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七点过起床,窗外仿佛是阴天,心里有些暗喜,不是晴天就是秋天。
立秋以后的成都几乎就没有下过一场雨,唯一有一场瓢泼大雨,仿佛是杜甫的《春夜喜雨》的心情。大家站在天府社创中心大门,喜悦地望着天空,看着雨中的世界,就只差在雨中奔走相告了。后来听妹妹说好像是人工降雨。
不仅成都的高温持续不退,重庆比成都更甚。今天的阴天持续到早上九点过,太阳就开始顽强地在云层里挣扎,估计太阳胜利的可能性有99%,不过即使太阳胜利了,在家吹吹风扇就能解决暑热。

昨天刚立下豪言壮语,今天的晨走与晨练就泡汤了。最近特别注意早睡早起,可是生病以后就是不能早起。
昨晚十一点前入睡,今早醒来已经是七点过了,想到车灯老师下次上课要排队形做舞蹈动作,就想今早不晨走了,去麻石烟云练身段,再练唱一下车灯《姐妹观灯》,和四川清音《小放风筝》。
快出门时,看到一位文友转发了一篇评论链接,让我看看并发表发表个人的看法。说实话如果不是非常要好的文友的文章,我一般都不看也没时间看。但是想到这位文友谦逊的态度,我只好立刻停止外出的脚步,折回客厅勉为其难地打开链接看了看。
我个人认为:作为文友,其写作或具体到评论文,一般来说是没有好坏高低之分。只有作者是否围绕主题在表达,或是擅长什么样的表达方式,而作为读者的我,也只有阅读后是否喜欢作者的这种表达方式而已。
或许因为我的职业是小学语文老师的缘故,所以不管是评论也好,创作也罢,首先我喜欢从小处着手的文章,在娓娓道来中。如春雨润物般表达主题。而不是一大堆大话和套话,像公式一般无论放到哪一本书的读后感中都适用,缺少一本书的精髓,犹如满大街的大白菜。
除此之外,我还非常看重这篇文章的咬文嚼字,及深厚的语文语言文字的功底。
在这个把“老师”作为尊称的时代,在这个互联网微刊盛行的时代,不管你是不是有教师资格证,会不会教学,都可以在辅导班学生写作,学生的文章连完整的一句话概念都没有。在微刊上发几篇文章,就可以自称作家,或这样家那样家的人比比皆是。
因此,由于阅读文友转发的链接,影响了我的晨练,却带来了一番眼高手低的闲话。

在微信群里,看到金牛巡讲已经进入到第四场了。前面几场是进社区巡讲,第四场就是进入小学巡讲。我也是去五丁小学巡讲,于是赶快打印出《回望历史 走向未来》的巡讲稿开始练读。
由于是书面语言,再加上已经写了三个月了,对内容已经不熟悉了,读起来吞吞吐吐、结结巴巴。后来拿了一个本子,把书面语翻译成口语就顺溜多了。
看来今天还是充实的一天,既要练习成华区文化馆的功课,还要熟悉金牛作协的地名巡讲稿,顺手翻翻图书馆借的《秘密花园》。
时隐时现的太阳,使今天仿佛也是秋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