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数学启蒙教育,离不开生活经验。
学生的生活经验越丰富,越就在其抽离出数学知识和方法。
这是要刻意练习的。
比如认识数字。
有人直接教怎么写,
有人先拿来一个东西,就说“1”,
有人让孩子在图画上找,“有一个太阳,”这是1个太阳,再找,“这是一只兔子”……“噢,这些都是‘1’。1能表示这么多啊!”……
相信大家都“知书达理”,第三种方法就是怂恿孩子们,自己去尝试,在多次动手、动口、动脑的历程中,有老师组织,有大家关注,在同龄人的压力下,慢慢地脑海里就只有一个“1”,这就是认知的飞跃,既不是死记硬背的1,也不是强加的1。既不是肤浅的1,也不是表象的1。
在列举方法中,我们是借助了孩子们的生活经验的。如果孩子一直没有见西瓜、大豆、向日葵……那么今天学习时,如果出现这些东西,那吸引力就不在“1”上,而在新鲜事物中,拉都拉不回来了!
这,就不是课堂教学。真正的课堂,教与学就应该是一体化的,不能把教师、学生、教材分离。
我们怎么知道孩子具备丰富的生活经验呢?
一看孩子的习性,
二看孩子的着装,
三看孩子的习惯,
四看孩子的家庭
五看孩子的学具
六看孩子的待人接物
七看孩子的课堂学习
八看孩子的音美体
……
(二)
下周一,学生学具:
本应该,按以往一开学惯例,我们会详细地给孩子的爸爸妈妈,安排很多细小工作,预防万一的、学习之需。
而今“双剑”!
我们遵纪守法了,一个字都不发给家长,学生一出校门就与老师毫无一点儿关系!
实际上,人与人一旦产生关系,就不是你说没有关系就真的一点关系没有的!
在数周的共同上课磨合中,我有囗难言。
比如,“尺子”,相当一部分孩子,安排明天只用直尺。那他们的铅笔盒里一应俱全。当然也有空荡荡的,东借借,西讨讨,南征北战也不在话下。
长尺,短尺,花尺子,素尺子,明尺子,暗尺子,三角尺,大的,小的,薄薄的,厚厚的,花花后,中间五彩缤纷的,各式各样的,软绵绵的,硬梆梆的,量角器……拿了这把,丢掉了那把,拾起那把,掉下去这把,戳破了本子,刺烂了书皮,碰痛了指缝,断了!你赔不赔?……
日子还得一天一天得过!为防误吞误戳,还是尽量以安全为重中之重。
10根小棒
10个圆纸片
3个大小各异的正方形纸片
3个大小各异的长方形纸片
3个大小各异的三角形纸片
8个正方体(国庆节安排过的)
以上6项收拉在铅笔盒里!
希望666666666666666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