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是生命间的往来,认识自己越深,认识他人就越深,反之亦然。
——柴静《看见》
多年前初读柴静的《看见》,第一次读到这句话时,瞬间就被触动了。
不仅用于采访,生命间所有往来皆是如此吧,认识自己越深,认识他人就越深,反之亦然。
在我的生命里,“认识自己”这个概念因此萌芽。
-❶-
画出你的生命线
如何认识自己?这是一个长期的话题,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生涯规划的课程中,提到过一种工具——生命线。它将四维的生命历程通过二维的方式展现出来,是梳理过往最简单最快速的技法。
生命线是什么?生命线就是每个人生命走过的路线,这个游戏就是通过画出你人生的路线图,感知、思考自己的人生历程。
游戏开始:
1、准备一张白纸和一支笔;
2、在纸的中部,从左至右画一道长长的横线,横线末端画上箭头;
3、在线条的左侧标注“0”,右侧标注一个你预计的自己的寿命,比如“80岁”;
4、在你的生命线中标注出你目前所在的那个点。比如你预计自己活到80岁,你现在是20岁,就在整个线段的四分之一处,留下一个标志,写上“20岁”。
就像这样,游戏的准备工作就完成了。这条线就代表了你生命的长度,有起点,也有终点,你为它规定了具体的时限。生命线上,根据你目前所在的点,左边代表着你的过去,右边代表着你的未来。
现在,你可以闭上眼睛,开始回忆感知自己的人生历程。在脑海中仔细搜索,从你出生到现在的岁月里,发生了哪些事,哪一个瞬间,给你带来了比较大的影响?这些事情对你的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如果用-5至5这个区间的数字来分别为其打分,你会打多少分?
根据你生命中的这几个重要瞬间或特殊事件,按事件的先后顺序,用一个点表示,正面影响的点标在线的上半部分,负面影响的点标在线的下半部分,并根据分数来调整点的高低。最后,将这些点依照顺序链接起来。
这时,便能看到你的生命线了,你的经历,你的故事,都刻在了这条线上。可以想一想,在影响你的重大事件中,正向的多还是负向的多,上升下降的幅度怎样?目前你是处于高峰还是低谷?
从小到大,我们在什么地方,遇到了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慢慢地塑造了我们人生轨迹,这其中所有发生的一切事情都将影响到我们的成长。也许是小时候同学的一句话,让你开始喜欢学校;也许是某次离别父母的一个背影,你突然理解了父母的苦心;也许是中考高考,你重新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环境;也许是亲人的离去,让你开始意识到生命的可贵......
是生命线上的每一个点,使你成为了今天的你。
-❷-
认识自己,认识世界
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生命线。
0岁:我出生了,在一个不富有但是温馨有爱的家庭,父母给了我生命和爱,很幸运。(这是正向的,3分)
8岁:转学到杭州。读了当地比较好的小学和初中,遇到了几个很好的老师,享受了沿海城市相对先进的教育,有一个快乐有趣的童年。(这是正向的,3.5分)
15岁:中考。中考成绩还可以,考上了南岸区最好的中学,稍有波折,但最终顺利就读。(这是正向的,2分)
16岁:高中文理分科,这是目前为止我人生最重要的转折点之一。
高一下学期快分科了,我的文科理科成绩都还不错,还在犹豫,不确定选什么。后来我去问语文老师,关于文理分科,她有没有什么建议。老师一边批改作业,一边说:“一般成绩不错的,都选择理科。”就是老师的这句话,我选择了理科。后来,在高三的时候,才慢慢意识到,根据我的兴趣爱好和擅长,还有我以后想从事的工作,都应该文科才是更适合我的,想转科,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直到现在,我都还清晰地记得那个下午,在教室里,语文老师说的那句话。那时候,老师的一句话,是真的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的。
因为当时选择了不适合不喜欢的科目,后来成绩下降很厉害,这也影响了我的高考成绩和高考选择科系以及读哪所大学,还有由于没有高中文科基础知识的积累,现在在很多历史、政治、地理方面的知识上都感觉到自己缺了很多,没有基础系统的学习,后来补起来的都只能是片段。
18岁:选择大学。因为在高三的时候已经意识到了自己不适合理工科,所以在填志愿选择专业的时候,我就坚定了自己要读文科类的专业。但是由于自己高中是理科生,所以比如语文、历史等很多文科性质的专业我就不能选。为了不被调剂到理工科,我特意选择了以文科专业为主的师范大学。这次选择原本应该算是正向的,但是由于我高中文理科选择的失误,直接影响了我大学学校和专业选择,所以综合来说,选择大学这一项,还是在我的低谷。(正反相抵扣,-1分)
19岁:大凉山支教。机缘巧合,加入了学校的社团组织的大凉山支教活动。半个多月的支教之行,对我的影响很大。走出了自己学校这个小圈子,去到了完全未曾见过的地方,遇到了一群优秀又有爱的人,见识了大凉山那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知道了何为“慈悲”,何为“修行”。生命间的往来,认识他人越深,认识自己也越深,支教让我认识了他人。曾经很多次遇到困难的时候,都是社团的精神给我指导,让我可以坦然走出迷雾。
22岁:毕业选择。在刚上大学的时候,学校就已经告诉了我们,我们有很多可以选择的,应该要提前思考。但是真正面临选择还是大四的时候,主要有三条路:黑路考研深造,黄路工作或创业,红路考公务员。那时候没有考虑过红路,只是在黑路和黄路中纠结,最后选择了黄路。现在来看,还不太能判定这个选择是正向还是负向的,因为出来工作这几年,有收获也有遗憾。(正负相抵,0分)
生命线的前半段已经绘制完成,从中就可以看出,是哪些因素或事件影响,使我成为了今天的我。这个游戏很有趣,我们都可以尝试一下,用不了二十分钟,但是可能会让你受益一辈子,看看你是怎样成为了今天的你?
生命线还有后半段,如果你想改变自己的状态,可以思考一下,你希望你的生命线怎样发展,要发生哪些事情才可以达到你想要的效果,你需要做些什么。过往的经历成就了现在的你。“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通过分析过往是认识自己最好的方法,也为你今后进步指明了方向。
人生很重要的一个课题就是认识自己。小时候是简单的教育,基础的认知,在初中高中开始自主思考的时候,大部分情况下是会被打压的,家长多数觉得好好学习就够了,所以常常没有一种正确的思想引导。
小时候对未知世界的认识大多通过书本,大学之后相对自由,有更多机会接触书本之外的世界。用更科学的方法来认识自己,认识世界,完成思想上的认知提升。
如果一个人没有主动思考过自己的人生,基本上就是被社会推着走的,成绩、升学、工作、婚姻……不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或者接受的教育不够,不知道可以怎样思考,以为人生就只有钱和享乐这两种成功方式,体会不到走出身体享乐转向精神带来的充实和满足。
认识自己,认识世界。希望大家不要懵懵懂懂地过一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