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和孩子一起读《论语》——学习是快乐的吗

和孩子一起读《论语》——学习是快乐的吗

作者: 回首寂静 | 来源:发表于2018-09-04 18:15 被阅读0次

《论语》是一本什么书

在三字经里,有这样两句话: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首先是说《论语》这本书,有二十篇内容,这些内容是孔子的弟子们(包括再传的弟子们)整理记录下来的。

让我们翻开《论语》,会发现这本书内容是由不连贯的段落组成的。这些段落之间几乎没有什么关联,内容都很简短。内容分别是孔子说过的话;孔子和学生的对话;孔子与当时的人们的对话;还有部分孔子的弟子说过的话。这样的对于说话内容集合就是一种文体,叫做语录体。

孔子去世之后,他的弟子们从春秋末年一直到战国初年,经历了至少三五十年的时间,才把《论语》最终编订了出来。

传说孔子的弟子有3000人,很有成就的就有72个。应该有很多人分别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方参与了《论语》的编写,所以会有一些重复的内容或者缺少的内容。

当《论语》传到汉朝的时候,已经又过去了差不多200年了,这时候就有了三个不同的版本,分别是《鲁论语》二十篇;《齐论语》二十二篇和《古文论语》二十一篇。

我们现在读的《论语》是西汉末年一位皇帝(汉成帝)的老师张禹以《鲁论语》为基础确定的版本。

《论语》要怎么读

在读《论语》的时候,会发现里面的用字非常的精简,几乎每一个字都有各自的意思,有点干巴巴的凑在一起的感觉,好像很难读懂。

这是因为当时的书写工具造成的。

在古老的年代里,人们总结出一些经验和知识,想要把这些传承下去,就发明了文字。我们现在知道的就有古埃及象形文字、两河流域楔形文字、美洲玛雅文字、印度印章文字、爱琴文明的线形文字和古代中国的甲骨文等等。这些文字有的刻在石头上,有的刻在器具上,有的刻在泥版上,有的写在树叶草叶上……我们中国早期就有刻在龟甲和骨头上的甲骨文和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但是这些大部分都很笨重不好携带,不容易传播;而容易书写的埃及莎草纸随着古代埃及的没落而失传了。

竹简就是中国人在纸还没有发明出来之前最重要的书写工具,竹简比石头骨头那些容易整理搬运,就让知识的传播更为广泛。

中国人最早在商代开始使用简牍,就是我们俗称的竹简。竹简是削制成的狭长竹片(也有木片,称木简),用毛笔在上面写字,并用绳子把他们串绑起来。“册”这个字就是编好的竹简的样子。

但是制作竹简也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要削成一样的长短和宽度,用毛笔来书写,写错了要用小刀刮掉,这么麻烦所以需要珍惜着来用,这就造成了古文里几乎不说废话的习惯。我们按照这个习惯来看,把每一个字的意思弄明白,连在一起就能大概看得懂了。

而《论语》基本上算是当时的大白话,在古代算是小朋友的启蒙课本,也就是古代的小学课本吧,所以,并不是很难的哦。

学而第一

《论语》的每一篇都用的是开头两三个字作为标题,后面写第几就是第几篇的意思。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我们先来看第一段:

子曰,就是孔子说。《论语》里面的“子曰”都是孔子说。古代是以“子”来称呼老师。

“子”本来是贵族子弟的称呼。西周时候,贵族子弟会被人称呼为“小子”,春秋时期,人们用“夫子”或“子”来称呼卿大夫(就是当时的贵族官员)。“夫子”是第三人称,指对年长而学问好的人的尊称,相当于“他老人家”。“子”是第二人称,相当于“您老人家”。“夫子”和“子”都是尊称。“夫子”也可简称为“子”。现在说道夫子,基本都是老师、先生这样的意思啦。

“学”这个字经过了一些演化,最初是这样的

学,在甲骨文里是这样

上面是两只手捧着一个爻(yáo),爻是算卦的内容,也是古人最早期总结出来的经验知识。双手捧着“爻”,就是捧着知识,是态度恭敬的接受的样子。字的下面是一个房子,表示是在专门的房子里去接受知识的教导。所以学的本意是传授知识的学校。

后来的金文“学”在房子下面加上一个子,说明知识是要传授给孩子的。

金文里的学

中国从有历史以来就很重视教育,商代就有学校,有“左学”和“右学”,分别教育贵族和庶民。周代的学校叫做“序”,分为“东序和“西序””。这些都是官办的学校。到了周代后期,竹简的出现让私学(私人传授知识)逐渐发展起来。孔子就是有名的私学教育家。

学在《说文解字》里意思是觉悟,就是从迷糊到明白,懂得道理的过程。怎么能明白呢,就要效仿,也就是照着做。这基本就是现在学的含义了。照着不管是老师教的,书里看的,恭敬认真的去做,并且明白里面的道理。

我们说过,古文里基本不会在一句话里出现同样意思,那么,学和习就是不同的含义。

习,数飞也

习的本意是一次次的起飞,是小鸟练习飞行的意思。我们说的复习,就是从这种含义引申出来的,重复的练习。

我们在说一下时,最早的时是这样的,意思是随着太阳升起来,该出门干活了。

旹, 古文時。从日出作。

后来写成这样,意思是春夏秋冬各个时刻,引申为时间,或者按照时间去做。

四时也,本春秋冬夏之稱

那么,“学而时习之”就可以按照字面的意思去理解,对于知识,不仅仅是要学了,懂得了,而且要按时的去复习它。(也有解释说要时常的复习它)

学会了又复习了,会怎么样呢,孔子说“不亦说乎”。意思是不也是很愉悦吗

亦,就是也的意思。说,这里读(yuè ),是悦的通假字,悦是忄字旁,表示内心的喜悦,愉悦。

通假字,可以说是古人的错别字啦。"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原本字。原因主要有连个,一是当初的字还很少,用一个字表示不同的意思;另一的原因就是写作的人记不起来,就拿相近似的字来用。

我们再来看这一句话:孔子说,学会了知识还要按时去复习它,这不是很愉悦吗?

我们看到孔子对于学习,是发自内心的喜欢的。但是我们知道学习又是很辛苦的事,烦都来不及,怎么会心里喜悦呢?

是这样吗?我们可以想一想自己学习的经历。在你学会一样新的知识的时候,心情是怎么样的。比如,刚刚学会除法的时候,拿着白板不停的给自己出题,学会拇指琴的的新曲子的时候,不断不断的练习……那时候的心情,是不是很愉快很喜欢的呢。

对了,这就是孔子告诉我们的感觉,在学习中,真的是有这样的快乐的。能够在学习中感受到愉悦和收获,是我们能坚持辛苦学习的内在动力。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朋在甲古文中是两块连在一起的玉串,用来敬献神灵

朋的原意是两串挂在一起的玉串,并列并且联系紧密,引申为关系很好的人,就是朋友。

乐这里是快乐的乐,不是乐器的乐。但是快乐的本意也是从乐器里面引申出来的。

乐,本意是一把古琴

乐的原意就是一把古琴,上面是古琴弦的绳子头,下面是做琴的木头。

古琴

最早的乐器是用在仪式和祭祀上的,后来逐渐成了人们自己的娱乐,音乐就有了快乐的含义。

所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意思就是说,有朋友从很远的地方来找你,不也是很快乐的吗?当然了,有小朋友来找你玩,一定是很开心快乐了是不是。

那么“悦”和“乐”是不是有区别呢,想想看。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人,这里就是指别人。

知,就是知道,了解。和现在的意思没什么区别。

愠(yùn),就是心里烦躁,不冷静,引申为恼怒的意思。

君子,就是有修养有道德,人格高尚的人。关于君子的含义,以后我们再详细的说。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别人不知道我,不了解我,我也不会生气恼怒,这不也是君子的行为吗?

我们学习知识,修养道德,都是为了让自己称为更好的人,并不是为了别人的了解和夸奖。有时候,老师会表扬某个同学,你觉得我做的比他还要好呢,有点不服气,这时候就要想一想了,是不是?

好了,今天的《论语》就先读到这里, 孔子说,学习是一件让内心愉悦的事,有朋友来是开心快乐的事,努力做好自己,不因为别人不了解就生气,是君子做的事。

你要怎么做呢?

相关文章

  • 和孩子一起读《论语》——学习是快乐的吗

    《论语》是一本什么书 在三字经里,有这样两句话: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首先是说《论语》这本书,有...

  • 读《论语》之: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吗?

    读《论语》之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吗? 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吗? 大多人的回答是NO。 一般情况下,大家都会这么回答...

  • 《论语》前十篇经典句子(上)

    年初开始和朋友学习《论语》。先是熟读,后来开始精讲。 阅读《论语》是在微信群和朋友们一起共读并打卡的方式进行的。读...

  • 伴读督学 倾听花开的声音

    您想见证孩子在校学习生活的整个过程吗?您想参与到孩子成长的快乐中吗?您想和孩子一起体验课堂学习收获的成就感...

  • 和孩子一起读论语

    上周在家上网课,我和儿子还有楼上的小朋友一起在我家读论语,一周下来,我们读了两篇,孩子们的进步很大! ...

  • 家长必看:孩子读《论语》的好处

    为什么一定要孩子读《论语》,孩子读《论语》的好处。 《论语》是万世之书,天下之学,经典中的经典。 是由孔子弟子及再...

  • 心得

    今天和朋友聊到教育,说起我和孩子一起报名打卡学习《论语》,这是我们一起学习的第二期。 我在和孩子共同学习中体会到了...

  • “发现天性”之冬令营篇(第三天)

    每日早、晚是家长和孩子的共读《论语》时间;而白天上午、中午却是家长与孩子分开读书学习的时间。这样的设计环节可...

  • 《论语》值得读吗?

    暑假之初,我想带孩子们一起读《论语》,当时问了一位老师,作为家长带孩子们读《论语》的话,有没有什么建议。老师的建议...

  • 学习论语第2⃣️2⃣️7⃣️天

    学习论语第️️️天 ps:每天不间断学习,一辈子不间断,那么我们就自然会得到人生的真正快乐与幸福。每日读论语,让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和孩子一起读《论语》——学习是快乐的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rxn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