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镶黄旗格格
图:小林漫画

这几天,公司组织培训,昨天上午,分别培训了《认识公司》和《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定位》。
课堂上,气氛活跃,内容精彩,受益良多。
通过昨天的培训,系统地了解了公司的发展和组织架构,以及晋升空间;更深刻地思考了作为公司人应有的理念和价值观,有很多启发。
1.为什么选择做教育?
不约而同的,两位老师都在课堂上提到了这个问题。
我的回答是:好的教育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这是非常有价值,非常成就感的事。
纵观一个孩子的成长历程,家庭教育是背景和土壤,课堂教育则是种子和方向。学到的知识是种子的积累,老师的引导和点播则是方向。
我一直认为,方向有时候比积累更重要。
我们为什么而学习?要学成什么样?学到知识以后将来做什么?
很多时候,学生对这些问题是很迷茫的,渐渐把学习当成“不得不做”的枷锁。
其实这几个问题的答案,在国庆大热影片《我和我的家乡》的两个故事中,应该有比较完美的诠释。
《最后一课》,范伟饰演的乡村教师,赚足了观众的眼泪。他在漏风漏雨的破烂教室中,本可以只教三年就走,但不忍看到本该上学的孩子都去喂猪,硬是在穷困恶劣的环境中坚持了十年,鼓励孩子坚持学习,“大胆做梦”。30年后,当年的那些鼻涕娃,都变成了建设家乡的骨干,所以才有带领大家开发旅游项目的村干部,和那所五彩缤纷夺人眼目的梦幻村小学,以及那山清水秀,美丽富饶的家乡。
《回乡之路》中,邓超的坚持治沙以及闫妮回乡带货,也都是源于他们小时候的老师那句:“学本事,将来回来,让这里变个样。”
有时候,老师的一言一行,是会影响学生终身的。他会在学生的心里面种下一个种子,心里的种子慢慢生根发芽,随着孩子的成长,心里的种子渐渐壮大,他们长大后,有的人将儿时的梦想成真,改变了周围的环境;有的人会选择成为当年的那个她。
回到我们的工作中来,我们咨询师也会有相对较少和学生交流的机会,但哪怕只有一句,能让他受到一些启发,对未来努力和发展有一点点方向,那都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事。
2.人之所以能是因为相信能。
和这句话类似的还有:“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找方法”,“方法总比困难多”……
其实,这并不只是一句鸡汤,而是有事实根据的。
课堂上,领导让我们在互动体验中深刻感受到了信念,能力,行为和环境的关系。
之前的我对“环境决定行为”深信不疑,但通过诸多例子明白,更高的认知顺序应该是:信念(价值观)决定能力,能力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环境。反思了自己在工作中,因为休息时间较少,以及在不断成长过程中的痛楚(挫败感和自我怀疑),潜意识里总会有抵触的情绪,导致工作效率不高,拖延情况严重。
现在看来,是心态(信念)没有调整好。
如果不纠结于困难本身,而是以积极心态第一时间想办法,一个方法不行就再换一个,那么我相信我的成长和业绩应该会好很多。
学会自我教育与更新,学会改变心态,才能让自己幸福工作。
(全文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