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33 胡燕儿
亲子教育里培养“美”的感受
刷屏妈妈培养孩子“艺术之眼”
亲子教育里培养“美”的感受
刷屏妈妈培养孩子“艺术之眼”
我是个刷屏妈妈,从早到晚,带中午3个小时,都在在刷屏,早上把孩子送到了幼儿园后,快速上地铁,开始刷屏的快乐时光里,从上地铁到下地铁我可以享受大约50分钟的时间,不管是否有座位,对于我的刷屏不带任何影响。中午12点午餐开始到2点正是工作,我又有3个钟可以满足我的左右手大拇指刷屏的快感,半个钟内不闪屏,心理非常不舒服,像是少了某个器官一样难受。下班地铁里刷屏外,还可以在陪着孩子小区里玩的时候刷刷屏。总能挤出时间来刷刷屏。刷屏的范围有聊天型App,如微信,微博,钉钉等。新闻类App,如今日头条,腾讯新闻等等,有购物类App,如天猫,小红书等等。还有视屏直播类App,抖音,一直播,爱奇艺,优酷,腾讯视屏等等。一切都在更新迭代,刷屏除了咨询方面的需要,沟通方面的需要,其实,刷屏也在引领孩子学习上丰富多彩。 这么用心的刷屏,和亲子教育有关系吗?有!什么关系?——“美”的思维畅想,“美”的感观体验,“美”的动手玩耍。
一 “艺术之眼”里大脑畅想之美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能够吸引孩子的东西实在太多,今天的小盆友已经很难专注的去发散思维畅想——视觉思考。
1.成人看到的格兰特伍德作品
孩子看完后说:“爷爷奶奶有点不开心有点凶,给他们养只狗狗就好了,他们会这样子的“2只手把嘴角往上拉,学着哈士奇的微笑脸”。”刷屏中孩子也会凑过头来看看,发生点经常是在车上,两人坐在后排,相互讨论。
2.彼埃蒙德里安的画
孩子想象中的是迷宫,说用来走飞行棋的,看谁走出去更快,和小区里的小朋友走过,体验是记忆最深层大师。当然,如果彼埃蒙德里安是这样的色块拼搭,孩子会拿过手机多看几分钟。
3.蒙娜丽莎的微笑
二 “艺术之眼”里眼睛欣赏之美
美是对于人的主观需求有功利价值的客观事物的外部形态特征,使人主观上产生出的一种快乐感觉,特是孩子的语言还不够完善时候,那么用眼睛欣赏的形式是最直接的快乐体验。
1.左右脸
2.茶山风景
3.光源
4.粗线条和细线条
5.曲线之美
6.色彩之美
三 “艺术之眼”里动手创造之美
1.捣蛋的孩子会画画
顽皮捣蛋的行为往往是孩子主动探索外界的一种方式。若家长正确引导和鼓励,孩子就对自己的主动性更有自信。当孩子用稚嫩的手和异想天开的逻辑,探索时,他们看到的世界和我们看到的世界有所差异。
如:孩子好奇钢琴的白键为什么会上下跳动的,就反复在琴键上来回的试验,一个一个按,双手一起按,想尽办法满足好奇,为什么跳起来的不一样呢,甚至用拳头使劲敲等,都是好奇的范围。而家长看到的是,孩子对钢琴感兴趣,赶紧找一位靠谱的老师,报兴趣班,没几节课,孩子的兴趣满足了,就不想去了。
这就是大人和孩子的不同视角,我们去满足孩子的异想天开,满足他的捣蛋多动的探索,同时,又能培养出动手能力和创作能力,习惯的累积成“艺术之眼”。
2.创意迷宫体验,提高自信心
手的活动能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敢想敢干的大无畏精神和坚持到底的意志品质。
3.拼图演给孩子看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心理活动(包括智力活动)是大脑的机能。一个人智力水平的高低,创造能力的强弱都取决于其大脑的机能是否成熟与发达。让幼儿多动手就能促进大脑很大一块区域的发展,当幼儿双手活动时,指头上的神经细胞会随时将信息传到大脑,因而加强幼儿手的活动是开发大脑潜在机能,培养创造性的重要环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