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小山
来源: https://www.freethink.fun
我对华为的好奇,从今年 1 月份开始。这段时间不断听身边人提起,还有的公司领导扬言,要做华为第二。不就是卖一手机的吗?我心里纳闷。带着这个问题,我翻开了《任正非内部讲话》,读完,才明白自己对华为的误解有多深。
任正非的讲话很好,从他的讲话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勤劳、勇敢,有魄力,不认输,终身学习的人。他一生所有的技能基本上靠自学。对员工的讲话也很坦诚,谈公司,谈管理,谈业绩,不务虚,是怎样就是怎样。可以说这种艰苦朴素,有危机意识的作风,让华为走过重重难关。任正非的讲话发言的语言雄浑,肯定,引经据典,看来读过非常多的书,学习的理念基本来自西方,毕竟我国没有什么百年企业,想学也学不成。这本书最糟糕的是把他的讲话稿拆分了,还在后面加了其他公司的案例。唯一的好处是增补了任正非在当时讲话的社会背景。——读《任正非内部讲话》
也是运气,前段时间我在网上找到任正非 1994 年到 2018 年的演讲稿,偶尔闲来,会读几篇。任正非的文字非常有气势,铿锵有力。华为一点点走来,也不是一帆风顺,甚至面临过比现在还艰难的处境,好在他是个很顽强的人,一件事,只要下定决心,就一定要做好,做成功。
他谈去欧美国家学习,告诉底下的人,要把它们先进的技术学回来;谈去俄罗斯参展,开篇洋洋洒洒的回忆,这种情怀和胸襟,读起来令人热血沸腾:
汽车沿着莫斯科河飞奔,穿过了一片又一片美丽的城中森林,跃上了列宁山,掠过了莫斯科大学,少年时代神往的圣地,实实在在地展现在眼前。我的青、少年时代是生长在中苏友谊的蜜月时代,当时全中国都在宣传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俄罗斯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伟大的民族,在宇航、尖端科学、文学艺术、基础资源、能源、森林都是世界第一,目前在消费品上是比较困难,但一定会很快发展起来的。十年以后的俄罗斯,发展不可想象。
——任正非·《赴俄参展杂记》
任正非去俄罗斯参展并不是游山玩水,他是去打开市场,从 1996 年开始,他们一直在想办法进入俄罗斯市场,这事儿直到 1999 年才成功,但也只接到 38 美元的订单。没有这份坚持和毅力,华为走不了这么远。再看现在他所要面对的困境,不过是为这家公司的历史多废了点儿墨水。
任正非不仅善于带领底下人往前走,还注重团队的文化建设,注重用户的服务体验。他要求自己的员工要注意自己的形象,这除了体现公司的精神面貌,更多的是不要让别的公司瞧不起,说闲话。因为华为在开拓香港市场的过程中,受到过其他人的嘲讽。
……服人员要振奋精神,不要觉得做用服工作低人一等。一个队伍地位的提升,不是靠神仙皇帝,而是靠自己。你们把自己的队伍建设好,到处能打大仗、恶仗、硬仗,处处胜利的凯歌,同时又善于写文章,宣传自己,那样人们对你们的尊重也会大大提升,用户服务中心的地位也会自然提升。
——任正非·《加强用户服务中心建设,不断提高用户服务水平》
我读他的演讲稿,有时候会很惭愧,想到自己在工作中是容易妥协的人,也没有他这份毅力,坚持原则,把事做好,确实不该。读得久了,偶尔会模模糊糊想到曾经共事过的领导。一次提案,他指导我改文案,翻来覆去地改。改到半夜,我实在是困极了,很不耐烦地抱怨了一句:「就这样吧,客户看不出来的。」他听后,很严厉地说:「小山,你确定要用这种态度工作吗?」我心里一惊,当时觉得羞愧至极,想到他还没有放弃,我倒是先放弃了,实在不该。
现在想来,工作哪里有轻松简单的事儿,那些勤奋努力,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做起事儿来充满热情,走向成功的人,谁不是伸手摸过一堆污泥,才有本事摘到天上的星星。
附:本文采用卡片写作法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小山
来源: https://www.freethink.fun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