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新来的大学生同事在朋友圈里发了个电子请柬,告诉大家他何时在何地举行婚礼。单位里有的同事看见了,有的同事没看见他发的这个朋友圈。除此之外大学生没有书面和口头邀请同事参加他的婚礼。大家也都装作不知道了。因为在我们看来,邀请别人参加婚礼,不说必须发请柬,至少也要当面口头告知一下吧?
几天以后的一个早上,大学生给每个人发了一袋喜糖,大家也都心照不宣地表示祝贺。
又过了几天,大学生来到我面前轻生细语地询问本周六是否有时间,要请我吃饭。我立刻会意的说有时间,可以去。其实他可能是想回请单位的同事,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有许多家不在本地的年轻人办婚礼的时候基本都是回老家办。然后再回来回请单位的同事和朋友。
既然人家主动邀请,我周六也没什么安排,也就答应了,那么份子钱肯定是少不了的。由于平时只是普通的同事关系,份子钱基本上是去参加婚礼给500块钱,如果不去基本上就是200块钱几个同事一起包个红包给送过去。
没想到我周六正好赶上家里有事,不能去参加大学生同事的婚礼,就想拿200块钱跟部门的同事一起送给他。可不曾想,一打听部门的几个同事都没接到他的邀请。因此他们也并不打算随份子钱。如果我自己给200块钱又觉得太少,就索性随了500块钱。
谁想到周五的晚上,几个同事跟我联系,说那个大学生同事给他们打电话,邀请他们周六一起吃饭。他们都是些上了年纪的老同事,都说家里有事去不了,可是份子钱还是要随的。这不开始相互联系,每人拿200块钱,大家凑到一起给送过去。弄得大家怨声载道,都说大学生同事不会办事。
现在经济不景气,工资是一降再降,新来的大学生同事是一个接着一个的排着队的结婚。就10月份算上亲戚朋友还有同事就有5个结婚,感觉红包随的真是力不从心。有时还挺羡慕国外的那种所谓的人情冷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