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
专题一 教师的素养(一)

专题一 教师的素养(一)

作者: 环绿山民 | 来源:发表于2018-11-07 08:47 被阅读3次

    《济南市教育局 新教师培训手册》

    专题一  教师的素养

    ---谈怎样做一名合格教师

    黄传新 执笔

    目  录

    一、做教师需要经常思考的问题

    (一)昨天,我为什么选择做教师

    (二)今天,我将如何做教师

    (三)明天,我要成为什么样的教师

    二、教师的基本意识

    (一)使命与责任意识

    (二)民主与法制意识

    (三)学习与思考意识

    (四)规划与发展意识

    三、教师的基本素质

    (一)职业道德

    (二)教育观念

    (三)知识背景

    (四)教育机智

    (五)身心健康

    (六)人格魅力

    四、教师的基本能力

    (一)教学基本能力

    (二)人际交往能力

    (三)教育科研能力

    (四)教育创新能力

    (五)专业发展能力

     

    专题一:教师的素养

    ———谈怎样做一名合格教师

    一、做教师需要经常思考的问题

       人的一生,是由一个个亲身经历的生活的故事组成的。每一个故事发生的过程,都值得我们不断的思考、揣摩,希望从中(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创造出更有意义的生命价值。今天,作为一名新教师,我们的生命将开启一段漫长而有意义的历程。能否使我们的教师生涯度过的有意义,需要我们经常思考这样的问题:

       昨天,我为什么选择做教师?

        今天,我将如何做教师?

        明天,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教师?

      (一)昨天,我为什么选择做教师

       教师是人类最古老的职业之一。教师职业一旦产生,即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着持续的重大影响。因为,教师职业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正如古代思想家荀子所说:“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存。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变坏。”

       然而,并非所有从事教师职业的人都能认识到这一点。有的人只是把教师当成谋生手段,而有些人则从小就立志做教师,并且为此孜孜不倦,苦心追求,最终如愿走上了杏坛。

       每一位即将或已经走上教师工作岗位的人,会因为各自不同的态度、需求、智慧、抉择和命运的不同,而走上迥然不同的人生之路。

       那种把做教师只当成一个谋生工具的人,虽然天天也在忙忙碌碌,却终日郁郁寡欢。在这些人眼里,教书嘛,只不过是自己一生中不得志的一个平淡无趣的、还算结实的一个“饭碗”罢了。

       而那些立志做教师的人,当初走上教师岗位时,虽然并没有完全把做教师当成什么大志向,但是却能够怀抱一颗欢喜的心,肯定自己的角色,肯定教育的功能,相信自己,用心努力,热爱学生,因材施教,始终把教学过程视为一个可以有创意、受尊重,能够不断自我成长,且能够实现生命价值的事业。因此,他不论立足于中小学教师的哪一个岗位上,即便面对着各种各样不同资质的学生,也能视教学是自己人生的一大乐事。

       今天,如果有人还存有“现在工作不好找,钱不好赚,先到学校找一个暂时安身之处”的想法,便会令他失望了。曾几何时,中小学教师这一职业已经成为一个很热门,且门槛很高的职业。对于这一点大家一定有了些许体会,想要做教师,真的是需要通过好几个管卡呢!

    如果你是一位刚刚迈进教师这个职业大门的年轻人,请你回答“昨天,我为什么选择做教师”,你可以讲出自己的几条理由吗?

    (二)今天,我将如何做教师 

    刚刚走进校门的新教师将面对一些什么样的人和事呢,需要以—种什么样的心态和状态去面对这些人和事呢?

       做中小学教师,每一个工作日都需要应对许多事情,

       有的是例行公事:

       按时到校,指导学生早读,参加升旗仪式(每周一或重大节日),做广播操,上课,布置作业,考试命题,批改作业或考卷,午休(小学一般有“小饭桌”,老师要轮流值班),与学生个别谈话,及时登记整理学生资料(班主任要管理一个班的学生档案资料),备课(写教案、准备课件或实验器材),参加教研科研活动,指导学生清扫教室和环境卫生,中学教师还要管理或指导晚自习,小学教师往往要指导课外特色活动等,很少按时下班。

       有的是偶发事件:

       临时开会,参加校外(区里或市里的)教学活动,接听学生家长电话或接待家长访谈,参加教师进修讲座等。

       会碰到很多开心的人和事:

       课上的很顺利,学生的作业质量或考卷成绩又提高了,学生和自己参加文体活动获奖了,得到上级领导、校长或其他同事的赞许和支持,取得学生家长的信任和认同,读到一本好书或一篇好文章,收到老同学发来的电子邮件或贺卡等。

       也会碰到一些不开心的事情:

       没有按照预设的计划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发生了意外,学生的作业出错很多,考试成绩不理想,学生顶撞了自己,家长责难或受到上级领导、校长的批评,与同事之间沟通不良发生矛盾等。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一名新教师首要的任务是要尽快了解、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人际环境,诸如上边提到的问题都需要自己应对。新教师需要在繁杂的体验中不断的思考:“今天,我将如何做教师?”

        (三)明天,我要成为什么样的教师

       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个有理想、有志向的人,才会有奋斗的动力和前进的方向。一个人的志向决定了他一生的发展和努力。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每一名新教师,肯定都会有自己的志向和梦想,憧憬着自己将来有一天,会成为一个受学生欢迎的、得到领导、同事、社会肯定的优秀教师。

       但是,是不是志向越高远就越好呢?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并不认为志向越高远就越好,他认为真正重要的是一个人内心的定力与信念。正如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所说,“无论你的理想是大是小,实践所有理想的基础在于找到内心的真正感受,一个人内心的感受永远比他外在的业绩更加重要。”我们认为,思想的力量是这个世界上最巨大的力量之一。上述思想应该成为一名新教师追求理想的一个起点。因为“往往我们不缺乏宏图伟志,但是我们缺乏到达那个志愿之前一步一步积累起来的那条切实的道路。”

        教育是“良心的事业”,教师是“良心的职业”。“厚德笃学、敬业爱生”,应该成为每一名新教师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前行的座右铭。

       因为,当我们怀抱着理想与志向,欢喜热诚的踏上讲台的时候,遇到的不会都是满目春风,很可能会遭受到一再的碰壁或打击。在现实的环境里,我们只能说做教师是一个“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而不能是“立竿见影”的事业。我们还要明白,做教师并不能将结果完全“操之在我”,“种瓜不见得能得到瓜,种豆也有可能得到花”。“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意思是说,只要为人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我们需要的是用自己的言行,凝结成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去不断的感动学生,感动他人,感动世界。

       “明天,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教师”,对于这个问题的正确回答,需要一种觉悟,需要一种责任,需要一种付出,需要一种担待,需要一种奉献。只有当一位教师把教学工作当作了自己人生历程的一部分,在辛苦的耕耘过程中拥有体会与分享,并且得到了成长的时候,才会真正感受到桃李春风的喜悦。

       每一位新教师都需要带着梦想与思考,去寻求自己职业目标的定位。

    二、教师的基本意识

    (一)使命与责任意识

    全国优秀班主任任小艾在谈到自己第一次走上讲台的时候说过这样一段话,“我永远难以忘记我第一次登上讲台的情景。我记得那是我第一次站在讲台上,第一次翻开教案,第一次拿起粉笔书写板书,第一次面对教室里的学生,第一次听到学生喊我‘老师’。我的心灵震撼了,我突然意识到我所从事的职业和任何一项别的职业都是不同的,那就是,别的职业的工作对象很多往往是物质的,比如一个茶杯,这就是一个物质的东西。在生产它的时候是人对物质而言,它没有喜怒哀乐,也不能和人进行交流,假如出现了废品,那是物质上的损耗,可以再造一个新的。但是,我们所从事的职业是面对活生生的人,任何一个人受过教育都不应该成为废品!这就是教师职业的残酷性,它的残酷性表现在那里呢?就在于教师的职业是一项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也不允许失败的职业。对某一个老师来讲,你的学生可能在你的班级里是几十分之一,但对于每一个家庭来讲,这个孩子就是百分之一百!就是孩子父母头顶上的一片天!”

    使命意识,就是要求做教师一定要站得高看得远。教育是具有超前性的,作为教师必须想到我们今天的学生,在未来能否用他的双手撑起中国头顶上这片蓝天。邓小平曾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已经越来越融入了世界,我们的学生一定要成为适应国际化要求的人才,在未来世界交往的过程中成为一个强手。显然,只有我们教师在今天的教育当中注入未来,我们的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未来所需要的人才。

       责任意识,就是要求做教师的要有一分良心。人们常说我们教师这份活是良心活。你做了好事没人看见、没人表扬你,自己也觉得高兴;你做了坏事没人批评、没人看见你,自己也会不舒服。这说明有一个无形的“法律”——做人的良心,时时在警醒、鞭策和褒奖自己。

       《中庸》开篇即指出:“天命之为性,率性之为道,修道之为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皆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显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对于一个人来讲)自然形成的秉赋叫做人性,遵循各自的人性叫做道,修明并推广这些道叫做教化。道是片刻也不能离开的,可以离开的,就不叫做道。因此,有道德修养的君子谨慎的对待人家看不见的地方,对大家听不到的地方也心有恐惧,不敢怠慢。没有比处在幽暗之中更为显现的了,没有比处在细微之中更显明的了,所以有道德修养的君子谨慎的对待自己的独处。将此推演之教师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无疑也是很有道理的,因为意识是看不到的,但是意识可以物化为一个人的行为。

       “教学生一天,想学生一生”,“让每一个学生成人、成功、成才”,“让更多的学生接受更好的教育”,是近年来济南教育在学校、区县和全市层面上提出的具有代表性的一些教育理念,这些教育理念都强烈的反映出济南市的教育工作者,具有着强烈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

    教师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的重要体现是:

       热爱学生。前些年,上海某研究部门在关于教师素质的调查中发现,不论是学生、家长还是教师自身,都认为热爱学生是做教师的天职。只有真心的热爱学生,才会生发出教师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无数优秀教师的感人事迹,无一例外都验证了这一点。

       教育需要爱。爱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只能是“用爱去交换爱,用信任去交换信任”。

       爱也需要教育。爱不会自发产生,“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爱要从接受爱的教育入手。爱需要培养,教师需要创设爱的环境。从学生角度讲,爱是学生不可缺少的心理需要,教师要达到教育应有的效果,满足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就要施行爱的教育。

       教师要关心学生。当然,关心不是替代,不是放任,不是溺爱:不是过度保护,也不是过渡干涉。

       教师要尊重学生。爱不是怜悯,不是施舍。在这里,尊重意味着施爱者和受爱者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

       教师要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同时要对学生充满期望。爱本身就包含着教师对学生真诚的期望。教师对学生的信任、鼓励和期望能带来学生的成功,教师的期望一定会在学生身上展现出一个又一个皮革马立翁效应。

       善于进行情感沟通。情感沟通是师生共同发展的基础。中小学学生正处于生命中成长最快、最富有学习可能、也是最需要学习的重要时期,正处在个性发展、形成的重要时期,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不断形成的时期。这一阶段的教育影响的价值,将远远超出其他阶段并延续到每一个学生终身。正所谓“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教师要做到心目中不仅有个体学生,而且要有整体的学生,要处处从发展、成长的角度去关注每一名学生,去做好自己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

       让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是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必须明白,我们的教育是面对全体学生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它的任务是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学习上的成功,是“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成功教育”。

       在一个负责任的教师的眼里,每一个学生都是有价值的。所谓人的价值,就是人应有的地位、作用和尊严。教育的意义、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去发现人类的价值和个人的价值,最大程度的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

       在一个负责任的教师的眼里,每一个学生都具有与生俱来的潜能,教育就是要把每一个学生天赋的潜能开发出来。教育,只有教育,才能使人的天赋的潜能得以发挥,使人成为真正的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潜能是人所具有的极其宝贵的内在价值。充分发挥人的潜能是人的最高级的心理需要,是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学习过程正是学生潜能得以发挥和实现的过程。

       一个负责任的教师一定注重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每一个学生都具有自己的个性,教育的真正意义就是要发展人的个性,使人成为“和谐的人”、“完整的人”、“全面发展的人”。当前我们特别强调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其前提就是要发展学生的个性。

       总之,每一个具有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的教师,心中一定要拥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和庄严的承诺:“任何一个孩子,只要得到适当训练,都能取得成功”。

       (二)民主与法制意识

       能够依法执教、尊重每一位学生,是一位教师民主与法制意识的重要体现。

       每一位教师都要了解并熟悉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基于时代要求和国家意志,国家先后制定了诸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一系列法律,这些法律为我们确立全新的师生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保障师生的合法权益,为有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依据,是每一位新教师必读的重要文件。

       同时我们要认识到,随着民主、平等思想的灌输,实际上今天的教师再也不可能只凭板着面孔教训别人就可以使人敬畏了。特别是随着国际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师生关系的本质正在发生变化,教师和学生更可能成为一种朋友关系,可以在彼此交流过程中平等的交换各自不同的理解和看法。教师所能做到的就是,糅合自己积累的生活经验和人生阅历的体会和学生一起分享。

      “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的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的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按照这个样子发展,他就不是真正民主的教育。”

       民主与法制意识的树立,必将为我们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有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创造出有利的条件。我们时常听到“教师难当”的呼声,其实往往都与教师的民主与法制意识不强,导致师生关系不和谐而造成的。

       实际上,古今中外,教育民主化始终是改造教育、促进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成就教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从孔子的“因材施教”到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从陶行之的“平民教育”到魏书生、李镇西的“民主教育”,一代代教育大师、名师的思想与实践,都给我们树立起光辉的榜样,值得我们学习、研究、创造、发展。

       在学习、研究和实践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加深理解“给每一个人平等机会,并不是指名义上的平等,即对每一个人一视同仁,如目前许多人所认为的那样。机会平等是要肯定每一个人都能受到适当的教育,而且这种教育的进度和方法是适合个人的特点的。”教师只有具有这样的民主与法制意识,才会带来丰硕的教育成果。

        (三)学习与思考意识

    对于一名教师来说,树立学习与思考意识尤其重要。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说“(如果)只读书而不思考,那就会变得迷惑;(如果)只是空想而不肯读书,那就危险了”。因此学习与思考意识的强弱与否,将直接决定了一名教师工作成就的高低。

    1975年,英国课程专家斯滕豪斯就提出:“教师专业拓展的关键在于专业自主发展的能力。专业自主发展有三条途径:一是通过系统的自学:而是通过研究其他教师的经验;三是在教室里检验已有的理论。”斯滕豪斯认为,教师避免一言堂的家长制作风和权威说的有效途径,就是“教师成为研究者”。显然,不论是自学,还是研究他人,还是检验理论,都需要我们教师坚持以学习求发展。

    大家还必须清楚,当今世界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世界正在向着学习化社会迈进。一日不学,犹可应付,十日不学,已落下一小步,百日不学,便会落下一大步,一年不学,便与时代脱节。与时代脱节,就将与学生脱节,与学生脱节的老师便是失败的老师。

    我们一定要意识到,教师作为专业从业者,既是教育者,同时又是学习者。学习与思考能力将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能力之一。国内近年成长起来的一大批优秀教育工作者,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一位特级教师谈到自己的成长时,就说他对思考已经达到了崇拜的程度,他还强调“人是在思考中成熟的,教学也是在思考中日臻完善的”。

       向书本学习,需要思考。思考理论怎样与实践结合,边读边想,想自己,想学生,想课堂,然后从中汲取教育教学的智慧,甚或吸收丰厚的文化营养,这也许就是所谓读书法之一“把书读薄再读厚”的道理吧。

       向同行学习,需要思考。“三人行,必有吾师焉。”要做到当教学经验丰富的同行站在面前时,自己可以从他的满头银发中读到“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当年轻活泼的同行站在面前时,自己可以从他富有朝气的脸庞上读到“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热情。

       向社会学习,需要思考。人们常说,社会是一座无字的大学。今天的学校,再也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与世无争的学堂,它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我们的教育要与社会接触,要融入日常生活中。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

       思考基于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就既是一位思考者,更是一位实践者。多年来尽管他已经当上了“官”——鼓楼区教研室副主任,仍然坚持到一所小学代实验班的语文课,一代就是11年!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做教师没有一线的教学实践,没有实实在在的工作经验,那么理论对于他就会像空中楼阁一般,美则美矣,终究会因为没有支撑而轰然倒塌。

       思考的成果来自成功的实践。古人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名家名师的课堂,我们不能照搬,但是我们可以模仿。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所以孩子学会了说话与走路。我们要像孩子学说学走那般,在模仿中实践,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创新,我们的课堂也会成功。

       思考的成果还来自失败的实践。失败是成功之母。反思可以使失误变成财富。人们常说,课堂教学是一门留有遗憾的艺术。正是因为反思,让遗憾在下一堂课的教学中变成闪光点。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在每天临睡前追问自己:今天教学成功了吗?成功在哪里?今天教学失败了吗?失败在何处?

       人有了思考,便会制造工具,所以与动物区别了开来。老师有了思考,便会让课堂充满灵动,会让匠气少一点,大气多一点。

        当思考成为习惯的时候,我们便会真正享受到做教师的幸福。这样的教师生涯才是有意义的。

    (四)规划与发展意识

       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说:“从认识你自己,到倾听你自己,到涵养、孕育你自己,这是一个美好的人生历程”。

       成功是我们生命中永恒的主题,感受到自我的成长无疑是一件惬意的事情。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圣人之言给我们的人生和专业的规划与发展以生动的启示。

       教师职业性质的专业性,意味着教师的劳动具有创造性和复杂性。青年教师要从教学新手到专家型教师是一个专业成熟的过程,非常需要规划与发展意识。

       教师专业发展贯穿于职业生涯的全过程。美国学者费司勒(Fessler,1885)根据自己多年研究教师生涯发展的成果,将教师生涯发展分为八个阶段。

       1.职前教育阶段,这是师资养成时期。通过各层级的师资专门教育,培养担任教学工作的能力。

       2.实习导引阶段。这是初任教师学习适应学校系统运作以及教师角色社会化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们努力表现,希望为学生、同事、上级或视导人员接纳。

    3.能力建立阶段。这个阶段,老师们不断改善教学技巧,提升教学效率,讲究补充教材,乐于出席教学研讨会、观摩会,发现新观念,运用新方法,并且热衷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承担课题研究等。

    4.热切成长阶段。在具备了一定能力水平之后,热诚而不断成长的教师仍能持续的追求自我实现,他们主动积极、热爱工作,努力不懈的以充实教学、突破现状为目标,享受着工作带来的满足。

    5.挫折调试阶段。这是指教学的理想幻灭,工作不满意,因挫折而沮丧,甚至心力交瘁的时期。教师对教师生涯的意义和重要性表示怀疑。这是生涯周期的中间阶段经常出现的现象。

    6.稳定停滞阶段。这个阶段是“只求无过,不求有功”,也就是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敷衍苟安态度,将成功与卓越完全抛诸脑后,失去了进取心与参与感。

    7.生涯低落阶段。这是准备离开教育专业的低潮时期。有些人觉得自由愉悦,感受到往日的桃李春风,而今功成身退;有些人则觉得艰辛苦楚,认为这辈子一事无成而满腹牢骚,郁郁寡欢。

    8.退休落幕阶段。有些人离开教师岗位之后,寻找另一个短期的工作;有些人则含饴弄孙,颐养天年;也有人齿危发秃,多病故人疏。总之,这是生命周期的落幕阶段。

    教师生涯不是线性的发展,而是创造生命价值的复杂历程。每一个人的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其发展的速度并不都是同步的。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的生理年龄处于热切成长期的时候,他的心理年龄可能已经进入到挫折调试期;或者说,一个人的生理年龄虽然已经到了生涯低荡期,但是他的心理年龄却还在热切成长期。因此,在每个阶段之中都可能会碰到一些挑战而呈现动态的、弹性的改变。

    生命之可贵,其实就在于我们自己可以保有规划与发展的能力。心态决定状态,思维决定行为。面对生命,我们首先要有一种旷达的态度,这种态度会提升我们的生命质量。要获得事业的成功,既需要一个人的见识和阅历,更需要脚踏实地的发展规划与实践。

    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之忧也。”意思是说:“德行不好好修养,学问不好好讲习,听到该做的事却不能跟着去做,自己有缺失却不能立刻改正,这些都是我的忧虑啊。”忧虑,意思是最为关切者。这就是孔子表达他对自己的不满意,因而保持了其奋发上进的动力。

    ���Y��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专题一 教师的素养(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srmxqtx.html