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杨文箐:新篁破土节节高

杨文箐:新篁破土节节高

作者: 书画网1 | 来源:发表于2020-01-17 20:48 被阅读0次

    在北京通州中国竹文化研究会的兰竹草堂正厅,有一幅雪竹作品深深吸引了我。远观,雪花飞舞入眼帘;近看,傲骨凝霜斗严寒。其构图简洁明快,墨色清润,虚实相映,浓淡相间,宛如月光下擎天勇士,傲然屹立,任尔东西南北风……然而,这幅优秀的作品并不是出自名家大咖之手,而是一位刚满18岁的高三学生,他叫杨文箐。

    创作中的杨文箐

    我认识杨文箐小友并不偶然。他的父母都是国内知名兰竹画家,其父就是“华夏雪竹第一人”、刘海粟大师关门弟子、中国书画国际大学教授、扬州新八怪之一的杨竹先生。杨文箐四岁就观摩父母画画,6岁开始动笔习画,父母是他的启蒙老师。10年前,他刚入小学,想起他握笔的架势和对笔墨的亲近,我就有所预感:二三十年后必成大器,中国画坛上又会有一颗兰竹新星熠熠生辉。其实,我当时还是保守了一些,远远没有料到杨文箐画艺进步这么快,悟性这么高。在今天看来,文箐小友属于天资聪颖,少年得志,如一棵初春新篁,早早崭露头角,破土疯长。杨文箐上初中以后,经常在父亲杨竹的带领下与国内外藏家、艺术家、友人交流绘画体会,一道采风写生。一时间,他成为同学眼中的佼佼者和“大明星”。外交部原部长李肇星对他的作品爱不释手,称他根基扎实,前途无量。意大利前总理达莱马接过杨文箐的《新翠》作品连连伸出拇指称赞,中国围棋九段棋手马晓春更是与他成了忘年交,看着文箐赠送的墨兰啧啧称奇,鼓励他打好基础,超越父母……

    杨文箐风竹作品

    众所周知,在观察方法、表现方法和审美的要求上,中国画有它自己的独立系统。自古至今,中国画的发展主要靠师徒式传承,所有的创新都是在传承的基础上,吸取其他有意义的成分,赋予时代精神,表现新的意境。没有传承的创作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终究不会得到业界的认可。在这一点上,杨文箐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父亲杨竹是中国花鸟大家,是国内迄今为止唯一一个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竹韵风情”专题个展的画家,更因独创“风晴雨露雾雪霜冰”这八种气象的竹子而闻名国内画坛,名扬海内外;母亲农伟珍是一位实力派画家,专攻兰草,西安碑林博物馆也有她一席之地,她的墨兰作品笔墨俱老,风清雅致,飘逸留香……家庭强大的艺术基因和不断追求探索的氛围,在杨文箐身上留下了难以抹去的印痕,他追随父母的足迹,踏雪寻梅,写竹绘兰。

    杨文箐雨竹

    满庭春色催新篁,青玉摇风节节壮。杨文箐从小在这诗情画意的环境下成长,慢慢也喜欢上了画竹子。从孩提起,作为启蒙老师的父亲,重在对杨文箐兴趣培养上做文章,杨竹在北京通州自家的竹院里带他玩耍,在兰竹草堂的石碑下,面对上千株青竹,给他讲竹子的习性、品格、象征意义,让他接触感悟不同品种的竹子的特质和有关的竹文化。小文箐对青竹也是情有独钟,天真地摇曳着青竹仰望蓝天……在绘画中,杨竹始终强调中国文化的内向性,追求黑白虚实之中的太极之像,无笔墨空白之处的妙境。杨文箐渐渐懂得了中国画画得“惟妙惟肖”只是起步,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丢掉了中国画的“意”,丢掉了中国画的“写”,就完全丢掉了中国画的灵魂。在创作中,他以“竹”喻人,大胆挥毫,努力画出竹子的品格,画出竹子的气韵。目前,杨文箐小友已经完全承袭了父亲杨竹的审美情趣和笔墨技法,能够得心应手的创作出“风晴雨露雾雪冰霜”八个系列作品,同时他不断探索延伸“紫竹和紫砂竹”的笔墨语境及其山石背景。

    杨文箐创作的晴竹

    通览近期文箐小友的“竹之系列”作品,给笔者留下了“雅致含蓄,通灵大气”的深刻印象。他的作品追求笔墨味道,湿中见笔,枯中见润,使人感到清寂、空灵、肃穆、向上,特别是在浓淡、疏密、黑白处理上杨文箐有着超群的悟性,其洒脱的线条,四溢的水晕,为读者营造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杨文箐虽然年少,但他出道很早。13岁生日那天,他创作了一幅“晴竹”,画面干净明快,清雅质朴,生机盎然,风骨照人。母亲农伟珍在这幅作品上为他题诗:“青竹倚天立,翠羽凌空翔;玉笙鸣新业,凯歌颂筠香”。同年,杨文箐又成功地创作了一幅雪竹《傲雪图》,其雪花与竹叶的圆融开合以及雪竹的形态并不逊于父亲杨竹的作品,如果只见其形,几乎可以达到乱真的程度。留给读者以静穆含蓄之感,如临千顷碧翠变琼枝,静听万亩玲珑碎幽簧。这标志着杨文箐的水墨技法已日臻成熟,开始走向前台,走向市场。正是那一年,他与外交部有关部门签了一份国画合同……

    杨文箐创作的霜竹

    2019年初开始,杨文箐的兰竹系列水墨作品很受市场追捧。他创作的《甘露》、《雨竹》作品独树一帜,与众不同。特别是对水的掌控非常自如,很好再现了作者的笔墨清趣,画面斑驳淋漓,水墨渗洇,浓淡相宜,简约空濛,寥寥数笔把带露水和雨中的青竹表现的淋漓尽致,很有名家大腕的笔墨风采。《劲风》这幅作品是杨文箐为纪念18岁,告别少年时代所创作的。笔墨潇洒流畅,大气磅礴,构图新颖别致,气韵通达。弯曲的主干似风姿卓绰的美人,随风摇曳。透过或浓或淡飞动的竹叶,仿佛看到了那摆动的裙,迎风起舞……这既是真情的宣泄和呐喊,更是对自然的礼赞,对生命的歌唱。

    杨文箐创作的露竹

    杨竹时常告戒杨文箐不要把自己变成“画匠”,要多读书,晓历史,通韵律,在求新和发展上做文章。他认为,“形”是中国画独有的物象塑造方法,而非西画之“型”。画的越精细,描摹的越像,离中国画本真的意义就越远,精神层面的物象关系必须源于自然,从而升华为心中“意象”,妙在似与不似间。清人刘熙载有云:“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书者,心画也。杨文箐并没有为眼前取得的成绩而自喜,更没有无限消耗自己超群的聪颖,而是时刻遵循其父和先贤的教诲,孜孜不倦地奋斗在求学求艺的道路上。他的“竹之系列”作品除了完全继承其父的笔墨印痕外,也在不断充实发展,借竹抒怀,不断融入自己所悟所感,努力打造自有的笔墨语言。他新近创作的《高节》、《新翠》、《冰清》等系列作品,竹竿挺拔劲健,竹节有别先贤画法,竹节间写实无间隙,用重墨倒八字书写,醒目诗意,层次分明,清爽俊秀。而浓墨竹叶方笔居多,苍劲厚重,畅快淋漓,明显有吴昌硕大师的“金错刀法”笔意;淡墨竹叶却俊秀飘逸,清瘦孤高,隐隐读到板桥诗句: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支龙孙绕凤池。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看出,杨文箐在从艺的道路上视野是开阔的,他不但在画,也在读,也在探索,如何把先贤和父辈的笔墨技法相互融合,为我所用。

    杨文箐创作的雾竹

    新篁破土节节高,一代更比一代强。杨文箐是清纯的,势头是强劲的,他的画自然也很清馨青春,所以,他还有很多地方都待突破和提高。客观地说,他写竹用笔还需提炼,流畅有余沉稳不足,抒情言志的手法还应多样化,创作的范围应更加宽泛。最为重要的是,随着年龄增长,阅历的增加,他必须不断拓宽艺术视野,培养文学情愫,增加国学素养,在传承中求变求新,不断自我否定,在花鸟创作中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最为难能可贵的是,杨文箐不但天资聪慧,艺术情节浓厚,而且他目标明确,勤奋自信,这些都为他今后的艺术之路布满了阳光。我们坚信,他今后的艺术人生一定会很精彩,一定会超越父辈……

    杨文箐创作的雪竹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青竹、墨兰、夏荷、冬梅,阳光、雨露、掌声、花环……未来可期,前途无限。杨文箐如一株破土新篁,茁壮成长,正阔步走在中国书画的星光大道上。我们祝福他,期待他在花鸟创作上突破时代瓶颈,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抒写出人生最华丽最灿烂的篇章!

    秦首先/文

    杨文箐创作的冰竹 杨文箐与收藏家合影留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杨文箐:新篁破土节节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sdhz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