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朱朱哥弟
![](https://img.haomeiwen.com/i23192194/7693143d5c2ff495.jpg)
一、文章修改的重要意义
修改是文章定稿前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首先,修改是提高文章质量的重要步骤。文章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而事物是曲折、复杂的,文章想一次就反映正确、恰当是不大可能的。其次,修改可以提高写作水平。文章修改可以增强对词语和语体的敏感度,提高文体的自觉意识。再次,修改也是为了对读者的尊重。
二、文章修改的主要原则
突出作者的个性。文章修改如果只强调了规范性,而没有作者的独特风格,读者阅读时就会觉得味同嚼蜡。如有的作者善于开掘主题的深邃内涵,给人以人生的感悟和哲理的的启事;如有的善于提供意境,书写情思,给人以浓厚的情感渲染;有的善于构思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让读者心悬半空,神魂颠倒;有的善于刻画人物,塑造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使人久久不能忘怀;有的擅长文字的雕琢和推敲,真可谓噢那功底深厚、鬼斧神工,则一切个性化的特长,都应该因人因文凸现和强化。留有回旋余地。
一篇文章的价值,常常是作者的创造和督责的接受来完成的。
在修改文章时,要注意留出读者思索、想象和回味的宽广空间,而不要把话说尽,一览无余,使读者无所作为。
例如:贾平凹在《使短篇小说短起来》中所说:
你总是要把目的显露出来,这是干了多么大的蠢事!多么高傲啊,又是多么浅薄。你的目的就像一条绳索,捆住了读者想象的翅膀;当读者明白你的简单目的后,它们嗤之以笑,便无情地把你抛弃了。狠狠心,删去一切表面的东西吧,包括文字,描绘,激情;限制了再限制。记住:越是你知道多的地方,越要不写或者写得很少;空白,正是你要写的地方呢。
强调“得体”。文章修改要强调自觉地文体意识,合乎文体的基本规范。得体是作者写作进入成熟阶段、具有独特风格的一种标志。
三、文章修改的一般程序
1、检查主题,主题是文章修改的首要内容。主题一旦有了问题,就会影响文章存在的价值,因此主题的修改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应检查主题是否正确深刻、集中鲜明,符合写作对象的实际,揭示了事物的真相和本质(普遍的认识价值),具有强烈的时代色彩和现实的针对性。
如穆青等写的人物通讯《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主题在原稿的基础上作了较大的改动,新华社山西分社廖有滨给总社写了一篇人物通讯《棒打不回头的种棉模范吴吉昌》,主要写吴吉昌的科研精神,介绍他如何解决棉花脱蕾落桃的难题,技术性很强。里面周总理对吴吉昌布置任务时说的一番话十分感人,而吴吉昌的遭遇却写得十分抽象。穆青指出,通讯应突出周总理的嘱托对吴吉昌的鼓舞,要具体描写他所受的无辜迫害,主题应歌颂劳动人民的献身精神。通过进一步采访,大家认识到吴吉昌研究棉花并不完全为了个人兴趣,而是为了完成党和人民的重托,具有很强的自觉性。于是在原稿的基础上,文章围绕这样一条线索展开:一方面是有人千方百计不准他研究棉花种植,另一方面是吴吉昌不顾禁令和迫害,坚韧不拔地坚持棉花研究,时代特征惊心动魄。修改稿末尾点明了文章主题:“吴吉昌那种为了真理,为了祖国的科学事业,为了党和人民的重托,“啥也挡不住俺”的革命精神,将教育和鼓舞人们去披荆斩棘,进行新的长征。”
其次,还应考虑主题是否具有新颖的角度,写出了作者的独到见解,给读者以思想的启示。认识角度的变化,常常会使写作对象折射出新的精神,展示出新的思想意义。
如李锋、余晖音写的通讯《”一厘钱”精神》反映北京墨水厂由于注重经济核算,力争每个瓶盖节约一分钱,因而企业扭亏为盈。作者认为这个做法对其它企业有一定启发,于是想再找几个类似的例子,写一篇集纳通讯。这是文章主题只停留在“企业挖掘节约潜力”上。后来北京墨水厂在增产节约中提出了“节约一厘钱”口号,作者开始认识到节约还是浪费,反映了两种思想的斗争。我们应该大力提倡勤俭节约的精神,于是“一厘钱”精神就产生了。后来发现文章中使用的一厘钱、一克纸浆、一滴药水三个材料,认识角度单一,仅局限于节约财务、缺乏深邃的内涵。最后作者在文章最后加写了“一个真理”一段,使文章的主题从一厘钱精神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即“伟大的事业要从最小的事情做起”,从而使文章主题对做好任何工作有了广泛而深刻的意义。这个主题的修改,使文章具有了普遍的认识价值。
2、增删材料
主题的变更,必然会影响到材料的增删。要使材料与主题达到高度完美的统一,就必须克服有主题而缺少材料,或材料不能说明主题的缺陷。
要无情地删去与主题不一致的材料。在材料不能说明主题时,则应该选择和充实具有典型意义的材料。
3、调整结构
结构是表达主题的形式和手段之一。主题和材料变动了,结构也要随之变动。调整结构,要从文章总体上看布局是否合理,层次安排、段落划分以及开头结尾、必要的过渡照应等是否得当。
4、推敲语言
首先,用词是否妥贴;其次,删去可有可无的字;再次,调整和增补文字,使文意更加畅达、清楚。
四、文章修改的主要方法
1、冷却法:把文章冷却一段时间再改,旧的思路会减弱,就可能采用新的思路,从而发现初稿中的毛病。
2、诵读法:把文稿一路念下去,感觉是否同通篇顺口。
3、比较法:用不同的字、词、句、段以及新的材料等,同初稿中感觉不妥的部分加以比较,然后进行修改。这是文章修改的基本方法。
4、求助法:参照别人对初稿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修改。
五、文章修改的要求
一要遵循文章修改的逻辑程序。一般应按照主题、材料、结构、语言的顺序,由主到次、从大到小地逐一进行修改。
二要立足文章整体进行局部修改。
三要具有一丝不苟的精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