,以为有时候只能是以为。
我常会在无意识中去做一些事情,说一些话。
习气的力量不可谓不大,稍不注意就会“卷土重来”。
这个时候,觉察显得尤为重要。
了解清楚情况后再说话既是对事实的尊重,也是对他人的尊重。
声、口、意的修行,真得是无处不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