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只成长,不抱怨

只成长,不抱怨

作者: 平平飞燕 | 来源:发表于2020-07-07 22:18 被阅读0次

5年前的夏天,与一位讲师吃饭,快结束时,他说:我听你一直在抱怨,你去听听或者看一下《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以下简称“高七”)吧,它可以让你不抱怨!

What,这本书我看过不止1遍,怎么没有感觉它可以让人不抱怨咧!尬!!!

我一面觉得讲师说的高七,一定有我没读懂的地方,另一面又把这句话抛之脑后,继续重复着间歇性神经病(抱怨↔消停)的行为模式。


高七的作者,是史蒂芬.柯维,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大师,同时还被普京誉为伟大的思想家。


时至今日,深受抱怨之苦,整个人头发白了许多,身体也有了各种不适,眩晕、眼疼、精力下降、体脂飙升,感觉中年危机要来了......

近期,有人用西游记人物来形容中年危机:唐僧的唠叨、孙悟空的压力、猪八戒的肚子、沙僧的头发,离“西天”越来越近。虽然是网上搞笑的段子,但让人印象非常深刻。

人至中年,还在各种抱怨,是不是没成长?!

成长是什么?孩子的成长随着年龄有不同的衡量标准,比如身高、学习成绩、生活自理水平、学历获取......投入职场后的我们,成长意味着什么呢?

让我们先抛开这个问题,谈一下高七中的两个圈,即“影响圈”、“关注圈”。通俗点讲,影响圈(即大家普遍流传的舒适圈)是你可以改变的朋友圈,关注圈是你改变不了的朋友圈。影响圈是原心,自我可以控制;关注圈在影响圈的外围,自我不能控制。

影响圈,举例来说,可以是以下的情景之一:

今天穿什么衣服?吃什么饭、吃多少饭?买房还是租房?在家住还是住酒店?坐公交还是打车?买自己经济能力范围的车?看5分钟书还是刷5分钟短视频?晨昏定省还是把父母对小家庭的支持视为理所当然?平视同事投入沟通还是盯着电脑回应同事?引导团队时,原则性处理问题还是直接说答案......

关注圈,举例来说,可以是以下的情景之一:

公司新分布的制度不合理、上级突然换了新人、交通限行政策、爱豆唱功或演技、爱人父母的生活习惯、异地风俗、未来5天天气、美国总统选举、球赛结果......

通过努力、尝试、整合协作等,影响圈不断向外扩展,部分关注圈变成了影响圈,才算是成长!

把关注圈变成影响圈,主动改变也好,被动应变也罢,都需要我们走出了自己的舒适圈。走出舒适圈去成长,势必会面临诸多的不适,我们为什么要成长?

有灵性作家说,成长是人生的唯一目的。古人喜欢以十年为周期,约定每十年各自要达到的标准,你成长得慢了会觉得自己失败。西方更是有谚语说,“If you’re not growing,you’re dying”(简译:如果你不是成长,就是在死亡)。

以我之见,成长是为了让自己不白活一回。成长意味着改变,每个阶段的我都是不同的我,以后的自己比之前都更好。

一辈子的精彩,需要通过不断地成长来实现。若想一辈子的人生,活出三辈子的精彩,更是如此。

如何成长?高七用七个习惯来回答,七个习惯分别为: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不断更新。

网络一搜,就能轻松查到七个习惯的解释,在此不再赘述,以下举例说明如何应用这些习惯。

情景一,上级突然换了新人,我们怎么办?

这是我刚入职一家上市公司不到1个月就遇到的问题,当时并没有抱怨要适应新领导。首先,知彼解已,要明确我们与新上级的目标是一致的。即新上级是公司安排到这个岗位的,我们与他是协作关系,工作该如何开展就如何开展。第二,积极主动,汇报所负责工作的进展、难点及应对措施、所需的资源支持等。最后,不断更新,跟新领导互动一段时间后,及时总结其领导风格、工作习惯,会更有利于团队工作的高效开展。

话说,那时的新上级,经过不到2周的互动,对我非常认可!不到2个月,更是委以重任,给出了新的平台机会,为那时的自己、上级点赞!!!哈哈!对,这是双赢思维的果。

情景二,交通限行政策下,我们怎么办?

假设你已经有了驾照,环保角度,积极主动、统合综效即可。可以把车换成电动汽车,不受限行约束。或者,乘坐地铁或公交,每周一天不开车,为蓝天白云贡献一份力。如果有钱任性豪横,你多买几辆车,按限号政策出行,也是能满足出行要求的。

情景三,爱人父母的生活习惯跟我们非常不同,怎么破?

无论是否同堂,积极主动、知彼解己即可设立边界(不涉及小家庭经济收支分配、子女教育、健康安全等因素下),孝顺两字解决,顺字当头。以爱吃咸菜为例,爱人父母非常喜欢吃咸菜,不吃不行的那种,我们就买有质量保证的咸菜孝敬;只是想适量咸菜佐餐,过个小嘴瘾角度,我们可以摆小份量咸菜,辅助大份量高营养密度的菜,剩菜坚决立即倒。

以上三个情景,并没使用完七个习惯。

是的,即使部分使用,也会让生活、职场发生或大或小的改变。

强烈建议常读高七,常读常新!知行并进,一起越来越好的自己、越来越好的生活吧!


这是“读成卷书,行万里路”系列第五篇,每周更新,敬请期待!

我是平平飞燕,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知行并进,在路上。

相关文章

  • 只感恩,不抱怨

    某天下午,突如其来接到妹妹在医院打的电话,只听电话那端的她哭哭啼啼,电话这边的我感觉事态严重,有点不知所措,强留一...

  • 只感恩不抱怨

    尊敬的刘珅宏和宋姜华导师现在好!亲爱的家人们大家现在好! 大约一个月前,公司做饭的阿姨被辞退了,理由是,阿姨把煮好...

  • 只努力,不抱怨

    有一个朋友,每次见着他的时候都在吐槽领导如何不体量下属,领导的决策多么的幼稚,领导是多么的无能。 每听完之后让人感...

  • 不抱怨的成长

    还记得鲁迅先生笔下的那个“祥林嫂”吗?她在自己的孩子被山里的野兽吃掉之后,逢人便说起儿子的死因和自己的悲惨遭遇,最...

  • 只成长,不抱怨

    5年前的夏天,与一位讲师吃饭,快结束时,他说:我听你一直在抱怨,你去听听或者看一下《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以下简...

  • 不抱怨,就是成长

    最近几天,气温骤降。虽是深秋,却似初冬,冷字挂心头。不得不高呼:我要穿秋裤! 天冷了,认也就有了惰性,贪恋于温暖的...

  • 2018-11-10

    解读:《不抱怨的世界:心灵成长篇》 作者介绍 威尔•鲍温(Will Bowen)《不抱怨的世界:心灵成长篇》作者,...

  • 只感恩,不抱怨(028)

    尊敬的刘珅宏导师,宋姜华导师,现在好!亲爱的朋友们,现在好!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只感恩,不抱怨! 趁着五一假期,我...

  • 像个孩子似的活着

    像个孩子似的活着, 不担心,不抱怨! 只做现在能做的事情, 并努力成长自己! 过去的已经无法改变, 就让它随风而逝...

  • 不抱怨的世界,你可曾拥有?

    人总是这样,越成长,越困惑,越困惑,越成长。 困惑的时候,总是在抱怨。买了《不抱怨的世界》却仍生活在自我抱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只成长,不抱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rszq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