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新疆、西藏、内蒙古,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重要领土之一,在这些地区的保卫下,中原传统农耕地区不受外部干扰,能够大力发展农业文明,最终发展成为人类文明大国,一旦这些地区丢失,就犹如封建北宋王朝,世代受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侵袭,大明后期,无力压制少数民族政权崛起,最终沦陷;而封建时代社会生产力不发达,中原王朝要想控制新西北(新疆、西藏、内蒙古)地区,则需要通过河西走廊平原,短短的一条河西走廊是古代中原的战略要道,通过它打通汉朝与西域的通商之道,也打通了中原掌控西域地区,隔断蒙古、西藏勾结侵害中原的幻想,所以河西走廊,对于中原王朝来说,既可以是对外进攻的跳板,也可以是对内保卫的屏障。
取道河西走廊,中原王朝既能打通西域与南亚通商,也能隔绝穆斯林教旨扩散至中原;
河西走廊地区之于中国,就像阿富汗之于亚洲,由于河西走廊位于中亚、青藏高原、蒙古高原,以及传统农耕文明中原地区的中心接合地带,所以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尤其是在公共交通不发达的封建时代,那时候河西走廊平原地区,就是中原文明与西方文明接触的通道。
要知道在张骞出使西域之前,也就是汉武帝时期之前,中华文明一直以来以地大物博自居,认为自己是世界文明之源,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与地区,远远不知道中原之外还有西方广大的地区,而张骞出使西域之后,汉武帝得知了中原之外还有西域文明,为了获取此战略要地,汉武帝击败匈奴之后,挥师占领河西走廊,并通过取道河西走廊兵威直指西域小国,通过联合大月氏,形成东西夹击匈奴之势。
通过河西走廊,中原王朝打通了西域的交通要道,进而有了控制西域数十国(新疆)的基础,在控制了新疆地区之后,中原王朝就有了与中亚打交道的丝绸之路,而在当时的中东阿拉伯国家,产生了一个对后世影响极为深刻的伊斯兰教,这个宗教的教义对一个地区的人信仰有很深的影响,而当时中原王朝控制新疆地区之后,可以从这里基本上隔绝这个教义对传统中原地区的影响。
控制河西走廊,中原王朝获得领土战略纵深,御敌于千里国门之外;
“河西走廊”又被称为凉州、河西、雍州等,全长约1000公里,面积为66万公顷,东起乌鞘岭,西至玉门关,南北介于南山(祁连山和阿尔金山)和北山(马鬃山.合黎山和龙首山)之间,长约900公里,宽数公里至近百公里不等。
占据河西走廊的汉唐两朝,最终却能形成万国来朝的强国,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有咽喉要道掌控西域,进而通过西域通商,了解到外部世界的文明以及技术,形成的开放性民族国家,加上河西走廊将游牧民族分割成块,这样中原王朝才不至于被动挨打,才有精力以最小的战争代价,御敌于国门之外,将所有的战争都暴露在远离汉人生活的千里之外,这样国力才能蒸蒸日上。
要想夺取中原,就必须夺取河南、川蜀等地,进而逐步扩大战果,最终一统中原,而同样的夺取中原之后,要想拱卫政权,形成长治久安的大国、强国,则需要战略纵深来加强国家安全,这样的战略纵深就是控制河西走廊,掌控广大的北方战略地带,夺取西域大部进而与外部文明交流。
控制河西走廊之后,国家有了对世界发展潮流的窗口,对外部文化的接触,这样就能让国家文化、创新不断发展,并且通过占据该地区,有效压制周边草原地带形成强有力的政权,进可攻退可守,让草原文明对农耕文明的威胁,直接阻挡在千里国门之外。
占取河西走廊,中原王朝既能出兵控制西域,也能割断西藏与蒙古政权的联系;
阻断少数民族政权对传统中原农牧文明地区的合围,我们都知道传统意义上的中原地区,就是今天除内蒙古、东北、青藏高原的广大平原地区,这些地区气候湿润、降水丰沛,是传统我国种植水稻、小麦的高产区,所以这里形成了最早的农耕文明,并形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封建文明王朝。
与农耕文明相对应的则是我国北方广大的农牧文明,这些地区尤指广大的北方地区,由于这里降水不足,很难形成大规模的种植业,但是水草却充足,这里就形成了逐水而居的游牧民族,民风彪悍且擅骑射,就导致没有水草的时候,游牧民族总会形成对定居的农耕地区劫掠,尤其是以匈奴王朝与汉朝最为显著。
当时北方的匈奴、鲜卑,以及后期青藏高原形成的吐蕃王朝,都是对中原地区威胁最大的游牧王朝,而历史上一旦丢失河西走廊,这些游牧民族形成一片之后,中原就会被C型圈包围,彻底成为蜗居一隅的偏安王朝,其中北宋就是这样的朝代,由于古代骑兵对步兵天然的优势,所以北宋没有河西走廊阻挡C型包围圈的形成,同时燕云十六州的丢失,北方更是无险可守,导致对外战争常年败多胜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