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格物班第8周《寄邹谦之书(二)》

格物班第8周《寄邹谦之书(二)》

作者: 征途漫漫学会悦纳 | 来源:发表于2023-05-04 07:51 被阅读0次

致良知线上42期格物班学习第50天

时间:2023年4月24日

    本周学习《寄邹谦之书(二)》,今日收获:好胜心对人危害极大,应该克除。

    在背景资料中,施邦曜就此文有评曰:“人惟胜心最难驱除,其危害最大。故原宪以四者之不行为仁,而首之以克。”

    我的粗浅理解:人的争强好胜之心是最难驱除的,它的危害是最大的。原宪认为:四者 不行可以为仁。四者指的是:克(好胜)、伐(自夸)、怨(怨恨)、欲(贪婪)。把克(好胜)放在了首位。在看背景资料第二句时我看了好久,也查阅了资料,才明白。虽然花费了时间,但明白后感觉特别开心。

    在阅读中我知道序言的重要性,每次拿到一本书都读好多遍。施邦曜先生的评论我也知道特别重要,前段时间也在试着去看,去解析,可能是由于心不静的缘故,所以收获不大。以后尝试着去做有难度的事情,不能总是呆在舒适区。我发现自己这个问题之后,我也明白了儿子现在面临困惑的原因。

    早上看到一句话:父母的觉知,是孩子的天花板。博仁老师说:有觉知,可以把问题处理在问题发生之前,没问题;没觉知,犯错后即刻修正,错能改,归于无,也没问题,知错犯错,此错无解。

  在学习的路上我更应该坚定地走下去,踏踏实实,用心付出。

第51天  时间:2023年4月25日

    本周学习《寄邹谦之书(二)》,今日是学习的第二天。

    阳明先生说:“随时就事上致其良知,便是“格物”;着实去致良知,便是“诚意”;着实致其良知,而无一毫“意必固我”,便是“正心”。”

    随时就事上致其良知,便是“格物”。“随时”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需要培养。之前总是在事后才能醒悟过来,看到何为“格物”后明白应该是“随时”。也就是在事件发生前或发生时或发生后在念头上就能及时调整过来。

    于是我就搜索了“随时”这个关键词,看到很多信息,摘录最喜欢的一段话:

人的能量分为三种:

1:初级的能量,从食物中获取

2:高级的能量,从智慧中获得

3:顶级的能量,从高维中获取

世界真正的高手,都在悄悄吸收高维能量。人生就是一场修行,未来社会每个人都要学会修心,修心比努力和拼搏更重要,练就一颗如如不动之心,面对各种外界变化,要把无常当有常,让红尘炼心,炼出一个强大的内心,让自己随时可以静下来,才是未来一个人最关键的能力。

第52天  时间:2023年4月26日

        本周学习《寄邹谦之书(二)》,今日是学习第三天。

      事事物物皆有定理,出自朱熹《大学或问》:能知所止,则方寸之间,事事物物皆有定理矣。

      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于是有向外求理的人。向外求,或许能获得暂时的快乐。如果想真正的解决问题,必须要向内求才能行得通。

    阳明先生认为:心即理。向外求,向事事物物上求就错了。事上磨,不是在事上去体认天理,而是透过事来磨练我们的内心,来看我们自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然后把心上的私欲灰尘擦掉。在事上去磨练自己的内心,而非去体悟道理。

      想到了上学时期常听到这样的话:事情发生了,过后我们要去领悟这件事让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我也经常这样告诉自己的孩子。很少再往深处去延展,去教孩子体察内心。孩子的心里营养跟不上,才会导致各种问题的发生。如何注重孩子的心里营养也是一门学问,需要去学习。

    大人先学会擦拭自己的内心,让内心改变才能更好地引领孩子。

       

第53天  时间:2023年4月27日

    本周学习《寄邹谦之书(二)》,今日是学习的第四天。

    现在甘泉所说“今之谓聪明知觉,不必外求诸经者,不必呼而能觉”等言,似乎有点急于立论。后世学术之所以不能明,并非是后人的聪明和见解不及古人,大抵多是由于争强好胜之心为患,而不能相互谦下,取长补短。

  博仁老师说:“所有的经典是我们的良知之心,是我们每个人开发内心宝藏的寻宝图,透过这些经典沿着圣人所说的,去寻找内心的宝藏启动内心的良知。并不是说不要读经典。我们读经典的时候,不要仅停留在文字表面而是要顺着圣贤指的路去践行、去印证,这才是经典的意义和价值。”

    我再次明白了读经典的意义。有一段时间我特别迷茫,不知道到底从读哪本开始?外面的读经典的班也比较多。后来在一个姐姐的推荐下我来到了这里学习,越学习,越觉得来对了。

    在这里我知道要学会尊异求同,不要去评判,要做好自己去做印证,用自己的改变去影响他人。

第54天  时间:2023年4月28日

    本周学习《寄邹谦之书(二)》,今日是学习的第五天。

    今日聆听这样一段话:我们在平台上学习不是为了别人学,做功课不是为了别人做功课,而是在事上去磨练自己的心,透过精准的做到去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做到我的人生我选择,我的选择我负责。透过每一天的功课,每一件事来查看自己的内心,到底是个

什么样的人,把自己内心的灰尘清扫干净,让良知之心清澈起来。

      想想自己一路走来对待功课的态度有了些许的改变。在正心班的时候应付作业的情况比较多,进入格物班后写作业的态度稍微好一点,仅仅是字数上比之前多一点,思考力方面欠缺较大。本周试着去做些许的改变,收获时有些许的开心。下周仍然继续朝这个方向去努力。

      写功课是一种梳理,更是一种疗愈。一路写来,边写边及时保存。这学期单位安排了专业课和公共课的学习,公共课的作业写起来难度比较大。每次我都是先梳理思路列提纲,然后再往里面填充内容。写的时候忽然有灵感,想到功课中哪些内容可以用上,然后直接粘贴过去就可以了。这样就降低了写公共课作业的难度。

      写到这里想起了学习《答欧阳崇一书》一文时的收获:诚于己,才有真正的收获。不欺骗自己,良知就能无所伪而诚,诚则明;能自信良知,良知就能无所惑而明,明则诚。明与诚相生共进,因此良知就能常觉 、常照。

相关文章

  • 致良知格物班功课31

    美好的一天从学习阳明心学开始,从与阳明先生同频共振开始。本周是格物班的第七周的学习,本周学习《寄邹谦之书》。...

  • 读《寄邹谦之书》感悟

    齐帆齐微课第4篇 1127字 共累计6574字 这周读了《寄邹谦之书》,邹谦之是阳明心学的重要传承人之一,阳明先生...

  • 感恩日记

    感恩日记2022/06/24总2072 继续学习《寄邹谦之书(二)》,读原文、听导读、听点评责善。 ...

  • 寄邹谦之书2

    在致良知的道路上一定要戒除胜心,一定要去掉自己争强好胜的心,一本正经,一门深入,致得良知。 障碍我们的四大毒瘤和四...

  • 感恩日记

    感恩日记2022/06/21总2069 继续学习《寄邹谦之书(二)》。如今,致良知的学说,已经将学问的主旨...

  • 致良知格物班功课36

    美好的一周开始学习新的一篇文章,《寄邹谦之书二》,这篇文章也是阳明先生写给邹谦之的书信。文中又一次提到“好胜...

  • 学《寄邹谦之书》有感

    胜心难克 一、胜心致自满,无法进一步提升 前天晚上有学长分享心得,说这个新年跟孩子爆发了几次冲突。我自认为跟我儿子...

  • 感恩日记

    感恩日记2022/06/17总2065 继续学习《寄邹谦之书一》。读原文、听导读、听点评责善。 受...

  • 发香:初照“胜心”

    时间:2018年 06月23日 今日读阳明先生《寄邹谦之书》二,“内行求胜之心……人心之因此而愈惑,党同伐异,覆短...

  • 助人最乐

    今日再读《寄邹谦之书 二》其中“后世学术之不明,非为后人聪明识见之不及古人,大抵多由胜心为患,不能取善相下。”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格物班第8周《寄邹谦之书(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shx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