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在与罗振宇的对话中,徕芬创始人叶洪新透露了徕芬三个不变的内核:
其一,是聚焦用户人群不变,将“技术普惠”的理念进行到底;
其二,是坚持打造自有供应链,优化供应链各个环节,极限压缩成本,降低毛利,严控品质,为用户带来物美价廉的产品;
其三,则是坚持新技术打造老产品,力求在每一款产品中都用上行业最前沿的技术,满足用户从未被满足过的需求。
在这些内核坚持下,徕芬频频打造行业独创性的技术,开创行业的先河,也频频打造出行业中的“超级爆款”。
但让人好奇的是,一家创立不过5年的科技公司,为什么总能创造行业首创技术?
这种源源不断的创新力背后又是什么?
近期,罗永浩与徕芬创始人叶洪新开展的一场深入交流,为我们撕开了徕芬创新实力的一角。
回归本质重新思考 打造行业首创技术
在对话中,针对徕芬扫振电动牙刷,打造出行业首创的扫振一体技术,罗永浩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为什么世界各地的电子巨头都没有想到扫振一体的这样的创新刷牙模式,而徕芬做到了?”
对此,叶洪新详细揭秘了徕芬扫振电动牙刷的打造过程。据他透露,当时徕芬着手打造电动牙刷时,就采用了“第一性原理”,回归事物本质,重新思考牙刷产品。
彼时,徕芬提出了一个问题:现有的振动刷牙模式,是否是最好的刷牙模式,能否完美满足用户的需求?
为了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徕芬买了300多款电动牙刷进行拆解分析,最终发现市场上的电动牙刷普遍只能振动刷牙,但公认的最正确的刷牙方法“巴氏刷牙法”其实更需要的是扫动+振动一体的运动模式。
于是,徕芬重新定义了电动牙刷,认为一款好的电动牙刷就应该既能振动刷牙,又能扫动刷牙。
虽然基于用户需求的洞察,提出了全新的电动牙刷定义,但该如何寻找到技术支撑将它落地实现呢?
在对话中,叶洪新透露,其实刚开始徕芬尝试了几种技术路线,先是用步进电机去做样品,“我们样品也做出来了,但卡顿,不灵活”,后来徕芬又尝试走定制路线,结果报价出来后,“一个电机大概在六十几块钱,驱动板可能要好几十块钱,这两个零件就已经贵的离谱了。”
多番探索下,仍然没有做出徕芬理想中的极致产品,于是徕芬决定全面进入自研。
据叶洪新介绍,为了最终实现扫振一体的刷牙模式,徕芬的算法工程师一度都快崩溃了,因为“又要振动又要扫刷,从逻辑上它真的不能同时存在”。
但即便一路全是坎,徕芬依然坚定这种行业首创技术路线。
最终,在团队的协力配合下,终于找到了技术突破口,即通过取消传统电机的限位器设计,打造无机械限位的电机,再将算法计算融入其中,形成全新的伺服系统。由此,正式开创了电动牙刷扫振一体的先河。
透过叶洪新的分享,其实不难看出,徕芬之所以能推出扫振一体这样的独创性领先技术,一方面归功于其独特的思考方式,回归用户需求的本质,重新思考产品的打造,另一方面则得益于徕芬团队勇于坚持敢于突破的追求。
深入创业一线 培育硬核产品力创新
在创业路上,马斯克的工程师思维和乔布斯的产品思维,都是非常先进的创业模板,深入创业一线,追求极致产品的马斯克,更是许多人争相学习的对象。
在国内科技产业中,徕芬的叶洪新无疑是最卖力认真的一个。希望徕芬的产品、技术创新、生产工艺等方面都要最高的标准看齐。
叶洪新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产品力创新上,叶洪新一直愿意投入一线探索,在他看来,做产品其实是对一个产品的探索,也是对一个行业的探索,最终形成一个认知的结晶。
在对话中,罗永浩从另一角度补充了他的看法,在他看来,我们今天做创新企业,即使在旧类目上仍然做出突破和创新,其实与创始人冲到一线创新有很大程度的相关性。那些老牌的企业,创始人死了或退休了,交给职业经理人之后,品牌力仍然很强,渠道也很强,但是你会发现,这种企业要么就没有创新,要么就特别缓慢。
回溯来看,徕芬从2019年诞生至今,也仅仅发展不过5年,但从行业领先的高速无刷电机到如今拿出行业首创的扫振一体技术方案,无不彰显着这家科技企业的创新精神。
正因这种对产品极致追求,徕芬才能在1年里卖出30亿,做徕芬扫振电动牙刷6个月市场销售额份额占比攀升到14.9%,成为名副其实的行业第一梯队,可以说,这是时代对于科技创业者的褒奖。
#罗永浩谈徕芬开启扫振牙刷时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