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专业:教育学
专业课内容比较多,多属于记忆性的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内容学过就忘甚至是像失忆了一样,只是能够简单的记起一些片段,而片段之间根本没有联系起来,所以在回忆知识点的时候,只能单独的回忆起某个片段,而不能够将知识的前后其他内容联系起来。 这个问题说到底其实还是对于书中的内容没有自己的思考,只是单纯的接受老师的讲解,没有真正的吸收内化,做笔记其实就是一个信息内化的过程,而再通过笔记复习,回忆知识点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就做到了知识的输出,这样输入和输出,一举两得。
受到六哥如何做好结构化笔记 这篇文章的启发尝试整理了一节专业课内容。
我发现这样整理出来的笔记比以往的单纯的抄目录、抄条目记忆更加深刻,同时,在做笔记的过程中,也加入了自己的思考。
先简述一下 文章中关于如何做好结构化笔记的一些内容:首先,文章中讲到,结构化就是归纳、整理,使知识条理化。我理解为将知识进行逐级细化分类,结构化的过程就是将单个知识点和整个知识网络建立起联系的过程。
我之前做笔记中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第一,不会提取文章中的关键词。
这个问题导致笔记中经常出现大段文字,感觉每一个知识点都是重点,都要记录下来,这样“抄书式”的笔记在复习的过程中利用率几乎为零,费时费力,效率低
幕布做教育学笔记心得 幕布做教育学笔记心得第二,纸质笔记中颜色分层多、乱
幕布做教育学笔记心得第三,单纯为做笔记而做笔记
第四,电子版与纸质版笔记、书、资料结合起来运用。一个知识点,就像被拆解了一样,散落在各个地方
……
针对以上问题,现在初步找到了一些改进的方法,跟大家分享,如果大家也同样和我有一样的问题,可以尝试一下这种方法。
1、六哥在文章中提到:定义使用规范
所以我将笔记分一二三四,四个层次,并且在有必要的时候将它们用颜色标明,在细化的知识点或者是重点的地方加粗,或者是用大小不同来区分,分层次的过程也是将知识分类的过程。
例如:在整理 孔子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时,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是两部分内容,其中教育思想中又包含8个知识点,就可先将框架列出来,这样一个简单的层次划分就有了。
幕布做教育学笔记心得具体的内容将其展开逐层填充
幕布做教育学笔记心得 幕布做教育学笔记心得如果想要笔记更加详细全面,还可以再往下细分,但必须是关键词。
幕布做教育学笔记心得复习的时候可以转化为思维导图,折叠之后看大框架,一步步展开
幕布做教育学笔记心得 幕布做教育学笔记心得 幕布做教育学笔记心得2、概述+具体说明
在信息量大的地方,先用自己的语言简要的概述,然后再进行下一级的具体说明。因为幕布有一个折叠功能,在复习的过程中,首先可以看到你做的简要概述,根据简要概述的提示,如果能够想到具体的内容,那么这个知识点就是掌握了,如果想不到具体内容或者是想的不全面,可以再展开下一级的具体说明回忆知识点,如果在整理笔记的过程中发现某段话没有明显的逻辑,在这个时候就要创造逻辑, 打通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或者是对关键字词进行提炼。
总之记住 做笔记的两个原则: 一是层次感; 二是逻辑清晰。这两点其实不只是体现在笔记中,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自己的脑海中,做到这些才能做到晚上睡前过电影似的复习,以前认为这样整理是在浪费时间,其实这样过一遍专业课记住的内容远比之前效率高,慢就是快呀,加油吧!
一点点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