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灶的学习成长现象
在小灶,我注意到这样一种成长现象:
来小灶之前,很多猫友生活比较无序,刷朋友圈、追剧、打游戏等等消耗了很多时间和生命;
来了小灶之后,不少猫友养成了各种各样令人欣喜的习惯,阅读的习惯,写作的习惯,运动的习惯、静思的习惯等等,我也有幸能将自己列入其中,写作虽然没能做到日更,但更文的速度较之从前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对写作的方法和技巧以及素材的积累,也有了深入的认识,很感谢小灶,晨读比拼和各种关于写作的书籍指导以及分享,让我们收获很大;
与此同时,另一种现象又让我隐隐感觉不安,很多猫友深夜更文,写到凌晨一、两点的大有人在,有些猫友为了成长甚至连日熬通宵。
我相信,每个人的精力和需要睡眠的时间不一样,但是长期的熬夜和睡眠休息不足,会不会对身体有或多或少的负面影响呢?
这篇成长小记想探讨的问题是:我们应该努力到什么程度?
这一思考来源于前天和昨天梁嵘教授对我说的一些话。
幸会知名“舌诊中医”梁嵘教授
国外搞中国文化的圈子很小,德国某一区域内的相关知名机构也就那么几个,我所在的石荷州最有名的应该是:基尔大学里的中国中心。
中心主任 Angelika Messner 教授是个痴迷中国历史语言文化的能人,在中国中心,除了组织教授汉语这一固定工作,她举办了跟中国历史语言文化相关的一系列讲座,多次带着石荷州的州政府访问中国,带头牵成了很多中德语言文化交流的项目。
今年,也就是这个星期,她经过长时间的准备,在基尔大学承办了“第九届传统亚洲医药世界研讨会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Traditional Asia Medicine (ICTAM IX)”,该研讨会每四年举办一次,2009年和2013年的第七、第八届都在亚洲举办(不丹和韩国),今年,Messner教授经过四年的准备,将 ICTAM 搬到了德国基尔,大会从2017年8月6日开始,到8月12日结束。
因为Messner教授的大力推荐,我在 ICTAM 有幸听到了梁嵘教授的两场关于“舌诊”的讲座。梁嵘教授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知名“舌诊”专家,她的第一场讲座介绍了舌诊在中国的历史渊源和现状发展,第二场介绍了舌诊在诊断和个人健康管理方面的特点和优势。
梁嵘教授在德国基尔做“舌诊”的讲座第一场讲座结束后,我请梁嵘教授看了我的舌头,她在光线充足的地方看了,又提了一些问题,得出的结论是:我有些疲劳过度,舌头显示出身体气虚、气滞的征兆,需要进行调理。调理的方法主要有三个:
1. 增强营养,补气:服用维生素E和C;每次例假过后,要用黄芪或党参(二选一)15克、当归15克炖一只鸡进补;
2. 要按时睡觉,不能熬夜;
3. 要注意做运动,不需要做过于激烈、让人大汗淋漓的运动,有阳光的地方散步就好。
幸会后的思考
稻盛和夫的六项精进中的第一项就是: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梁教授则说:工作必须适可而止,身体需要休息和保养,不可疲劳过度,透支精力。
企业家和医生似乎在工作和休息上有着不同的主张,究竟孰是孰非呢?这引起了我的思考。
两位前辈的话,也许很难做出一个孰优孰劣的绝对比较,而必须依据不同的实际情况进行考虑。
1. 根据年龄:梁教授说,人的精力像是一条抛物线,到了一定的岁数,过了顶峰之后会落得很快,不同的年龄必须采取不同的保养方式。她在四、五十岁的时候,推掉了很多可以给她带来名利的工作,下班回家之后就不工作了,选择健康养生的生活方式。
2. 根据个人的实际身体状况:每个人的身体千差万别,男女有不同,体质有强弱,周期有变化,我们一定得顺着自己的身体来,重视身体发出的信号。李开复的向死而生虽然让人唏嘘感动,但我们没有必要弄得那么惊心动魄。努力是必须的,但同时必须尊重自己的身体,否则迟早会失去努力的本钱。
3. 根据个人喜好:梁教授推掉了很多工作之后,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事情,潜心研读关于“舌诊”的古籍文献、从事临床研究、教学、带研究生、出书。2017年,她带头出版了《“敖氏伤寒金镜录”师生读书笔记》,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舌诊的突破性著作《敖氏伤寒金镜录》(元代)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了诠释和整理,她带的学生又将两部舌诊权威古籍整理翻译成了英文——Gold Mirrors and Tongue Reflections,在伦敦JKP出版社 (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出版,对舌诊在中国的传承以及世界的传播上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结语
身体的健康和精神的充实和满足,这两者之间,我们如何能协调?我想,这是我们必须穷尽一身,需要不断调整解答的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