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92讲课堂笔记

92讲课堂笔记

作者: 欧阳木木 | 来源:发表于2022-11-16 09:59 被阅读0次

    92.汉献帝禅位是被迫的吗?(下)

    主讲姜鹏

          在中国古代,皇位的传递、转移有三种基本方式:第一种,通过武力争夺,胜者为王。比如很多开国皇帝,就是通过武力灭亡前一个王朝,并击败其他竞争者获得皇位的。在皇朝内部,有时候也会出现兄弟、叔侄之间武力争夺皇位的情况。第二种方式,就是在皇朝内部父死子继、兄终弟及,这种皇位传递方式的基础是血缘。这两种方式,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把皇位当作一家一姓的私有财产来争夺或传承。要么用武力去抢占,要么移交给自已最亲密的人来继承。这都是把管理国家的权力当作私有财产来处理。但古人又经常讲“天下为公”,反对把天下当作私有财产来授受。所以在儒家经典中还有第三种皇权转移方式,称之为“禅让”,既不是通过武力较量来决定皇位归属,也不是把皇位传给亲人。而是选贤与能,把皇位传让给公认的贤能之人。说得简单点,就是通过和平交接,实现改朝换代。

          “禅让”这种权力交接模式,充满着儒家知识分子的理想。在汉献帝之前,禅让只存在于儒家经典中,比如大家所熟悉的古代圣王尧、舜、禹,他们之间的帝位传授,就是通过禅让实现的。尧和舜都没有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选择公认的贤人来做自己的接班人,具有“天下为公”的情怀。尧、舜、禹的故事,古代学者都相信,这里面寄托着他们的理想。但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这些只是传说,不是信史。历史上真正有记载的第一次禅让,是公元220年,汉献帝和曹丕之间的这次权力交接。

          在正式举行禅让典礼之前,从各个角度劝说曹丕僭位登基的大臣,至少有十一拨,署名的有几百人次。汉献帝的让位诏书前后下了四道,前三道诏书送到曹丕这儿以后,曹丕都上表辞让,表示不敢贸然窃取大位。直到汉献帝第四道诏书下达后,曹丕才最终接受了使者送来的印玺,表示愿意顺从天命,登基为帝。很多人都觉得曹丕很虚伪,本来就事先和属臣们商量好要这个皇位,这时候又搞这么复杂的表演。这个问题我倒不这么看。我们现代人看历史,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用今天的眼光评判历史。古人的生活经验、观念和我们完全不同,很多事在今天人看来显得很虚伪,或者很可笑,古人可能并不是这么认为的。

        有一个细节可以证明,无论是汉献帝还是曹丕,对待这次政权交接,都是非常认真的。交接仪式正式举行之前,汉献帝嫁了两个女儿给曹丕。这个细节很有意思。从家庭伦理的角度讲,讲不通。因为之前汉献帝娶过曹操的三个女儿,当时汉献帝的皇后就是曹丕的妹妹。论辈分,汉献帝的女儿得管曹丕叫舅舅。所以这件事只能从政治的角度予以考量。熟悉儒家经典的朋友就不难理解这件事,因为在儒家经典记载的传说中,尧把帝位禅让给舜之前,正是先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舜的。这就说明,为了表明这次禅让是在实践“天下为公”的理念,汉献帝和曹丕在礼仪上刻意模仿古代圣王。

          在所有预备工作完成后,这一年冬天,朝廷命人在许昌西南的繁阳,筑造了一个高二十米、宽三十米左右的高台,后来被称之“受禅台”。汉献帝和曹丕就在这个高台上完成了皇权交接仪式。整个仪式有一个核心内容,就是要告天。古人认为皇权来自于天命,皇权转移,也就意味着天命转移。当初汉献帝颁布给曹丕的诏册里就有一句话:“非独受之者实应天福,授之者亦与有余庆焉。”不仅得到权力的一方获得了天命,交出权力的一方也顺应了天意。从古人皇权来自于天命的角度讲,汉献帝接受了上天对于汉朝的眷顾已经终结这个事实,承认天命已经发生了转移,转移到曹家了。而曹丕则从汉献帝手上接过皇权,顺应了天命安排,开始承担起一个皇帝应该承担的责任。从现实政治的角度讲,这次禅让实现了从汉朝到魏朝的政权和平过渡。对于社会和老百姓来说,和平过渡当然比暴力争夺好。那么我们怎么理解参与这次禅让的双方?是否有更多的证据来证明,这次禅让不是单纯的以暴力为基础的巧取豪夺,而是包含了双方实践“天下为公”的虔诚在里面?

          汉献帝和曹丕之间的禅让,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皇权交接的新传统。或者说,他们把原先只存在于经典中的理想模式,变成了现实。后来的历史上又出现过很多次禅让,但跟这一次禅让相比,后来的禅让就显得掺杂了太多杂质。首先,后代的很多禅让,在礼仪上基本上都做不到这么复杂、细致。比如,正式交接权力前,把嫁女儿作为礼仪的一部分,在后来的禅让中就很少看到。其他在推让过程中程序、仪式的繁简差别还有很多。中国古人非常重视礼仪,礼仪的细致程度,和当事人的虔诚度成正比。其次,后来很多让出皇位的皇帝,很少有好下场。交出权力后下场不好,可以反过来证明原先所谓的“和平交接”是虚伪的。但汉献帝的余生和最终的结局,并不是这样。

          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交出皇权的汉献帝和新王朝之间的关系,来证明中国历史上的这第一次禅让,包含着当时人实践“天下为公”理念的虔诚。汉献帝褪下龙袍后,被曹魏王朝封为“山阳公”,在自己的领地山阳生活,离今天河南省焦作市比较近。魏朝给予汉献帝很高的礼遇,比较重要的有这么几条:第一,在汉献帝的领地内,仍然奉行汉朝正朔,也就是在服饰、礼仪上,遵循汉朝制度,不必跟着魏朝更改,甚至可以保留自己的年号,用自己的历法;第二,汉献帝仍然可以用天子的礼制祭天;第三,当汉献帝和魏朝中央政府有文书往来的时候,汉献帝不向魏朝皇帝称臣。

          最能说明魏朝政府对待汉献帝态度的,是汉献帝去世之后的葬礼。汉献帝走下圣坛,做了十四年山阳公,于公元234年去世。八年之前,曹丕已经去世,这时候已经是曹丕的儿子做皇帝了,也就是历史上的魏明帝曹叡。汉献帝去世之后,魏朝决定依然以天子的规格安葬汉献帝,这一点上没什么疑义,因为本来就允许汉献帝在山阳封地内保持天子的仪制,去世后按天子葬礼规格办,也是题中之义。但在其他一些相关问题上,魏朝君臣还是进行了一番讨论。讨论的焦点在于魏朝君臣怎么称呼汉献帝。有一位大臣认为,应该称汉献帝为“皇”,而不称“皇帝”。因为汉献帝已经退位了,“皇帝”合称,就跟现在在位的魏朝皇帝没区别,所以应该降一等,只称“皇”。最终魏明帝没有采纳这个建议,还是给予汉献帝最高的礼遇,仍然称退位的汉献帝为“皇帝”,并追加谥号为“汉孝献皇帝”。魏明帝亲自穿上素服,发丧致哀。汉献帝这个“献”字的谥号,就是从这儿来的,献的本意是指“聪明睿智”。魏朝君臣公认汉献帝是一位聪明睿智的皇帝。我碰到很多不太了解史的朋友,都误以为汉献帝的“献”字就是把皇位拱手献出去的意思,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从汉献帝和曹丕之间的禅让算起,中国历史上通过禅让方式完成王朝更替的,一共十三次。在后面十二次禅让中,交出权力的一方能够得善终的,就很少,大概只有两个。其余一般都是被迫履行禅让手续,之后不久就或或暗地被杀死。生前死后能得到汉献帝这么高礼遇的,更是绝无仅有。这些差异对比,能说明什么问题呢?

          首先从汉献帝的角度说,历史发展到这一步,汉献帝的确有些无奈。无奈归无奈,汉献帝却还没到山穷水尽的最后一刻。曹丕当时面临着巨大的困境,汉献帝如果只顾念自己的利益,要跟曹丕斗法,他们俩之间谁胜谁负虽不可知,但并不是不可为。但有一个结果是肯定的,那就是国家和社会将重新陷入混乱。既要国泰民安,又要保住汉朝江山,难度很大,很多事情非力可为。汉献帝很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不贪恋权位,配合曹氏集团完成权力交接,做了自我牺牲。这种情况下的禅让,跟后来很多山穷水尽的末代皇帝被迫交出权力,是有重大区别的。应该说汉献帝为防止国家再度陷入混乱,做出了积极贡献。

          从曹魏君臣的角度来看,他们对待汉献帝的态度始终是非常尊重的。说明什么?这说明当时人对汉献帝做出的贡献是有共识的,并没有把他作为一个庸懦的失败者来对待。所以曹魏大臣中,有人称赞汉献帝:“承顺天命,允答民望。”这不是反讽,不是为了讨好魏皇帝,而是对汉献帝识大体、顾大局的客观评价。因此,我认为这次禅让不是虚伪的仪式,不是单纯的以暴力为基础的权力转移,而是包含了汉魏双方领导人实践“天下为公”理念的精神。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92讲课堂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rvsx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