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时间总觉得过的特别快,从一种快节奏转变到生活该有的慢节奏,从工作重心转移到家庭。这样的周末本就应该快乐、享受。是否,你有过那种转变焦虑?觉得闲下来会有一种负罪感?或者觉得闲下来就应该比其他人更努力?
我问过很多做副业的人一个问题:你们那么拼,到底是为了什么?
有的人回答非常现实:为了钱,赚更多的钱,才能支撑我的想法。有的人回答说:为了成就感、为了自我价值。在主业中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感,就想在副业中做自己喜欢的事儿。还有的人说:为了探索,帮自己找到更好的定位。
有一种人的回答是这样的:我也不知道到底是为什么,就是停不下来。大概率这种人不会有什么结果,就像是没有球门的球场踢球,无论速度多快,无论脚法多准都是无疾而终。
这个为什么,才是做事的动力,更是能量支撑的水源。它会在外界出现其他声音的时候,帮你降噪;更会在他人向你伸出橄榄枝的时候,帮你回归初心。
就好像《心灵捕手》中主人公威尔,虽然被教授发现是数学天赋。但因从小孤儿被领养时,受人虐待的遭遇,导致自己无法看到内心的想法。即使知道了自己的天赋过人,依然想做那个社会混混,每天把时间浪费在泡酒吧、混社会上。就连自己爱的女人,都用推开、逃避的方式,拒绝表达自己心中的爱。
我们这一代,好像就是为了学习而生的。再加上家庭教育的脱节,学校教育的脱轨,自我认知的缺失,导致我们无法认清自己,更无法倾听内心真实的感受。
好容易走出校园,步入社会,我们必须为了生存不断前进。更来不及思考哪一步是对的,该走哪一步。于是,我们步步为营,却离内心越来越远。
“人生”这个词离我们太远,我们一边自嘲到:普通人的一生不值一提,却一边暗自羡慕那些精彩的人生。一边在隔断的出租屋偷偷赚外快,却一边安慰自己我们离成功不远了。
有方向的坚持叫努力,没方向的坚持叫较劲。我们总是感叹上天的不公,为什么别人的努力总是有回报,而自己的努力就像被诅咒了一样永远得不到眷顾。
人不可能是永动机,总要停下来调整发条重新出发。停下来有时候不是后退,而是为了更好的出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