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苏东坡一处真

作者: 温雯二雅 | 来源:发表于2018-12-04 09:27 被阅读20次

作者:岑可

林语堂于原序中曾提到苏东坡的诗词文章之风格,正如“春鸟秋虫之声”,也可用他的诗句“猿啼鹤唳本无意,不知下有行人行”作比,无不是自然流露,顺乎天性,刚猛激烈,皆以抒怀载道。

苏东坡卷二中正是呈现了这样一个苏东坡,他的诗词文章源于内心流露,而其性格中充满元气,蓬勃的精神则使其不得不发之于外而不可抑制。

彼时,苏东坡未经历乌台诗案之挫,正值壮年,因之才情难抑,因而虽生性诙谐,仍带有锋芒。

在他与弟弟共度中秋分别之时,苏东坡向弟弟吐露心声,说自知出言不慎,但发现事情不对,就似在饭菜中发现苍蝇,非要唾弃不可。从此处,则可见苏东坡性情中刚猛激烈,难以改变的部分,正是其真之所源。这性格上的特质,也造就了他作诗之时的不可预测,笔随心动,抒发心之所想,因而“如行云流水,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

在抗暴诗一章中,林语堂所列之诗歌也体现苏东坡的性情之真。苏东坡与朋友对诗,或在描摹田园之美时,源于其内心对当时王安石变法义愤填膺,难以自制,这种义愤也散落流露在所作之诗的某处,例如在歌咏“春入深山处处花”的同时,他也写农民所食之竹笋无味,令人联想到当时朝廷专卖食盐而扼杀盐业之背景;他也写“人如鸭与猪,投泥相溅惊“以描绘被征调的百姓聚集开工,在泥泞之中挖通运河的场景。可知此等暗有所指,引人联想的诗在当朝厌恶清议的政治背景下,必为苏东坡招致祸端。但他自知如此仍不在乎,也是对自我内心感受的遵循和表达,这是苏东坡于壮年对自己所执思想而秉持的真。

难以评价此等激烈冲动而难以自抑之真配上其才情与蓬勃的精神于苏东坡而言是好是坏,因为这一特质为其招致麻烦的同时,也是苏东坡个性组成中的重要部分,由此我们可窥见一个诗人最为蓬勃旺盛的精神力量和他如火一般燃烧不息的性情,他也因此而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这一真已深深扎根于苏东坡的性情中,即使乌台诗案也未能浇灭这等焰火,它只是以更为温和而恒久的方式继续燃烧。这也难怪苏东坡被释当日即作诗两首,又笑之为“不可救药“了。

小议苏东坡一处真

相关文章

  • 小议苏东坡一处真

    作者:岑可 林语堂于原序中曾提到苏东坡的诗词文章之风格,正如“春鸟秋虫之声”,也可用他的诗句“猿啼鹤唳本无意,不知...

  • 2019-04-25

    【小议武运兴衰】

  • 2019-04-25

    【小议武运兴衰】

  • 思坡镇

    思坡镇,为什么叫思坡镇?是思念苏东坡。 北宋年间,苏东坡返乡时经过宜宾,黄庭坚便邀请苏东坡真这里游玩。 他们在这里...

  • 即兴之作

    天涯何处无芳草,表达了苏东坡面对重重打击的乐观心态,那种在痛苦又如何,难道天下如此广大,没有一处可以容下我?苏东坡...

  • 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 第五章——父子

    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 第五章——父子 这一章的标题是《父子》,可真正提到父子的地方只有两处:一处是从苏东坡妻子的...

  • 道教人生观之小议

    道教人生观之小议 ——道教天师正一派道真堂堂主张三忠法师悟道心得 被道家称为南华真人的庄子,在...

  • 【原创】小议成败

    小议成败 文/孤岛 自古胜者王侯败...

  • 【随想】山水人生

    读文《“山水之境”小议》:星云大师与长乐先生对话:“水,下落成瀑,腾飞如云,滴水穿石,真水无香。水有一种精神,悲悯...

  • 日更第二天 ,写点感想,今天喝多了酒

    说来惭愧,断断续续看完了这本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这是我最喜欢的人物传记了,书中没有一处不流露出作者对苏东坡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议苏东坡一处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sfs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