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2年,李成桂自立为王,建立朝鲜王朝。
1592年,丰臣秀吉突然入侵朝鲜,企图以此为跳板进攻明朝。万历皇帝派兵入朝支援。1598年,丰臣秀吉去世,日军从朝鲜撤退。这场战役在中国被称为“万历三大征”之一,在朝鲜被称为“壬辰倭乱”。
中国的“抗日援朝”使得朝鲜免于亡国,朝鲜对此一直心存感念。所以,对明朝的一些无礼要求,也是能忍就忍。
1625年2月,明熹宗朱由校派人去朝鲜册封新国王。这次派的是两个太监,正使是司礼监管文书内官监太监王敏政,副使是忠勇营副提督御马监太监胡良辅。
两人到朝鲜后,颐指气使,敲诈勒索。《朝鲜王朝实录》记载,天使“奉诏东来,而其意专在银、参,先声才到,举国失色。”
六月,天使刚到开城府,就借口有所谓宣读圣旨的“开读礼”,逼着朝鲜给了他们一万两千两银子。
他们到达京城后,就开始了更加疯狂地搜刮。
他们一会儿写一张纸条,要朝鲜陪同官员找活鹿,因为听说活鹿的血大补;一会儿十万火急地要朝鲜上贡海狗肾,主治虚损精衰,也不知道一个太监要这种东西做什么用,而且“求之甚切”,害得朝鲜国王“急下谕于江原、咸镜道,各二十六个”;不过一天之后,又提出需要虎豹皮,当朝鲜方好不容易凑齐二十五个海狗肾,他们又百般挑剔,说“皆非真也”。《承政院日记》记载:“(胡)之为人,计较毫厘,其心不无所望”,“请求之物,催督急于烈火,而不准其数,则辄生嗔怒”。
朝鲜国王宴请过后,各大臣轮流宴请他们,每天都要送一堆银子。可有一天,胡良辅突然发作,“怒礼单薄略,踏破宴膳”。国王只好派人来好言劝慰,大臣们也只能另外“优备银、参等物,名曰别礼单”。
此二人趾高气昂,凡有不满,就不理不睬,或者威胁要打道回国。一次,胡良辅当着朝鲜官员的面,说道,“俺是内官,当行无知之事,宜以此语回告国王”,这就是公然耍无赖了。说完,胡良辅回头看了一看正使王敏政,发飙道:“公何无徵督之言乎?”意思是你干嘛好处拿着,却一声不吭?王敏政不紧不慢地说:“吾本口吃,未及发语。公先言之,吾以是默然。”
《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中如此记载:“盖上使无一言及于徵求,而所受赠与副使无异,盖为人多诈”。
无奈之下,朝鲜君臣又送上一万七千两银子的礼单。
两人将朝鲜搅得民不聊生,“倾国之力,而无以尽充其欲”,“一死之外,更无觅得之路”。
终于,两人要回去了。可就在走之前,他们竟然将宾馆的“铺陈器具”全部打包带走,而且在欢送宴会和仪式上还向朝鲜索要“花马,体大而便于骑者”。在回中国的路上,凡是碰上没有桥的河流,他们就借口无桥索要贿赂,“托以无桥,必折银以捧,名之曰'无桥价’。所经州县,一时荡败”。
两年之后,1627年,皇太极亲自领兵入侵朝鲜,朝鲜仁祖李倧与群臣逃往江华岛,签订了城下之盟。
同年,明熹宗朱由校去世,明思宗朱由检继位,这是大明最后一个皇帝。魏忠贤被捕自杀,王敏政和胡良辅也失势被贬。
第二年,改元崇祯,明朝终于走到了尽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