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平安夜,中午就吃苹果了,愿家人、愿朋友、愿自己平安健康。
今天也是周一。周一下午是张老师的课。早在上个月,张老师就告诉我们今天要去J中学S分校开展一次国际理解教育活动。上周一在张老师课上进行了一次模拟,根据模拟得到的反馈,我下去以后进行了一些调整,今天是正式的活动开展。此前已经练习很多遍,我觉得很有信心,但是真的临场的时候,我还是紧张了。开了个头,紧张度极速上升,大脑一片空白,眼看就要断片了,幸好我有稿子,根据稿子和提前较为充分的练习,才不至于砸掉场子。中间的过程较为顺利,同学们很配合。最后到了总结环节,我又乱了,一开始想好的思路全被抛弃了,只说了较为准确的一点。但是时间还充足,我实在无话可说,尴尬地把同样的话重复了两遍,最后的最后还是张老师救了场。
下面从两个方面总结今天的活动,一个是活动本身,一个是我自身。
从活动上来说,活动设计没有问题,但是怎么让同学们(今天的学生是初一年级)在短时间内明白活动的关键点,是有困难的,高估了同学们对这个活动的接受程度和理解能力。在之前的模拟环节,大家帮我澄清了活动的”How“的问题,所以今天在这一点上是改进后的呈现,是比较好的,明确告诉同学们“活动的过程就是利用道具生产财富的过程”;后面再根据图形,对什么是财富进行了举例说明,因此这个游戏要做什么总算是明了了的。
今天的不足在于:首先,一开始就应该把所有规则说完整。关于”游戏过程中可以通过谈判来交易,以及一旦生产了财富就需要立刻交给世界银行“这两点,我事先的设计是在同学们游戏过程中再进行说明,但现实状况是,同学们开始游戏后,交谈的声音的音量远远盖过我的音量,我几乎没有办法再做一个说明,今天是因为班主任老师在场,她对纪律的维持,我才插上两句话,尽管她的本意不是要帮我维持纪律而只是为了压低同学们讨论的声音。其次,“在游戏的过程中可以进行交易”这一规则,在模拟环节根据反馈将各国原本所拥有的资源展现在了PPT上,这样各国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交易了。但是实际上这只考虑了事情的一半,另一半是应该让同学们知道哪个小组是哪个国家,否则即使知道了各国拥有的资源也不知道去何处交换。第三,之前就担心总结环节我会混乱,因此设计了一些总结的角度,但是真的到了总结环节,我还是乱了,假如我能够根据事先的思路,将各国最后的绝对总额进行排序,计算财富增长率,那么分析的时候我也不至于那么慌张、错乱。我为什么几乎是下意识抛弃了之前的总结维度呢?可能是因为担心时间不够以及还不够熟练。
第四,关于活动的整个环节我都进行了预先设计,但是讲完以后,我发现,其一,我只是设计了我作为“老师”这个角色的活动,却没有考虑学生可能有的反应,比如我没有考虑初中生的发展水平,我一直只想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想法和感受,但是今天学生们的表现表明他们是需要引导的,当他们并不了解某件事情的时候,让他们天马行空、完全自由,这是一种失职,他们非常需要老师搭建一个“脚手架”助力他们发现原本没有发现的东西,从而获得认知上的提升和进步,显然这是今天最失败的一处;其二,我似乎想把所有的一切都预先确定,这样我就能完整走完全程,不用担心出现意外情况以致不能应付,但其实,今天我真切感受到,好的课堂应该是生成的,而好的老师是可以掌控生成的课堂的老师,老师如果有事先的确定思维,难免会限制学生无拘的思想的发挥;今天最后的慌乱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课堂与我预想的不一样了,所以当我不能快速从模子中跳出来灵活处理的时候,思绪就混乱了。
关于个人方面,主要是紧张和总结环节的不到位。如果说以前在公共场合的紧张是因为缺乏自信,今天的紧张只能说是缺乏实践锻炼。所以对应的解决方法就很明显了,公共场合多实践多锻炼。总结环节不到位,主要还是知识上的欠缺,一名好老师必须过知识关,如果有从教意向,做负责任的老师,相应的知识积累必不可少。
总之,今天仍旧是有收获的一天,继续加油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