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家乡几套领导班子来深圳开年拜会议,大家相聚在一起聊天,说着纯正的家乡土话,很亲切开心。
即使从来没见过面不认识的人,只要说起家乡土话,无形中就互相拉近了距离。
只不过在交流过程中,互相怎么称谓,这一点我认为还是很麻烦。
大多数人离开家乡很多年了,再说参加这会议的老乡们,在各个不同岗位都干得挺不错的了,大家见面基本就一个称谓,这总那总的。
敬酒的时候,我站起来对老乡们说,人的身份,地位会有变化的,惟独不变的是家乡的亲情,我在家乡小名大家叫我三姐,听习惯了,有一种亲切感,今天和乡亲们在一起,就叫我小名三姐好了。
谈到称谓,身为女人总感觉很多方面比男人麻烦,男人的称谓一直很简单也很统一,毛泽东年代,一统天下的叫法就是同志,或者师傅,年少的叫小师傅,年轻的叫师傅,年长的就叫老师傅,怎么叫都不会让人不舒服。
文革结束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叫老板,这老板的含义那就真的是老板,一个县城也就不多的几个老板。
改革开放后,叫先生的多起来了,只要是男的,你叫他先生,没有人会和你翻脸。
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开始有人叫老总,那时候听见一个人叫另外一个人老总,总要多看这位老总一眼。
那时候我们集团公司够叫老总资格的就一个人,到了九十年代末,叫老总也就和过去叫师傅差不多了。
就拿我们集团公司说,从当初的一个老总,你想想看,集团公司下面六家工业园,有100多家分公司,各个部门,各个办公室,加上销售的正副经理,大家算一算,我们公司现在有多少总?
在一些旅游景点,在一些马路边,有那些乞丐,只要碰到男的,他们开口就会叫你一声老板,他们知道这种称谓决不会出问题,还满足了不少人的心理虚荣,一高兴,没准人家就多给几个钱,这就是称谓的奇妙。
男人的称谓,现如今,这几个比较叫法算是比较固定的了,然而对于女人的叫法就不那么简单了。
对女人们,现在有这样一大堆的称谓,大姐,女士,老板娘,美女,靓姐、靓妹,等等。
记得九十年代初我刚来深圳,被人称谓小姐,听了心里那个美呀,总认为是解放前大户人家的女孩子才被叫做小姐,可是好景不长,还没美够,小姐的含义开始有争议了。
小姐的称谓,有了一个长长的延伸段,例如,营业员是服务员小姐,歌舞厅陪唱的,陪酒的,按摩的,洗脚的,都是小姐,那过去大户人家的女孩子最尊称的小姐称谓,听起来开始别扭了,
后来有人不高兴听别人叫自己小姐了,如果你在酒店,商场买东西,你叫服务员小姐,轻者不理睬你,即使端来一盆菜,也不告诉你什么名字,你再多问她一句,还没准对你翻白眼。
我也是体验了这个过程,当初第一次听别人喊我小姐,心里感觉挺美,美了一段时间后,没几年就随大流变了,再走进商场和酒店,进门被人叫一声小姐,我就不是当初听的那滋味,我心想,怎么把我和营业员,陪唱的,陪酒的,按摩的,洗脚的并列一起了,你说我好受吗?
几年前到桂林旅游,下车后导游交代我们第一件事情,称呼女的千万不能叫小姐,我也就从那天开始,彻底明白叫小姐的严重性,也就从那一刻开始,小姐这称谓在我的生活中消失了。
没办法,生活在这世界上,得与时俱进呀,世界走入市场化了,对人称谓的变迁,实在使人为难,为了讨人开心,同时也让自己有个好心情,尽量不得罪人,更不能得罪女同胞,大家在这上面真的动了不少脑筋。
现在,去酒店吃饭,称谓服务员叫小妹,美女,靓妹,或者直接叫服务员,叫的人叫得响亮,答应你的人声音应得清脆,换来的是一张张笑脸,她们开心,自己也开心。
你看现在,在聚会上,在商场里,不管年龄大小,一一称谓美女,靓妹,刚开始听见的时候,就跟第一次听见有人喊我小姐一样的心情,心里还琢磨一下,我真的是美女吗?
不管自己是不是美女,这样被称谓美女,还是满足了不少人的虚荣。
不过,听多了,我又开始嘀咕这美女的称谓,有一天去商场买衣服,正在看衣服的时候,进来一个女的,服务员一声美女靓姐,让我条件反射的朝那人偷偷看一眼,看的目的,是想看看那人是不是像她叫的那样美,我这偷偷一看,别提有多失望,这时候我就在心里想,谁要是想听美女这称谓,就多多的跑商场买衣服,几个小时跑下来,你就是长得再多么多么的丑,心里也被她们叫的飘飘然了。
在此,我真心感谢这个动了一翻脑筋,费了一翻功夫想出来的这样讨我们女人喜欢听的称谓,我猜这个叫法应该还可以流行一段时间吧,你想,没一个人是不愿意听好听的,再说,你美还是不美,也没一个标准,谁也不会去为了这,停下来和你讨论真理,不过,我还是有点好奇的,好奇接下来的称谓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原创:胡素文
2018年•春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