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章其实主要讲的是关于自我管理(掌控全局+摆正视角)。
想要一直处于游刃有余、积极发展且朝目标不断前进的状态,“掌控”和“视角”是两个基本要素,它们是相辅相成、互相嵌套的,但是要获得掌控全局和摆正视角的局面,需要采取两套不同的方法,即掌控全局的5个步骤,摆正视角的6各层面。书中设立了一个自我管理的模型矩阵,如下 : 读书心得之《搞定Ⅲ》第三章—自我管理的基本内容显然理想的状态是视角和掌控都处于高级水平。但事实情况是,在对待不同事件、处于不同层面上,我们的状态其实是在这4个象限中游走的,每个象限的都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
我们有时候是对现有局面无法掌控,对未来也迷茫不清的“受害者”,事实上是,这个局面是正常的且经常发生的,如果接纳它,不放弃,积极面对,化转被动为主动,不断修正调整轨道,就能成为很好的“回应者”,调整为一种好的状态。
热爱掌控、容易过度准备、死守刻板流程的“微观管理者”很容易消耗时间精力、扼杀创造力、灵活性和发展动力,可其实只要不过度不流于形式,他就是有着强大的执行力的“执行者”,我们要时刻警觉自己是否处于这个过度的局面,看看自己的系统流程是否需要更新或抛弃,也必须让自己时刻具备更新或抛弃的能力。想法太多缺乏执行力、凡事爱大包大揽、精力分散、漠视规则秩序的“空想家”,其实是拥有高度视角、创造力的“梦想家”,人的天性就是爱幻想、有好奇心,这是自我表现和发展的原动力,有时候为了不迷失方向,也需要我们发挥创造力想象力突破既有模式和框架突破舒适区,才有可能进入新领域。
自由是在规则秩序范围内的自由,人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即使是理想模型的“舰长和指挥官”,也不是能一直固定的,因为事物是一直变化发展的,为了保持在这个状态,就要做一些必要工作如预防、维护、发展,学会全力投入,在好的状态和不好状态之间走钢丝,时刻不能松懈。
我们的生活一直在变化,因此我们有时要加强掌控,有时要调整视角,有时候两者都要兼顾。改善现状的第一步是接受现状,搞清自己处于何种局面。
而要处于积极的局面、要把事情做好的关键一步在于关注并捕捉吸引你注意力的事情。它的目的是减缓紧张情绪、让自己安心。内心事物繁杂,如果一直忽视它、或者只关注紧急事务,那其它事物会一直干扰你降低你的注意力。事物其实也无大小之分,它们同等重要,你不去关注你内心所谓的“小事”,那么它会影响你处理“大事”的效率或者让你看不见你的“大问题”。将所有事情纳入一个可靠的系统(如Ominifocus)或立马处理花费的精力比因为一直不关注它们而耗费的心力要少的多。让我们从眼前的现状开始,把所有问题集中汇总,卸下心理负担,这样才能开展下一步,高效弄清事情的本质和意义。
以上是对本章节内容的梳理。我觉得我目前的状态也是一直游走在这4象限中,有时候积极改变有时候停滞不前,基本上处于空想状态的时候很多,对我来说,去做去执行是最需要改善的,当然同时也要不断调整视角,不能瞎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