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乡是冀北平原上的一个村庄,历史上的赵国邯郸市辖区内魏县野胡拐乡野东村。我很小的时候,故乡有一个很大的戏院,里面有高高的戏台,台下有一排排的长凳。
那时的农村,炊烟袅袅,街道热闹,到处生机勃勃。只记得每晚夜幕降临时分,很多人三五成群呼朋结伴去戏院看戏,戏院的大门好像是铁的,很高大,上面还有一扇小门,一般只开小门,有人把守有票才能进。方圆几十里就这一个戏院,因为我们村是个乡镇村,地理位置好,交通便利,当时是县城通往漳南各乡镇的必经之道。
我那时大概五六岁吧!常跟曾祖父和祖父去看戏,我看不懂,只模糊记得开场前先拉弦,若去晚了走到场外听见拉弦就知道快开唱了,两位老人带着小小的我就会快走几步,坐在长长的板凳上,前后都是人,有调皮的小孩在过道上窜来窜去,有口哨声偶尔响起,还有大姑娘们的窃窃私语。等真的开唱了,场内就立刻安静下来。灯光明亮的戏台上,各种角色粉墨登场,咿咿呀呀的唱着,摆弄着长长的宽大的袖笼,台下议论纷纷:“老包出场了!”“皇帝来了!”“白脸奸臣”……而看不懂戏的我就会用手指偷偷地揪着,前排姑娘们胳膊下面夹着的用毛巾包裹的麦杆,她们边看戏边“掐辫子”,就是用麦杆编织草帽用的,特别流行,那时各个乡村大街小巷女人们都会“掐辫子”,还流行了很多年。
稍长大些后,我常和伙伴们玩唱戏,我们偷偷穿上妈妈的长袖衬衫,在院子里摆弄着长出手臂的袖笼,扮演着看过的角色,要求每个人都要学唱两句,否则不让观看呵呵……现在想起来滑稽可笑,却又觉得无限美好!
长大后一直上学,后来有了电影电视,戏院不知何时退出了故乡。而我也很少再看戏,偶尔在电视上看到,却没有儿时的感觉了!也许我怀念的并不是戏剧,而是记忆里那段温暖的岁月,那时热闹的人群,和那时故乡给我的“活色生香”的记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