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运用自身智能的过程中会存在聚焦点,有些人会热衷于对于头脑中形成的对这个世界的印象而展开系列的思维活动,另外一些人则是更倾向于对于头脑之外的这个客观世界展开系列的感知和判断活动。前者是内倾性人格,后者是外倾性人格。站在街道的一端瞄向另一端,在车水马龙热闹非凡的人群中,就这样存在着两个世界,一些人活在脚踏实地的街道场景中,另一些人活在头脑形成的关于“街道”的印象中。
活在印象世界中的人们,可以在离开具体场景后仍能够继续对场景进行思维活动,所以内倾性的人只需要瞥一眼这个世界就可以抽身离去,因为再多时的停留都是浪费生命。既然外在世界通过头脑的作用被重新在内在构建起来,况且外面世界的吵杂严重干扰着内在世界的稳定,何必再让自己被这动荡不定的外在世界折磨。于是内倾的人会在稳定并可以任意由自己思维切割分析整合融汇的精神世界中做起自己的国王,这就是内倾人的幸福。然而,精神世界的面貌及能否有充足的条件保证自己在精神世界中长时间的逗留是影响幸福的关键。
最快构建精神世界的办法不是行万里路就是读万卷书,当然借助间接经验是可以便捷快速的扩展着内在世界的范围,从而获得一种充实感。内倾的人在不同的感知特点下借助间接方式吸收外在世界的讯息而构建内在世界的模样。直觉型的人喜欢借助抽象符合跳跃式的快速完成信息的收集,特别是通过文字。而感知型的人则是最好能够借助到展示细节的讯息才能够建立起内在世界,于是虽然是内倾性的人,在内在世界中又存在两种构建方式,直觉型的精神世界是概念、命题、公式、形而上的系统;感知型的精神世界是对现实世界表象的完美映照。前者是现实世界的神经骨骼的抽提,后者是现实世界的肌肤纹理。
无论怎样,在内倾人形成对外在世界内摄的过程中被阻抑被打扰是相当痛苦的,因为在构建内在世界的过程中,犹如将军带兵打仗驰骋沙场,任何的干扰都是扰乱军心。能够提供一个让内倾人安静与世界发生内化的环境,将会让内倾的人心满意足喜乐盈怀。
当内倾者转身离开现实世界,封闭住六根断掉与六尘的连接,就进入到自己的世界中享受自由国王的快乐了。在精神的世界里,他自由的安排着一切,演绎着种种的可能,实现着个人的意志自由,实验着每一种可能性。
无论怎样,在内倾人畅游他的精神领地时,如果能够遇到另一个可以走近他精神世界的伙伴将是无比幸福的,毕竟偌大的世界只有一人未免显得空落和寂寞。所以内倾的人能够遇到一个精神活动同频的伙伴,将是一个莫大的幸福。内倾的人朋友很少,若要有一定是知己,走进内倾者会发现一个犹如外在大宇宙一般辽阔的内在小宇宙。
内倾者不是自闭,内倾者在人的规定性下,仍然与外在世界有着积极的联系,只是他更多的是使用在内在世界中操演多遍的方式来应对外在世界,所以内倾人总是持有一种三思而行的处事风格,并且由于太喜爱在精神世界中游走,所以不止步于自己的精神世界,在他人的精神世界中行走也是一种乐趣,犹如出国旅游一般,抱着一份好奇和学习的态度。当对方能够对内倾者持有一定的精神世界开放度,内倾者小心翼翼的走到对方的精神世界之中时,也会有一种莫名的幸福感。
总得来说,内倾者围绕着精神世界展开他的所有生活,从构建精神世界到运转精神世界再到踏入他人的精神世界。在内倾者看来,有一个比这个客观世界更加真实的世界,那就是头脑所提取出来的精神世界。柏拉图就是典型的代表。
明日写一写,外倾者的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